为什么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托育做起来还是很难
为推动托育服务的建设与发展,国家层面陆续颁布了一系列政策。
“十四五规划”将婴幼儿照护服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个),从2020年1.8个提升至2025年4.5个。这是婴幼儿照护首次被细致纳入到国家五年发展规划中,为未来5年的托育发展规模提供了第一阶段的精准目标,也成为全国各地要逐级落实的国家级“KPI”。
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托育这个行业,怀揣着一份教育情怀投身于这个行业,但是托育园所运营情况并不是很乐观,那么托育园所运营难的原因是什么呢?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下这两年特殊时期托育行业的现状。
图片来源于网络大多数家庭,尤其是家里的老人会觉得孩子比较小送托育不放心,大家认知中的托育就是带带孩子。科学养育理念不是很强的父母,感觉孩子这么小什么也学不了,家里的老人(朋友或者保姆)就能带孩子;科学养育理念强的家长会接受早教,但是对托育了解存在误区。会考虑到3岁以前孩子安全感的建立,没有认知到托育园所可以更好地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和依恋关系。
图片来自网络
双减政策的出台,多数家长也会把托育园所归为双减范围内,对0-3岁托育存在顾虑。整个社会对托育属于卫健委负责及为什么归为卫健委负责的认知不是很清楚。双减政策的实施,部分街道社区在关停培训机构的同时,也会通知托育园所进行关停整顿。园所关门期间所产生的房租和人员工资是一笔不小的损失,政府相关减免房租的政策并不能完全落实,很多都是私人房东,能够减免房租的只是极个别。
疫情常态化和教培机构整顿,园所频繁停课,短则两周,长则两三个月。很多家长交的学费基本是到上幼儿园之前,停课造成孩子上不了课就需要退费,一次停课就会造成至少几十万的损失。这些都对于从事本就是普惠性行业的托育人来说属于雪上加霜。
图片来自网络疫情常态化,经常性停课也会给家长带来不安全感,加之教育行业会有一些关门没有妥善处理的,家长在选择和缴费上会特别的谨慎。托育园所运营成本比较大,0-3岁一个班大多是控制在15个孩子以内,不同于幼儿园一个班可以有二三十个孩子,托育园所师生比例比较小。托育一个月学费基本是2000-5000元,这对于一个家庭每个月也是不小的支出。各个行业经济都不太景气,很多家长经济也比较紧张,托育又是非刚需,家里能有人带孩子,这份支出能省的肯定就省了。
图片来自网络 托育行业是最近两年才新兴发展的一个行业,运营管理人员和一线教学保育人员都是严重缺失的。很多从业人员都是从幼儿园和早教领域转过来做托育的,虽然同是早期教育,但是区别很大,如同医生但是负责不同的科室,擅长的领域是不一样的。专业人才的缺失,专业人员培养代价大,对人才要求高,所以园区运营成本高。
图片来自网络早教老师来做托育,早教跟托育年龄段是一样的,但是形式不一样,托育职责是“托管+养育+教育”,所以对早教老师来说也是一个新的领域,早教老师做起来也是比较吃力的。幼儿园老师来做托育,幼儿园跟托育形式是一样的,但是针对的孩子群体是不一样的。幼儿园的孩子是3岁以上,具备基本的自理能力和沟通能力,托育的孩子大多是2岁左右,孩子的一日生活是需要在老师的辅助下完成,不同时期儿童的心理和生理发展情况也是大不相同的,工作内容也更加繁琐和细致一些。
在这个寒冷的冬天,请给每一个托育人一份信任。
您的信任、理解和支持就是为园所和老师雪中送炭,
您的一份信任或许是每一个托育人坚持下去的最强动力!
相信每一个此刻还在坚守在托育行业的托育人,
他们不是为了教育背后带来的暴利,
而是一份真挚的教育情怀,是对一个孩子深深的爱!
相信您给予的信任,托育人会不负重托还您一个优秀的孩子!
图片来自网络这个冬天有点“冷”,
但是相信这个寒冷的冬天终会过去,
春暖花开的季节也即将到来,
我们将看到更多孩子肉嘟嘟的笑脸。
给每一个坚守在托育行业的托育人点赞,
正是因为托育人的坚守,
为每一个家庭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
为国家“人口人才”战略添砖加瓦,
为中华民族培养新时代的接班人!
图片来自网络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孩子的世界不应该只有年迈的老人,也不应该只有忙碌焦虑的父母,他们应该有自己的群体伙伴,有自己的社交和生活节奏。
了解更多资讯,微信关注“联盟托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