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干预 有效提高学生体质健康

  加强中小学健康促进,增强青少年体质,是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需要。到2022年和2030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良率分别达到50%及以上和60%及以上,这是《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规定的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的目标。该行动目标明确且富有挑战,因为引发学生体质健康突出问题的因素复杂,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必须有新的理念、方法和手段。

  日前,北京市东城区第五十四中学操场上,全体学生准时集结,开始了每天的大课间活动。与通常的大课间活动不同,此次活动集结了东城区的骨干体育教师和部分学校校长到校观摩,大课间活动全部由体育教师自己设计。同学们做的课间“操”也不同寻常,有神经肌肉的“唤醒”、变化姿态的深蹲、超大角度的拉伸、多侧面的支撑等。这些动作有的可以在健身房见到,有的则是国家代表队专业训练的手段。

  这套被称为“青少年健康体能操”的课间操,是依据中国教科院中国青少年健康体能研究课题组研制的“中国青少年健康体能教学与训练体系”编制而成的综合体能训练操,适用于体育教学、课外锻炼和运动训练。

  数据监测显示,本次活动中,学生集合整队的准备阶段,平均心率为101次/分钟;关节激活、慢跑阶段,平均心率为157次/分钟;全身激活、重点肌群力量练习阶段,平均心率为163次/分钟;伸展、放松阶段,平均心率为117次/分钟。运动监测结果是:本次大课间活动的有效练习密度为72%,平均运动强度为68%,有效锻炼时间18.6分钟。活动达到有效锻炼的设计标准。

  转思路,探索改善学生体质健康的新理念新方法

  自上世纪末以来,为改变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状况,国家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有成效,但距离根本性扭转下降趋势的理想目标还有差距。

  “青少年健康体能研究”课题组认为,除了青少年学生运动时间得不到保证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体育学科领域中遵循和应用的理论与方法相对落后。一方面,我国沿用至今的青少年体能训练,基本源自前苏联运动训练的理论与方法,这些理论与方法本身是用于优秀运动员体能训练的,通常被称为竞技体能训练,随着体育科学的发展它已不再先进,加之将其不加分析和改造地应用到中小学生身上,很难达到理想效果。另一方面,近年来,国内外先进的健康理论、健身理念及体能训练方法不断取得进展,如儿童动作发展规律、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理论、康复训练理论等,进一步厘清了青少年体能发展的顺序性、关键期和基本路径,为改造青少年体能训练方法,有效提高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健康提供了可能。但是,这些研究进展被国内引进并运用到中小学的却非常少。

  众所周知,中小学体育教育的目标是面向全体学生,有效促进他们的基础体能,提高他们的健康水平。因此,对于中小学生而言,体能训练要以发展健康体能为核心,即体能训练的根本遵循是维护、增进学生健康,提高人体基本活动能力和身体素质。与以往体能训练相比,健康体能更关注学生的基础动作和功能发展,重视他们的基本活动能力和身体素质整体性、均衡性、灵活性的发展。

  青少年健康体能教学与训练体系是基于新的训练理念而设计的旨在综合发展青少年基本活动能力和身体素质,以提高青少年健康体能为主要目标的高效教学与训练方法体系。该体系中,操作性的内容,源自三个方面,其一是促进身体功能发展的各种动作及动作模式的练习方法;其二是促进走、跑、跳、投掷、攀登等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发展的练习方法;其三是促进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发展的练习方法;其四是促进运动后恢复的各种拉伸等的练习方法。为了提高训练效果和趣味,同一个练习,专门设计不同方位、幅度及速度的多种练习,除了徒手练习、自重练习,还设计了多人、集体和使用简易器械的练习方法。

  青少年健康体能教学与训练体系的创建旨在转换思路,科学引导,找准目标,从顶层设计角度改革学校体育的教学与训练手段,以深化改革的思路,研究从根本上扭转学生体质健康持续下降趋势的有效策略,也是回应时代需要的有益探索。

  大数据监测,保证课堂教学、大课间活动有效性

  “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是对青少年体育活动的时间要求。但一直以来,对课堂教学、大课间活动缺乏可量化的运动负荷要求(强度和密度)和内容要求,导致了课堂教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对于增强体质的无效性,有的甚至流于形式。为此,课题组组织开展对全国范围内体育课堂、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运动负荷调查研究,结合国家《中小学体育锻炼运动负荷卫生标准(WS/T101-1998)》的要求,提出学生体育锻炼有效性监测标准:体育教学有效锻炼时间不少于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有效锻炼时间不少于15分钟,有效锻炼以心率衡量,其范围为学生最大强度心率的60%—80%之间,有效锻炼时的心率最低不低于120次/分钟。

  自2017年9月开始,北京市东城区教委要求所有学校依照体育锻炼有效性标准实施对课堂教学的监测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同时要求体育教研、卫生保健等部门利用东城区体能大数据平台精准分析学生锻炼情况,引导体育教师科学合理组织教学活动。在内容方面,明确体育课中除了主教材,在课堂教学中还必须有健康体能“课课练”的内容,大课间体育活动以健康体能训练为主等具体要求。两年实践表明,由于大数据监测的真实性、便捷性和反馈的及时性,加上体能训练内容的充实调整等改革举措,推进了体育教学、大课间活动的规范性、有效性,构建了新的校内体育活动模式。2018年、2019年,北京市学生体质健康抽测显示,东城区义务教育阶段抽测成绩由几年前的相对落后,每年都有大幅度提高,2019年更是跨入北京市先进行列。

  科学干预体能薄弱群体,整体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教育部相关文件规定,要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连续三年下降的地方政府和学校进行问责。调研显示,造成《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总体成绩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一部分体能薄弱、超重肥胖学生的测试成绩不好,局部影响整体。

  针对此种情况,从2017年6月开始,课题组在重庆市南岸区两所小学进行了专题运动干预实验研究,研究目标是通过对体能薄弱群体学生专门的运动干预,有效提升他们的体能水平。实验研究通过测试,并依据《中国学龄儿童超重肥胖筛查标准》的规范,确定了一至五年级80余名体能薄弱(体测不合格或刚达到合格水平)、超重肥胖学生为目标人群。通过前期分析与持续跟踪研究,为他们制定了个性化的健康体能训练干预方案。实验进行两个学期,每天上下午各安排30分钟健康体能训练。

  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各项测试成绩提升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成绩,BMI值改善明显,跳绳、仰卧起坐、坐位体前屈测试成绩均出现显著提高。统计表明,除器质性病患学生,两所学校学生体测成绩持续提升,不及格率从2017年的1%降低到2019年的0.2%。2017年良好率45%,优秀率18%;2019年良好率39%,优秀率41%,进步显著。

  家校结合,将体能训练向家庭延伸

  2007年以来,随着阳光体育运动的推进,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在校内基本得到保证,而运动不足状况问题主要出现在放学后。

  调查显示,中小学生,尤其是城市中小学生放学回家之后,89%以上不允许到户外进行活动。从下午4点到晚上的9点,学生几乎处于“静止”状况。在家期间,写作业、玩游戏、看电视成为孩子们的生活状况。加上父母不爱运动和部分家庭对孩子饮食的放任,加剧了学生体质健康问题的发生。

  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为全面落实健康中国行动中规定的学生每天校内一小时、校外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的规定,课题组在重庆、武汉两所小学组织“家校联合运动干预实验研究”。课题组组织家长座谈,普及营养结构和平衡膳食基础知识,要求参加实验研究的家庭每天安排以健康体能训练为主要内容、每次不少于30分钟的家庭有效锻炼时间,同时将家庭锻炼情况、饮食情况通过视频或者穿戴设备反馈给体育教师。两个学期的研究显示,家庭体育锻炼对提高小学生体能效果明显,而影响学生体能状况的三个主要因素依次是:积极反馈锻炼情况的家庭、母亲健康行为、学生年龄。由此可以得出,父母督促孩子进行体能训练,重视饮食结构、母亲喜欢运动对孩子的体质健康有巨大影响,家庭体能训练对年龄越小的学生影响越大。对照研究表明,学生体质提升,学校、家庭联合的效果更好。

  研究取得的成效是初步的,需要进一步在实践中检验。研究认为,积极应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突出问题,首先要关口前移,培养青少年健康生活方式;其次,要有先进理论引导,采取切实有效干预措施。从长远看,这是以较低成本取得较高健康绩效的策略,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吴键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育卫生艺术教育研究所、袁圣敏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育卫生艺术教育研究所、刘君 重庆市珊瑚鲁能小学、本文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所级部门项目中国青少年健康体能研究GYH2016012’”研究成果)

  《中国教育报》2020年02月08日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