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幼升小家长关注

  为什么现在发流程:

  很多人问我为啥这么早就墨迹幼升小,我明确的告诉您,我这都晚了。今年准备10月份就开始研究2019年幼升小。对于完全符合条件的,确实早。毕竟不符合条件或者差那么一点点的也不少,孩子这事,尽早吧。在学区内但时间不符合、户籍房产不符合、父母孩子不在一个户口、父母不是户主的、父母不是房主、集体户、外来随迁、第三代子弟、有择校需求的、想去民办的。。。要尽早。如果您现在还没开始,看完我墨迹这些乱七八糟,开始吧。。。。

  入学流程:

  民办:

  民办学校2017年对户籍没要求(2018年目前得到的信息是 高新区需要落户),本地户籍与外地户籍要求基本一致,但外地户籍的今年要及时关注最近政策。

  1、选择:

  首先要清楚为什么选,不能说人家说哪哪好呢,我们也去吧 。多方面去权衡,学校距离(不要以为距离不是问题6年每天两次)、费用、小升初情况、如何报考、是否考试、一定要多选择两个,万一。。。是吧,要有备选方案。最好是有一个公办作为备选。

  2、报名:

  可以找高年级家长(二年级参考意义比较大)、学校(进不去学校可以问保安么,人家也都是门清)、或者了解一下这个学校是不是有对口的社区(比如您可以去枫叶新都市物业问 一下,您就说是业主,他总不能说持房产证才能咨询吧)各校的招生条件都不太一样,要提前准备办理相关的资料。这个要尽早,18年招生有些学校17年11月份就开始了。报名方式了解清楚后,要保证关注度,尽量做到每天一次。现在都有公众号,学校也有官网。或者有些有对口的幼儿园,都可以关注一下。

  3、考试:

  报名后,等通知就可以了,这段时间可以找找学校往年的考题,有针对性的对进行训练。拼音、识字、古诗、简单的计算等有些还有才艺表演、安全常识之类的。今年是不是只有面试,没有笔试等目前还不了解。但还是要提前准备,比如孩子行为、自我介绍、万一面试面试老师随口问个3+5。。。。找找往年的题练吧,没坏处,家长也要做相关准备(家长因为不会背弟子规,孩子没被录取的例子也不是没有)。

  4、注意事项:

  一定要多选,没有1还有2;

  资料早准备,准备充分。证件复印几套随身携带,毛毛钱的事情,不能因小失大。曾经遇见过和我们一起报名的家长因为少一张身份证复印件,没报上名(估计回家被媳妇掐死);如成功被民办小学录取,家长即可准备相关的物料准备幼升小衔接入学,如未被民办学校录取,回去上公办吧;

  资料正本只有一套,两面报名都要咋办?自己想,解决不了,那。。。。回去放羊。

  公办

  公办学校和民办对户籍要求不同,本地户籍按片区,外地办四证,按照您居住证的那个片区参与统筹、集体户参照外地户籍(2018年目前得到的信息是高新系需要落户,其他区估计要等到5月底出政策才知道了)

  1、选择

  要了解去年的学区划分,我把2017年城六区的沣东、港务区的划分都做了整理,也发送出来了,文末有相关链接,您可以先点击了解一下,虽然2018年政策会有变化,片区的划分可能不太一样,还多了很多的新学校,但区域变化不会太大。比如去年在庆安今年不可能会划到远东。。

  对于本地户籍,您只能去户籍对应的学校。假如学区是枣园小学,想去远二是原则上是不行的。跨区(跨行政区)择校假如户籍在莲湖想去雁塔,不要考虑。

  外地户籍,您办理居住证的那个社区的对口学校。学校招满了咋办?教育局统筹。统筹不满意咋办??

  2、准备资料:

  学校确定后,首先把资料准备充分。公办审查的比较严,有些摸底的时候才发现缺,补办都来不及,最后的结果是去教育局统筹。

  我只能简单说说,各学校要求不太一样,要提前了解找邻居、高年级家长、学校去了解,提前准备,多带上两套复印件没坏处。

  本地户籍:

  确定产证是父母的名字、父母和孩子是一个户口(这两项是 父或母)、第三代子女(房产证是爷爷奶奶名字,有些学校需要父母开无房证明(这个父与母))学校有没家访、需要不需要物业证明、学校对居住时间有没有要求,有学校要求在本学区实际居住3年。

  外地户籍:

  除了城十区和沣东,都是外地户籍。

  办“四证”,去您办理居住证的那个社区对口的学校报名。为什么又强调一次呢?为什么?“四证”是什么,在哪办?怎么办可关注我发布过的内容。

  沣东的要注意网络报名,2017年沣东外来随迁已经是网络报名了。

  3、摸底、报名

  关注社区或者学校,一般学校会在校门口和对应的社区提前发布招生简章,认真阅读,按时间按要求去参与摸底、报名就 可以了。基本时间都会在4、5月份。

  学校多数是优先学区内的本地生(或者说完全符合条件,比如户籍房产一致、居住时间满足要求、厂办学校虽然已经社会化但还是子弟优先),区内特定类型的学生(比如区内新建小区,开发商缴纳了配套费、或者提前有协议等等类型),然后是外地户籍符合随迁条件等类型进行一次摸底,登记。如果,前两类招满或者仅剩余部分学位,不能完全满足随迁,会把剩余部分交到区教育局,由教育局统筹安排。

  我们去年去莲湖教育局咨询过,非常明确,资料准备好,娃在莲湖,莲湖保证给娃安排学校。

  4、注意事项

  资料准备好,户籍、房产、居住时间等问题必须在摸底前解决,要完全符合条件。公办学校不能像民办一样选几个,本地户籍的,可选范围也很小。外地户籍的如果提前做工作,可选择范围大。报名后,等学校通知就行了,及时去拿通知书,按要求报道就可以。

  各学区2017年的片区情况可关注我,我之前全部有发。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