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长江的地理知识,你知道多少?(附长江地理知识)
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节约用水,节约用电
有条件的话,可以在长江边种点树
不仅能防止水土流失
还能让长江变得更美
我们要有责任心,人人都要保护长江,把这个信念放在脑子里,放在心里。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让我们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
附长江地理知识
1、源流概况
(1)发源地:青藏高原唐古拉山(源头为沱沱河)。
(2)注入海洋:东海。
(3)流经省区:青、藏、川、滇、渝、鄂、湘、赣、皖、苏、沪。
(4)流经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8)主要支流、湖泊: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汉江、湘江、赣江、洞庭湖、鄱阳湖等。
(9)上、中、下游的分界:湖北宜昌、江西湖口。
2、经济意义
(1)水能开发
①分布:主要集中于上游河段,尤其是自源头至宜宾河段水能资源最丰富。
②已建和在建的水电站(水利枢纽工程):二滩、龚嘴、乌江渡、丹江口、隔河岩、五强溪、葛洲坝、三峡等。三峡电站建成后的发电能力将达1870万千瓦,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
[方法总结]分析一个地方的水能资源是否丰富,主要从两个方面:一是水量丰富;二是落差大,水流急。如长江三峡河段的水能蕴藏量大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位于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②主要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富,且有众多的支流汇入,河流水量大。
(2)航运的开发
①巨大的航运价值(黄金水道)
自然因素:长江干流横贯东西,江阔水深,终年不冻,宜宾以下四季通航,干支流通航里程长。
社会经济因素:与铁路运输相比,具有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等优点;流域内资源丰富,沿岸有重庆、武汉、南京、上海等工业中心和众多城市,经济发达;与运河和铁路相交,辐射地域广。
②措施:重点治理川江和荆江河段。平垸行湖,疏浚长江航道,加强沿江港口的建设。
[探究思考]荆江“地上河”的成因是什么?应如何治理?
[点拨]①成因:河道弯曲,水流不畅,泥沙淤积。
②治理:裁弯取直、整治河道;修建堤坝,加固荆江大堤;建设荆江分洪工程。
3、洪灾及治理
(1)洪灾成因
①自然因素:长江流经湿润地区,流域广、支流多,水量大;长江支流众多,南北分布,有些年份雨带在本地区滞留时间长,造成大范围普降暴雨;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特别是荆江河段特别弯曲,水流不畅。
②人为原因:上中游植被遭破坏严重,中下游围湖造田。
(2)治理措施
营造上中游防护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退耕还湖;兴修水利;重点治理荆江河段,加固大堤,采用裁弯取直等工程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