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朋友都阳了,感觉下一个就是我”缓解新冠焦虑要做的事

  一颗多肉、笛子 | 作者

  网络 | 图源

  优化防疫“新十条”发布得有点突然。

  突然得让我们扫了三年健康码的手机摄像头,都没反应过来。

  静悄悄的街道,突然就开始热闹起来了。

  可防控放开了,很多人却陷入了另一种恐慌和焦虑。

  “很没安全感,一出门不知道身边哪个人是阳。”

  “一听说同事阳了,就总觉得自己喉咙也不舒服。”

  “真中招的话,我还要不要回家?传染给老人孩子怎么办?”

  “马上春节了,扎堆感染造成医疗挤兑怎么办?”

  ……

  这是不是你最近一周的内心OS?

  既对未来充满期待,又有点不知所措,总感觉自己“下一秒就要阳”。

  尤其是当朋友圈和身边的人都开始阳了,才真正感觉疫情开始了。

  迷茫、担忧、恐惧......无法控制地涌上心头,越想心越累。

  如果你随时随地都在担心自己变阳,这可能是你的身体在发出警报:

  你的“新冠放开焦虑”,得治治了!

    如何判断

  你是否有“新冠放开焦虑”?

  首先要明确一点,面对可能感染新冠的未知风险,你产生的任何情绪,都是正常的。

  不要害怕,不要自责。

  只要这些情绪不影响你的正常生活,就不用太在意。

  但如果这些担忧不断困扰着你,甚至让你吃不好睡不着,那就要注意了。

  心理学上,把这种在较长时间内,不断为某种还未发生的、难以预料的某种危险或不幸事件的担心,叫做“预期性焦虑”(Anticipatory Anxiety)。

  新冠放开的预期性焦虑,主要有以下4种表现:

  情绪方面  对可能被感染的风险,感到慌张、无助、悲伤、急躁等。

  并且这些情绪带有强烈的“侵入性”。

  不管你在吃饭、工作、坐地铁、睡觉……对感染新冠的担忧,总是突然从你的脑海里闯出来,彻底打乱你的生活节奏。

  思维方面  你总是怀疑自己已经被感染,或者担心自己或家人一旦感染了,就一定会出现最坏的结果。

  这种“灾难化思维”,可能会让你变得偏执和绝对化,时刻等待不幸的到来,从而表现出消极心态。

  这时的你,容易把其他人的正常行为看作是针对自己,出现多疑、敏感、注意力无法集中等情况。

  比如地铁上有人咳了一声,就觉得对方是阳性,还故意出来“祸害”你。

  身体方面  焦虑和恐惧,容易让人把注意力集中在躯体感受上,激活人的交感神经系统。

  比如身体原有疾病的症状突然加重,或者出现胸闷、失眠、头晕、拉肚子等躯体化症状。

  行为方面  对身体感受的过分关注,如频繁量体温、测抗原,即使结果为阴性,依然担心或坚信自己感染。

    或者疯狂囤药、囤抗原检测、囤防疫用品等。

  甚至即便身体没有症状,也要吃点药图安心。

  如果这些预期性焦虑没有调整好,就会让我们非常心累。

    适度的焦虑,是在保护你

  为什么我们会产生这种预期性焦虑呢?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焦虑源于“现实与可能、当下与未来”之间的不确定性。

  而不确定性,会带来不安全感。

  对于未感染的人来说,“感染”的后果是不确定的、未知的。

  而每个人对不确定的容忍度都不一样。

  对不确定性容忍度太低的人来说,感染新冠的未知非常可怕,担心会让自己失去对生活的掌控。

  尤其是有“软肋”的人,很容易把事情往最坏的方面想:

  “万一我的父母,就是那个得重症的小概率人群呢?”

  “我不是担心自己,只是害怕肚子里的孩子会受影响……”

  “妻子本身就有基础疾病,万一这个病真的给她留下后遗症呢?”

    而为了快速解决面对新冠感染的不确定性,有的人会采用2种极端方式。

  一是回避。

  比如在疫情放开相关的新闻评论区里,有很多人会强烈要求“恢复管控”“恢复常态化核酸”等。

  他们觉得,只要继续管控,一切不确定性后果都不会发生。

    二是摆烂躺平。

  “反正早晚都要阳,不如早点主动阳,还能避免医疗挤兑”。

  这几天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声音,也看到有些人在外干脆不戴口罩了。

  他们觉得等待感染的过程是痛苦的,宁愿提前选择确定感染的后果。

    当然,这种焦虑不完全是坏事。

  适度的焦虑,其实是来保护我们的。

  弗洛伊德认为,当人们面对挫折时,心理上会出现本能的应激反应,比如压抑、否认等。

  这就是心理防御机制。

  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就会启动自我防御机制,来保护自己内心的安宁。

  如果你在这段时间感到恐惧、焦虑、压力,其实是你的身体在建立防御机制,来为接下来的生存和安全感做准备。

  比如激发你的主观能动性,适度准备药物和防疫用品,主动调节心态等,更好地适应防控放开的环境。

    如何打破新冠焦虑?

  1、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在过去长达三年的防疫中,我们是被动的。

  比如:去哪里做核酸?感染了新冠怎么办?隔离后物资哪里来?

  这些问题,都有人做主。

  如今,我们像一个从“大家庭”里分离出来的“独立个体”,要主动为自己负责:

  可以去KTV、电影院吗?

  能送孩子去学校吗?

  可以去旅游吗?

  阳了要如何居家隔离?如何自愈?

  作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每个选择都只能由自己决策。

  当你有了这个意识,便会更加谨慎地去对自己、对他人负责。

  注意,放开不是躺平,而是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例如要做好这 4 件日常小事:

  继续提高防控意识,坚持戴口罩、勤洗手等良好的卫生习惯;减少社交,尽量不去人群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在外保持安全社交距离;主动了解治疗新冠的基础健康知识。  比如知道买什么药有效果,不能盲目囤药,不要把多种消炎退烧药叠加一起吃,孕妇不能吃布洛芬退烧等等。

  大部分人都没有医学基础,不确定如何用药的话,最好在网上查询权威用药指南,或者咨询专业人士。

  照顾好家中老人和儿童,尤其是有基础病的人员,没打疫苗的要及时打。  春节快到了,钟南山院士也呼吁,因为疫苗要起作用至少两周,现在正是时候加强疫苗接种,尤其是老人和有基础病的人,打足疫苗会更放心。

    其实一提到要为自己负责,很多人难免感到恐惧。

  但这是一个必经过程。

  平静地接受现实,然后想想自己能做什么找回掌控感。

  这种主动的“接受式应对”,也会让我们在逆境中更积极地成长。

  当有一天,我们习惯了,适应了,自然就不那么恐惧了。

  就像疫情防控最初时,我们不习惯戴口罩,甚至劝长辈戴口罩还会挨骂。

  现在口罩就像焊在脸上的保护罩一样,一摘下就没有安全感。

  如今,我们正在主动养成另一种习惯。

  不同的是,它带着“自由”和“希望”的味道。

    2、增强心理弹性,提高自身的复原力

  面对疫情,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感到焦虑,但是在体验感上却大有不同。

  一部分觉得,既然迟早都要阳,不如把精力放在积极应对上,尽可能降低风险。

  而另一部分人,一边怕阳,一边又消极应对。

  在心理学上,我们将这种面对压力、挫折、创伤等消极生活事件时,个体反映出的不同应对能力称之为“心理弹性(Mental Elasticity)”。

  一般来说,心理弹性越强,就越能承受风险和压力,保持相对稳定和健康的身心状况。

  那么,我们如何提高心理弹性呢?

  最重要的,是进行认知重构(cognitive reframing)

  打破对新冠病毒的危害、预防措施、治疗方法等问题的旧认知。

  重新建立对新冠病毒的科学认知。

  只要你多关注新闻,就会发现:

  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伤害性变弱了,大部分患者都可以自愈......;

  555电影网  奥密克戎变异株导致肺炎或重症、危重症的比例越来越低了;

  儿童感染奥密克戎症状更轻、病程更短;

    比如广州本轮疫情,累计报告本土感染者超16万例,无症状感染者占感染者总数约九成,重症、危重症4例,无死亡病例。其中3岁以下婴幼儿1736例,占比1.04%,都是无症状或轻型患者。

    当你看到越来越多的科学数据,看到新冠患者分享痊愈过程的真实经历,那些因为未知产生的恐惧感也会慢慢消除。

    与其同时,我们也要减少不必要的信息输入。

  比如少看各种微信群、朋友圈、社交媒体等流通的,未经证实的谣言和负面新闻,不信谣不传谣,避免徒增焦虑。

  3、做好 7 件小事,用实际行动改善负面情绪

  (1)每天起床给自己一个可控的美好期待

  美国沃顿商学院和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员发现,早晨的心情,几乎代表了一整天的心情。

  你需要做的是:找到至少一件自己期待或令自己开心的事情,或会让自己一见到就感到很温暖的人。

  这份期待可以是很简单的,只要愿意伸手、努力就能实现的。

  比如起床撸撸猫,约家人朋友晚上吃一顿火锅,追新的一集自己喜欢的剧等等。

  (2)多和信任的亲友沟通

  多和重要的人在一起,建立良好稳定的社交支持系统,也可以有效提高一个人的心理韧性。

  当你向亲友倾诉你的烦恼,表达你的情绪,这种主动的自我暴露会让彼此更加亲密,在得到安慰和支持的同时,会深深感到自己是被爱的,从而有有力量面对人生的至暗时刻。

  昨天有个朋友说,她突然发现自己阳了,但家里什么药都没有,她很焦虑。

  没想到发了个朋友圈,一个很久没联系的朋友就主动联系她,给她闪送了连花清瘟和布洛芬。

  这种被朋友珍视和爱护的感觉,让她十分感动。

  心理学研究发现,创伤经历会让我们意识到,和与他人的关系有多重要,以及丧失亲密的人可以是一件多么迅速的事情,从而更珍惜和他人的关系。

    (3)每天花5-10分钟,练习正念冥想(mindful meditation)。

  当你发现,负面情绪已经让你无法专注做事的时候,试一试正念冥想。

  它可以让你以一种不加评判的方式,将注意力引导到“当下”,专注于此时此刻此地。

  这种自我调节,在心理上可以排解负面情绪,消除压力与焦虑,在生理上也可以帮助缓解身体疼痛。

  而且冥想没有什么门槛,找一个安静的空间就可以马上进行,比如卧室、客厅。

  关掉你的社交媒体,找一些专业冥想视频,用自己最舒服的姿势,然后闭上眼睛,跟着练习。

  随着身体慢慢放松,你的情绪也会逐渐平复。

  (4)规律生活,提高免疫力

  接下来是拼免疫力的时期。

  好好吃饭,规律睡眠,运动起来。

  如果实在不喜欢运动,可以起床伸伸懒腰,一有空就做简单的拉伸,每天出门散步10分钟……

  这些小动作既不费力,也能缓解身体压力,身体舒服,心情也会跟着好。

    (5)尝试新鲜事物,学习一个新的技能

  实验证明,体验新的经历可以让你的大脑活跃,做一件事并能做成功,同时也能提高你的自信心,增强自我效能感。

  比如你喜欢画画,可以行动起来,通过上网课自学等,让自己掌握这项技能;喜欢跳舞,不妨试试跟着视频学习一支舞蹈;喜欢做饭,可以尝试一个新菜式等等。

  (6)把不开心的经历写下来

  一项在医院进行的实验发现:那些把自己的痛苦写下来的病人,身体健康恢复程度达 47%,远远高于那些在写作过程中没有通过笔触感受痛苦的病人(恢复程度 24%)。

  无论是琐碎生活的不开心,还是大到你感觉无法承受之重,你都可以像写日记一样写下来。

  这不是写作文,没有套路,也没有好坏,你写出来的文字也不需要给其他任何人看。

  你只需要记得一点:往深层挖掘自己的真实感受。

  注意,一定要具体。

  不能只写“害怕感染”,要具体写你怎么个害怕法?害怕的背后是什么?连续几天睡不着?做噩梦?害怕生病了没人照顾?害怕自己倒下了,家里没有顶梁柱?

  如果你不小心感染了,也可以记录下自己每天的身体感受和心理感受,比如发高烧有多辛苦?浑身疼痛有多难受?很害怕自己不会自愈?

  看见就是一种疗愈。当你能够写出来,并思考自己能做什么,经历这些的意义是什么,痛苦也会自然而然地缓解。

  坚持 4-5 天,你会发现另一个自己。

  (7)及时寻求专业的支持和帮助。

  当你情绪特别低落,靠自己和身边的亲友都难以缓解时,试试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比如拨打心理咨询热线,或到专业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咨询机构等寻求专业心理支持。

    写在最后

  恢复自由后,你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

  “领证一年了,我还欠她一场梦想中的婚礼。”

  “一直没去成的火锅店重新开业了,我要约上最好的朋友去吃。”

  “我想带爸妈去他们最向往的北京天安门,感受一回升旗仪式,最好,还能看个雪。”

  想做的事情太多了,突然不知道先做哪一件。

  在接下来的时光里,我们似乎只能更用力地拥抱生活、拥抱自由,才能补偿被疫情偷走的那三年。

  杨绛曾写道,生活本就是:

  “一半烟火,一半清欢,一半争取幸福,一半随缘人生,一半清醒,一半释然。”

  所以,比起焦虑和抱怨已经无法改变的事实,

  更重要的,是用力过好每一个属于自己的当下日常。

  同时,我们也在一起努力,期待一个阳光灿烂的明天。

  世界和我爱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