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养生-冬至】冬不藏精,春必病温,6大原则需牢记

  二十四节气

  传统

  冬

  冬至

  冬至,又称日南至、冬节、亚岁等,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祭祖节日。冬至是四时八节之一,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冬至习俗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在中国南方地区,有冬至祭祖、宴饮的习俗。在中国北方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

  物候现象

  

  中国古代一些文学作品将冬至分为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意思是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麋感阴气渐退而解角。由于冬至后太阳直射点往北回返,太阳往返运动进入新的循环,太阳高度自此回升、白昼逐日增长,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

  传统习俗

  1

  “冬至大如年”

  冬至,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素有“冬至大如年”之说。冬至,冬至是太阳回返的始点,自冬至起太阳高度回升、白昼逐日增长,冬至标示着太阳新生、太阳往返运动进入新的循环,所以古人把冬至看作“大吉之日”,在时年八节当中,冬至的重要程度不亚于立春岁节。在中国南方地区,有冬至祭祖、宴饮的习俗。在中国北方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

  

  2

  “画九”

  所谓的画九,实则是冬至后计算春暖日期的图。明代《帝京景物略》载:“冬至日,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九九消寒图”有三种图式,分别为文字、圆圈、梅花三种。

  

  3

  酿米酒

  传统的姑苏人家,会在冬至夜喝冬酿酒,冬酿酒用糯米或者黄米,加入桂花酿造。

  

  4

  吃汤圆

  吃汤圆是冬至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圆”。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

  

  5

  吃烧腊与姜饭

  南方一些地方在冬至日要吃烧腊,冬至这天,晒制好的烧腊就成为两广餐桌上一道必不可少的美味,寓意加菜添岁。冬至日,吴川人素有冬至“吃姜饭”的习俗。

  

  6

  吃番薯汤果

  在宁波的传统习俗中,番薯汤果是冬至必吃的美食之一。“番”和“翻”同音,在宁波人的理解中,冬至吃番薯,就是将过去一年的霉运全部“翻”过去。汤果,跟汤团类似,但个头要小得多,而且里面没有馅。汤果也被叫做圆子,取其“团圆”、“圆满”之意。老宁波也有“吃了汤果大一岁”的说法。宁波人在做番薯汤果时,习惯加酒酿。在宁波话中,酒酿也叫“浆板”,“浆”又跟宁波话“涨”同音,取其“财运高涨”、“福气高涨”的好彩头。

  

  7

  吃饺子

  在中国北方许多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中国北方地区在这天要吃饺子因为饺子有“消寒”之意,至今民间还流传着“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谚。

  

  8

  马扎尔人的卡拉琼日

  卡拉琼日这个节日在哈萨克斯坦被称之为纳尔图甘日(Нарту?ан),在中国被称之为冬至日。卡拉琼日被认为是最古老的欧亚文化习俗之一。这天白昼时间最短,日影时间最长,卡拉琼日过后白昼开始变长,日影缩短,这一段时期将一直持续至3月的纳乌鲁兹节。因此在这天,古代的突厥人会聚集在一起,点燃巨大的篝火,庆祝漫漫寒夜的结束。点燃篝火的另一个文化象征含义,在于通过火焰的温暖,战胜寒冷的长夜。时至今日,马扎尔人仍然延续着庆祝这一节日的传统。根据古老的突厥语言,他们将这个节日称之为“卡拉琼”。根据节日传统,匈牙利各地都会点燃巨大的篝火,举办盛大的晚会。

  

  9

  喝羊肉汤

  每年的冬至日,连接四川成都到简阳的成简快速通道迎来了一年中较热闹的时候,人们驱车涌入位于龙泉山脉东侧的简阳市,只为寻得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汤。

  

  节气养生

  1

  一则

  好好睡觉

  进入冬至,天地之间花草树木枯萎凋零、昼短夜长。人要顺应天地气机,在作息上宜早卧晚起,不辜负大自然给予我们的长长冬夜。

  冬主闭藏,对生命而言即是归根,而归根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睡眠。睡眠是阳气大归根。一年当中两个节气养睡眠尤其重要,一个是夏至一个是冬至。冬至子时一阳初生,为一年最大的阴阳交接时刻,宜亥时入眠,让子时在睡眠中度过。若进入子时仍不能入睡,直接损伤的就是坎中一阳。

  若能睡好觉,则阳气归根,阴精旺盛,阳气才能好好生长起来。也就是说,睡好觉可以为初生的阳气提供孵育的温床。

  2

  二则

  防寒保暖

  冬至期间要特别注意避寒就温,特别是“寒从足下生”,当注意温暖双足以防受寒。可以穿着保暖性能好的鞋袜,平时多活动双脚,亦可坚持热水泡脚,同时可按摩足底的涌泉穴,以温肾助阳,散阴凝寒湿之邪。

  从中医的阴阳属性上看,寒邪属阴,下半身也属阴,所以冬天腿脚的保暖尤为重要。对于虚寒的人,可以每天坚持用热水泡脚。泡脚的时候,最好选用高一点的塑料桶或木桶:一是可以将整个小腿的下半段都泡到;二是水量比普通的盆大些,也不容易凉。泡脚以头部微微出汗为度,不可泡至大汗淋漓,这样反而会耗阳。

  若能用生姜,或花椒,或艾叶泡脚,效果更好。

  3

  三则

  多晒背部

  背后有人体的督脉和太阳经,多晒背部,通过太阳的温煦,有助于通畅督脉和太阳经,从而促进气血畅通,加强卫外功能,有助于预防寒邪。

  晒背时千万别受寒,不妨在室内隔着玻璃门窗晒太阳,既温暖,又不会感冒寒邪。

  4

  四则

  饮食调理

  冬应于肾,冬三月当养肾补肾。冬至节气是补肾的好时机。

  首先要注意五谷为养,五谷得天地五行的全气,最有益于健康。饮食上以温热为主,可以御寒保暖,比如食用糯米、大枣、桂圆、芝麻、韭菜、木耳等,少吃冷饮、海鲜、生冷水果等寒性食物,容易伤损脾阳和肾阳,诱发腹泻,甚至导致腰膝酸软、面色青白无华。

  其次是辨证施补,缺什么补什么,但饮食宜清淡,不宜过食辛辣燥热、肥腻食物。

  再次宜根据需要考虑药膳进补。

  建议多吃核桃、栗子、榛子、杏仁等坚果,这些坚果大多有补肾益精、强体御寒的作用。按取类比象思维,这些坚果可比象肾的封藏作用,故有补肾之功。

  怕冷的朋友早晨起床后可喝杯温暖的生姜红糖水,能温经养血,有益于避寒。

  5

  五则

  养静藏阳

  “气始于冬至”,冬至为“一阳初动处”,是生命的根源。“万物未生时”,就是修心所谓的“本来无一物”,很清静的境界。

  冬至时节当养静,把自己的心念平息下来。心为神,心一静,神即安,神安则不妄动,五脏六腑自然归于安和。五脏六腑之精气闭藏,这就为一阳来复提供了基础。进入冬至,复卦来临,自然不会生病。

  6

  六则

  少动少虑

  《周易》言:“先王至日以闭关,商旅不行。”为什么逢冬至和夏至要闭关呢?

  以冬至而言,今年夏天的暑火经过立秋后的敛降和立冬后的闭藏,至冬至而潜藏到了极点,逢冬至闭关正与“藏”相应。

  《内经》有谓:“重阳必阴,重阴必阳。”前者的节点在夏至日,后者的节点在冬至日。冬至正是一阳初生之日,因此,在冬至节气当细心呵护初生之阳。

  古人所谓的“闭关,商旅不行”,正是为了养静,以减少阳气的消耗。什么叫“闭关”呢?古人的做法是:沐浴,清净,万缘放下,心静而安,什么都不烦。

  简单来说,逢冬至日,不宜奔波劳累,宜早早归家,早睡安眠,不宜运动,不宜暴饮暴食,更不宜房事,建议保持内心安和宁静,最好能处于恬淡虚无的状态,如此最有助于人体跟上天地的节奏,使阴阳气顺利交接。

  注: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