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我父母是这样毁了我”:我们该如何走出原生家庭的阴影

  文/学乃身之宝

  随着心理学知识的普及,原生家庭一度成为热词。

  很多人通过回顾原生家庭来了解自己,特别是有关人格方面形成的问题。

  好朋友木子(女),经常和我抱怨她父母,说是父母毁了她的生活。

  木子大学毕业后,选择在大城市打拼,一方面想着大城市机会多,另一方面觉得离父母远,自己轻松自在。

  木子上面有个姐姐,她的出生并没有给家里带来快乐,因为父亲重男轻女,母亲软弱无能,就这样,木子出生半年就被送到乡下的姥姥姥爷家生活,直到木子上小学才接到父母身边,这让她从小就觉得自己是被抛弃的,不值得关爱的孩子。

  如今的她,长大成人,但内心深处始终缺少安全感,不敢相信他人,这样的性格直接影响着她的工作和生活,这也是木子抱怨她父母的主要原因。

  在木子看来,自己现在工作不顺利、感情不如意都是父母的错,父母毁了她的一生。

  我想,从小受到父母关爱很少的孩子,长大后都会有这样的想法,认为是父母毁了自己的生活。

  那么,现实真的是这样吗?今天的文章就来讨论一下,我们对原生家庭的理解存在哪些误区。

  很多人对原生家庭产生的误区,主要集中在依恋理论。

  依恋理论,指的是我们在婴幼儿时期与自己的主要照顾人(一般是母亲)形成的依恋关系,会影响我们的情绪以及成年后的人际关系。这种理论将人的依恋关系分成四类:安全型、焦虑型、回避型和紊乱型。

  安全型的人,比较容易在情感上与他人建立起密切的关系,可以舒服自在地依靠他人或被他人依靠,既不会特别担心独处,也不会特别担心不被别人接纳;焦虑型的人,在人际关系里会体验到焦虑和依赖,有较强的占有欲,缺少自信,过度关注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回避型的人,不愿意和别人有密切交往,强调独立和个人空间,压抑自己的情感,用疏远和回避来面对关系中的问题;紊乱型的人,有时候渴望情感上的亲密关系,有时又很难信任他人,他们会在这两种状态中来回摇摆,不稳定。

  上述四种类型,很多人把自己归结为焦虑型或回避型,这两种类型的产生和早期在原生家庭中的创伤体验有关。

  就像木子,她就觉得自己在情感上是回避型的,因为小时候缺少安全感,导致长大后不敢轻易相信他人,不愿和别人有密切交往,以致现在还是单身。

  但是,爱与被爱是人的需求,木子当然也渴望着爱情。因为小时候的创伤体验,让她现在感情不顺,所以她抱怨父母,认为父母毁了她的一生。

  这么想,看似合情合理,但我们作为成人要明白,早期的依恋行为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们在关系中的情感模式和对他人的期待,但它并不是唯一的决定性因素。我们不该用一个固定的依恋类型来定义自己,我们的人生还很长,会有很多种可能,我们应该用一种变化的视角来看待自己的成长和发展。

  在谈到原生家庭是如何影响我们时,很多人会说自己的问题根源就是缺少关爱。

  木子常和我说,她爸爸非常严厉冷漠,妈妈又太脆弱,家庭氛围特别压抑,这让她从小就害怕和爸爸单独相处,因为她觉得爸爸根本不喜欢自己,加上爸爸又重男轻女,这让木子更加抵触爸爸,进而泛化到抵触所有男人,这自然影响到她现在找对象这件事。

  对于木子来说,因为小时候经历过分离,产生了创伤性的伤害体验;因为小时候很少感受到家庭温暖和父母的关爱,让她有了自己不值得被爱的感觉;因为父母对其很少有赞美的语言,让她形成了不够自信的性格,而这些都是缺爱产生的不良影响。

  但是,真实情况真是这样吗?

  小时候经历过分离、缺少父母关爱,自己就真的一定不敢爱、不相信爱吗?

  答案是,不一定。

  因为我们在谈论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影响时,目的不是指责父母,而是让自己明白影响是如何产生的,这样才会对这些影响有更多的认识,进而有了不同的选择。

  就像木子认为父母很少夸奖自己,导致自己不自信的性格。如果木子明白,是自己过于在意他人的看法,才导致父母的认可与否,直接影响着自己是否自信,那么木子就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自己可以不要太在意他人的看法,这样木子对自己就会有了新的认识。

  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明白,认识自己的途径有很多,不只是原生家庭这一种。

  当我们谈论自己原生家庭不够幸福的时候,就是在设定一个前提,那就是父母应该让孩子具备安全型人格。

  其实,安全型依恋关系,是一种理想化的概念,因为生活是不完美的,父母也是不完美的。

  这么说,并不代表没有安全型人格的孩子,而是想说孩子是否养成安全依恋型人格,和父母能否修复那些关系中的创伤有关。

  这里有个问题,如果父母没能力修复,怎么办?就像木子的父母,没能力去修复关系中的错误,那么伤害会一直在。

  接下来有两个选择,一是子女来修复,二是重新审视彼此的关系。

  木子选择自己来修复。在她看来,只要自己成功改善与父母的关系,自己就会变成安全型人格,进而接纳和包容父母的一切,重新和他们变得无比亲密。结果发现,这样的做法行不通。因为木子是要改变父母,而改变他人,是很难的。

  与其改变他人,不如改变自己。

  在我看来,木子要做的不是尽力改变父母,让父母爱上自己,而是站在一个成人的角度,重新决定和选择自己与父母保持什么样的关系。

  更重要的是,木子要明白,健康的家庭关系,未必是最亲近和甜蜜的,与父母保持适当的距离,让不同的个性、观念和生活方式都感到平衡和舒适,也是一种好的选择。

  讨论原生家庭对自己的不良影响,目的是理解原生家庭如何影响自己的,帮助我们客观地评价自己和父母的关系问题,正确处理那些挤压的负面情绪,让自己回归一个相对平静和理性的状态,然后做出选择。

  在我看来,走出原生家庭的阴影,需要接纳和内省。

  其一,接受现实,接纳自己。

  过去的经历无法改变,但是,让这些经历带来的影响持续限制个人的发展,还是让它成为推动自我成长的动力,是由我们自己的选择所决定的。

  选择的前提是接纳。

  如果我们认识到父母的不完美,自己的不完美,那么这就是在接纳。一旦我们可以接纳这样的现实,那就意味着我们可以理解父母,并宽容自己。更重要的是,接纳中孕育着成长的开始。

  其二,看清原生家庭的问题,不是要谴责父母。

  前面说到,我们讨论原生家庭,不是要谴责或批评父母,因为很多父母当时做出的给孩子带来伤害的行为,很可能是无奈之举,或是无意识之为,重要的是,我们在看清现实,接纳现实,其实也就是在直面现实。

  对于父母带给自己的痛苦经历,只有敢于直面它、观察它、理解它,知道自己究竟因为什么而痛苦,才有可能走出来。

  其三,走出原生家庭的阴影,依靠自己的力量。

  我们要相信,人体有自动复原的能力,而真正让我们陷入危机的,是努力压抑和回避痛苦时产生的额外焦虑。换句话说,走出原生家庭的阴影,只能依靠自己,且相信自己有这个能力。如果我们敢于正视自己的痛苦,强大的内心就会出现。

  对于木子来说,她要做的不是责怪父母,更不是把原生家庭的阴影当作自己“安于现状”的借口,而是通过接纳、理解、反思来改变自己的生活。

  就像英国国民心理学家奥利弗詹姆斯在《原生家庭生存指南:如何摆脱非正常家庭环境的影响》一书中说的那样:“你可以通过理解你过去的经历来改变你现在的生活。改变的发生主要通过内省。”

  不要忘记,过去虽然无法改变,但未来是可以选择的!

  日本据本文完

  感谢您的阅读

  欢迎关注和转发!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