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考博指导、真题参考书【几深教育】

  2022年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考博

  人大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考博指导

  报考分析、真题参考书、复习资料

  欢迎加入我们的考博辅导课程,近五年我们辅导班每年考入人大环境学院的学员都在6-8人。考博资料、考博资源、考博经验完全掌握,高针对性、高要求辅导课程助力每位学员顺利录取。

  一、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考博报考分析-考试内容

  几深考博辅导班陈老师解析:

  1、人大环境学院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考博的报录比平均在8:1-10:1

  2、在人大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考博中,初试的三门考试科目英语拉开的分差较小,两门专业课拉开的分差非常大。要进入复试就必须在英语过线的基础上两门专业课取得较高的分数。专业课的复习备考中“信息”和“方向”比单纯的时间投入和努力程度更重要。

  3、总成绩=初试总分/3*50%+复试总分/2*50%(初复试各占50%)。历年初试的排名顺序与最终排名顺序相差较小。

  4、目前人大环境学院的博士招考将继续实行“考试制”。有意向报考的考生,要抓紧时间了!!!因为博士招生方式向“申请考核制”转变是大趋势,对于很多考生来说,一旦进行了改革就会处于非常大的劣势位置。学院并不指定外语和专业课复习的参考书,具体可参考陈老师推荐的书目。

  5、受到疫情的影响,2020年人大的博士招生考试方式进行了非常大幅度的调整。调整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考试形式上:初试及复试,均改成线上远程进行

  考试内容上:初试变化比较大,内容如下

  (1)材料审核。根据考生提交的材料,给出材料审核成绩,满分100分

  (2)专业课考核。两门专业课合并为一场考试,考试时间1小时,满分100分

  (3)外语考核。采取线上闭卷考试,时长30分钟,满分100分

  备注:2020年的招考方式,是特殊时期的权宜应对。并不会固定下来,21年、22年的考生还是要以往年惯常的考试方式、考试内容为准进行复习备考。

  二、人大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考博专业课参考书

  几深教育考博辅导陈老师解析:

  1、大部分考生,都会面临这个问题。尤其是跨专业、专业基础比较薄弱的考生,一看到如此多的参考书、如此多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就不知道该从哪一个环节入手。阅读参考书的时候比较忙乱,看完一本参考书之后合上课本并没有什么收获、甚至不知道自己都看了什么。

  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大致有两个,第一就是看的还是太少,一遍不行那就再来一遍。第二个原因就是看书的时候没有一条主线的贯穿,无法用一定的逻辑顺序串联起各个章节。

  那考生应该如何克服这种问题呢?

  首先参考书的目录是一个好东西,要学会使用目录,在开始看正文前先仔细的把目录反复的看几遍。找出每一篇、每一章、每一节都是在讲什么问题,章节之间的联系在什么地方。

  其次在看完一个章节的时候,都做一个简单的框架性质的笔记,目的是加深印象,对照着笔记回想相应的内容。注意这个笔记并不是完整版的,也不会用于最后的背诵。

  最后,有条件的考生可以让专业课的老师带领你梳理一遍参考书,这样的效率是非常高的。有逻辑顺序、有主线、有主次的阅读。

  2、关于参考书的主题内容部分,应该怎么看的问题,可以分成以下的几个步骤

  (1)在明细主线、逻辑的基础上初步概览全书。第一遍的时候仍然会有收获很小的感觉,但不要慌有硬着头皮再来一遍就会好很多。这个环节不用深抠定义、细节,只需要做到从宏观上对参考书有一个把握。检验的标准,就是给你一个知识点能够知道这个知识点所在的章节。

  (2)精读阶段。精读就是一点一点的啃参考书,没有死角、不能有疑惑的读。碰到不理解的就应当即使的解决:可以练习前后章节、可以翻阅资料、可以询问老师。当然并不是要求把所有的参考书都做到精读,很多参考书之间的知识是有重合的,相同知识点的描述是有偏差的,所以一定要把握住核心书面目。

  (3)做一份属于自己的笔记。前人的笔记我们可以借鉴、有的甚至可以直接拿来背诵。但这些都不能直接代替你做笔记的过程,哪怕是别人的笔记抄一份,也算是一个内化的过程。

  (4)背诵。背诵是所有人文社科类的专业考生都需要做的一件事,如何的背诵一定是有方法的,当然每个人也都有自己惯常的方法、技巧。但哪些东西需要背,是一个更为重要的事情,所以一定要明确背诵的内容才可以。

  三、2020年人大环境学院博士招考总结分析

  几深教育考博辅导班陈老师解析:

  1、人大环境学院2020年共计招收了24位博士,与2019年相比增加了3个名额,从17年扩招到20人左右后,每年招生人数都有所增加。24个招生名额中,对外招考占20人,硕博连读占4人。虽然从2015年开始人大博士招生总体要求是,逐步增加硕博连读、硕博贯通的比重,逐步减少在职定向的比重。但通过近4-5年的招生情况来看,环境学院的硕博连读的要求还是非常高的,所占的比重也比较小(18年、19年也是4人)。这就给外校的考生和往届考生提供了很好的竞争机会。正常年份人大环境学院博士招生人数在20人-25人。

  2、2020年人大环境学院的博士招考最大的变化就是,由之前的在北京校区线下考试改成了线上考试。初试、复试的考试时间均有所缩短,另外在考试之前需要提交个人学术材料,学院对材料进行审核打分,分数计入到总成绩中。

  3.2020年人大环境学院考博,初试英语考试的题型是汉译英,给一段时间,把题目抄写下来,之后30分钟作答。

  四、人大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博士专业介绍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经济方向)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国家级重点学科,是国内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领域历史最久、规模最大、培养层次最全的学科点。学科门类为经济学,一级学科为理论经济学,是学校“双一流”建设的重点学科之一。本专业主要以环境与资源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研究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并对各项环境和资源政策进行经济学分析。

  本专业博士点共有教师14人,其中全职教授8人,全职副教授4人,兼职教授2人。大部分教师都有海外留学或进修经历,其中有2人在海外获得博士学位。研究领域主要涉及6个重点方向:[1]绿色经济和发展;[2]污染控制经济学;[3]环境经济价值评估;[4]自然资源保护经济学;[5]绿色金融;[6]能源与气候变化经济学。

  本专业与北美、欧洲和日本的著名高校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建立了广泛深入的合作研究和培养机制。往届毕业生主要分布在高校和研究机构、政府生态环境部门和综合管理部门、大型企业、环保组织和国际机构。研究成果和毕业生均得到来自政府、学术界和社会的高度评价。每年博士生招生规模15人左右。

  本专业博士生导师

  马 中(教授)、王 华(教授)、宋国君(教授)、曾贤刚(教授)、吴 健(教授)、蓝 虹(教授)

  李 岩(教授)、庞 军(教授)、石 磊(副教授)、昌敦虎(副教授)、龚亚珍(副教授)、王 克(副教授)

  吕永龙(兼职教授,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

  邹 骥(兼职教授,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环境工程方向)

  本研究方向集中于低碳污(废)水处理关键技术、水资源保障及水危机应急处理体系、水处理工艺的革新及其过程控制、水循环过程中公共卫生安全保障技术、污泥安全处理与资源化有效管理、大气复合污染控制政策与经济手段、烟气多污染物协同控制、环境监测与生物传感技术及理论、应用环境微生物技术等。

  该方向培养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敬业精神,掌握本学科全面扎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分析方法,具有独立从事创新性学术研究的能力的研究、开发、设计或教育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方向现有博士生导师主要包括:

  王洪臣(教授)、龙 峰(教授)、常化振(教授)、朱芬芬(副教授)

  五、人大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博士导师介绍

  六、人大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考博复习经验、复习资料

  从普通学校到名校博士,你应该这样做

  相信读研的你认识这样一类同学:他们在高中阶段很努力,高考时却因为各种原因没有考好,进入了一所不如意的大学读本科,考研时有进步,但没有进入顶尖一流名校,却依然还有名校梦,希望通过读博拿到顶尖名校的末班车票。他们非常有梦想,但是苦于身边的环境,周围的同学大多不想继续深造了,即使想继续深造也是留在本校而不敢冲击名校。我很佩服这样的为了梦想执着努力的人,这篇文章就是写给这样的一群有梦想的同学,向他们分享一些经验,鼓励和支持他们沿着正确的方向努力。

  首先介绍下我自己,我曾经也是这样的一类人,高考失利进入了一所全国排名100名左右的地方院校,后来考研又调剂进入了一所全国排名50左右的理工类大学,在读研时我并没有受周围同学的干扰,平时坚持了自己的梦想,暗自努力,现在已是清华大学某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博士生。周围的硕士同学和老师都很惊叹,问我是怎么考上清华大学的,其实可以说越努力越幸运,我的运气来自于我从研一就开始给自己暗自设定的努力目标和方法。在这里,我会分享一些努力的方法和经验。

  首先,是你读研期间做科研和平时为人处世的心态问题。刚进入硕士母校,我就给自己定下了几个原则。第一,既然自己以后目标是进顶尖名校读博,那么我绝不参加任何如研究生会、研究生团委之类的非学术活动及组织,原因一个是即使你进了学生组织,当上主席也是小概率事件,当不了主席基本对以后找工作没多大帮助,还不如进公司积累实习经验;另一个原因是即使成为了主席,科研必定受影响。第二,尽量不做家教等兼职,除非实在是穷的没饭吃了。做兼职必定会占用自己的精力,工资也低,反而得不偿失。第三,一定不要跟导师闹翻,能够尽量保持好的关系就尽量维护,但也不要刻意拍马屁。我觉得讨好导师的最好方法就是做好自己的事情,又快又好的完成导师给的科研任务,多发SCI论文。据我观察,基本大学教授都是喜欢勤奋能干的学生的。

  其次,在刚开始的时候要学会正确的努力。记住,如果你以后想出国留学读博或者在国内最顶尖的大学读博,那么你研究生三年的任务就只有做好科研,其余的事情做得再好都没有用!学术科研工作跟其他工作稍有不同,那就是非常需要同行之间的认可。不仅是发一篇SCI还是参加国际会议再或是以后求职都是需要同行评议的,让同行认可你的最好办法就只有是你的科研成果,直白的说主要就是SCI论文的质量和数量。

  科研摸索

  在一个不上不下的学校里读研,周围的牛人一般没有太多,大多数同学很少能够发表2区以上的SCI的,一般都是随便糊弄毕业了事。这个时候你一定要注意,不要随波逐流。刚进实验室读研一,需要做的准备工作主要有三个,一个是要跟组内的同门保持好关系,一个是要及早跟导师沟通确定好自己的方向,然后多询问一个方向的师兄师姐入门需要看哪些东西,最好是抽时间能够给他们打打下手,带个小本子多记记他们的实验经验。另一个是一定要提早学一些科研技能,比如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学习好科研软件如origin等、关心本领域杂志最新进展并了解国际上最顶尖的课题组情况。

  跟同门保持好关系的方法,我认为是要保持真诚、做好自己,不要太在意自己无关紧要的利益。比如你今天一个人帮实验室打扫了卫生、你一个人帮师兄师姐洗了瓶子,这些事是没必要抱怨的,学会主动吃一些小亏,以后必定能让你不被他人讨厌。但是你得知道的是,你不是人民币,不可能组里每一个人都喜欢你,毕竟你们的目标不一样——他们是要工作的,而你要实现名校梦的,所以学会自我调节心情也很重要。跟同门保持好关系,就确保你自己不会被人坑。

  和导师尽快沟通好课题方向甚至具体内容很是重要,这是要你下功夫的地方,不要都被动的等导师来找你。如果导师很忙,你要多给导师发邮件沟通你的课题方向。一般的导师都是有课题经费支持的,可以上网查查他目前还在研究的基金题目是什么,你可以就此跟他沟通沟通你的大致想法,让他给建议。如果导师不忙,那就更好了,多在合适的时间去办公室找他,多听听导师的意见,多沟通,及时确立自己的课题方向。

  确立好方向后,你就可以多在谷歌学术里面根据关键词查查相关的英文文献先读。我的阅读顺序是先综述再实验类文章,只读近五年的,因为太久远的文章提出的问题说不定最近已经被解决了。对文献、研究领域有大致的解后,如果有机会,则可以多跟同一方向的组内同学聊聊,最好能有机会抽时间多给他们打打下手,带个小本子多记记他们的实验经验,这些能够帮助你今后少走弯路。

  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在刚开学的时候就多练练一些科研软件的使用,这些基本上在小木虫论坛上都有详细介绍。我一般是利用PPT来画示意图,用origin来作数据图和处理,用excel来做单因素方差分析,用chemdraw来画结构式,用endnote或express管理文献。平时看文献的时候可以把一些好看的图片都截图并写下出处,没事的时候多学学比较好的构图逻辑思路。

  另外,有一点必须要注意,硕士期间的课程一般很少,而且并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重要,不要太在意硕士课程,有些不重要的课程比如政治什么的,不点名的话可以不用去,多拿这些时间来做科研,这样的事情要学会取舍方能事半功倍。我当时就是政治课之类的不重要的课选逃,最后反而考了90多,那些政治课一节不拉的非常认真记笔记的人才考了70多。

  实验习惯

  开始做实验以后就是需要比别人多下功夫的地方。对于大多数硕士来说,硕士课题都是没做过的,因为本科期间几乎都没有科研训练过。我当时的做法是,凡是自己没有搞懂的地方一律要弄清楚再做实验,比如一个我不明白其机理的现象,我一定会仔细调研文献或者请教老师同学来搞懂,搞懂机理后往往就能发挥主观能动性,找到原创性创新的地方。

  做实验的时候一定要做好实验记录,包括时间、温度、实验的参数等,这个习惯真的非常好,在以后毕业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好处了,当你发现论文里面有不足的时候直接查自己当时的实验参数就可以,不用再花时间重复。还有一个好习惯就是一定要把自己的试剂、材料等一切实验用品分类收好并标记好,我记得我刚开始做实验的时候找不到一个玻璃仪器,花了一个上午的时间,最后什么都没有做成,严重影响了实验进度。还有很多很好的科研习惯,可以多看看一些科学网上知名学者的博客,多借鉴。做实验一定会有失败,但是一定要坚持,不停的解决问题,这样毕业以后你会发现,自己不仅业务能力提高了,而且培养出了独当一面的精神。

  联系考博

  接下来到研三就是联系考博的时候了。一般有两种情况,一个是自己已经有SCI论文发表,一个是没有SCI发表但是已经有一定的科研进展。我当时就是属于后者的情况,不过也成功考入了清华,这个联系导师的方法我会在后面提。

  在这里我一定要纠正一个常见的说法,“没有毕不了业的硕士,没有考不上的博士”。这句话虽然简单粗暴,但是完全是没有限制条件的胡扯。确实没有毕不了业的硕士,延期也算毕业的话。硕士延期确实也不影响你拿双证,但是你找好的工作和考上的博士一般都会辞掉你。据我身边的情况,有的硕士确实是被延期了。后面一句,没有考不上的博士,这个更荒谬。以我考的清华大学为例,一般一个系给外校的名额只有1-2个,而报考的人数量至少是10-20倍,而且不乏很多985院校的优秀考生。再比如上海交通大学,他们甚至要求本硕必须毕业于985或者顶尖的211院校才有资格报名。没有考不上的博士,应该指的是一般的普通院校是一般招不满的,很容易就考上。对于想考名校的你,一定要重视考博申请这件事情。

  现在基本每个名牌大学都开始实施申请考核制,这个制度是参考国际的,一般考生只需要提交自己的简历和科研成果等就可以申请博士生入学面试,最终根据综合成绩得到录取名单。据我的经验,考博跟考研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考研的时候找导师几乎没有什么用,很多学校都是先录取了以后开学了再选择导师,录取是由整个学院的老师决定的,导师是说不上话的。而考博,以我在的清华大学为例,是一定要先报名考哪个导师的,名额的分配都是以导师为单位的。举例来说,如果A老师有1个名额,有10个人报他,那么就会刷掉9个人;如果B老师有2个名额,只有1个人报他,那么这个人只要表现正常合格就必定能录取。所以说,一定要提前联系导师!

  确定要跟哪个导师每个人都见仁见智,但是如何联系导师我可以说下我的经验。在联系的时候,发邮件的时候一定不要模板发送!一定要先了解对方导师做的方向来真诚的写自己的意愿,一般要写的信息有这么几个:

  1. 询问对方的真实博士名额,也就是能够拿出来竞争的名额有多少;

  2. 说明一下自己对该老师的研究内容很感兴趣,自己做了哪些了解,如果自己硕士工作跟博士导师很match,一定要提一下工作基础;

  3. 一定要附上自己的简历,简历里面突出自己的科研能力,尽量一页纸写完,而且要附上reference(一般是自己的硕士导师),如果博士导师询问你硕士导师的时候,你硕士导师说了你的好话那一定是锦上添花的。

  4. 说一下自己博士期间的实验计划和设想,越详细越好,能够用PPT的示意图画出来最好,具体到实验设计和方案更好。

  如果导师给了较为肯定的答复,你可以继续追问可否去对方的城市面谈一下,如果他同意的话,你的成功率就很高了.如果你已经有SCI成果那么可以略过这部分,但是如果你跟我当时一样由于某种原因实验做完了论文还没投,这时候需要准备的就是你的科研工作了。你要做一个详细的类似毕业答辩的PPT介绍你的硕士期间的科研工作,要突出你的科研思维逻辑,让导师觉得你有做好科研的潜力。如果导师已经认可了你,给了你肯定的答复,一般情况下面试的时候你只要不要表现的情商低就会顺利录取了。我当时在面试的时候就是告诫自己一定不能撒谎,要实话实说,千万不要说过头话,没做的东西和不会的东西一定不要吹牛。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名校的老师们都是会一眼看出来你的破绽的。

  最后,祝每个想读博深造的人实现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