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读懂碳中和

  这是金属加工(mw1950pub)发布的第15040篇文章

  编者按

  什么是碳中和?为什么要耗时40年之久?

  实现碳中和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大到跨国贸易,小到细胞呼吸,碳排放无处不在,与我们息息相关。气候变化可能是人类有史以来面临的巨大威胁,任何一个个体都无法逃避全球变暖的现实。

  

  为应对这一巨大挑战,各国正在开展一场大规模合作行动。基于此,我国提出“30·60”双碳目标(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对全球减排的战略意义重大。

  

  《一本书读懂碳中和》将从碳中和的提出背景开始,逐步为你讲解究竟什么是碳中和,实现碳中和的关键要素有哪些,我国各行业碳中和的实现路径与转变机遇是什么,以及政府、企业、个人该怎么做。

  让我们一起,探究中国经济社会未来40年的发展脉络,揭开碳中和的神秘面纱!

  

  作者介绍

  安永碳中和课题组

  课题组致力于气候环境问题研究,着眼于低碳发展策略与路径研究,具备多年的行业可持续发展咨询经验,对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有着深入的洞察和理解。研究领域包括双碳背景下能源行业、公用事业、石油化工、制造业、建筑行业、消费行业、交通运输、信息产业、金融行业等绿色低碳布局、可持续发展与数字化转型等。

  安永碳中和课题组共由17位成员组成,分别是毕舜杰、朱亚明、钟丽、杨豪、兰东武、田苗苗、李菁、郭毅、鲁欣、张思伟、王琰、赵毅智、沈丽雅、郝进军、邵荣、梁斯尔、王小国。本书编写小组成员包括田苗苗、刘倩、任杰、萧富升、杜若琦、胡林奎、陈丹婷、章皓忆、潘地、张晨曦、张欣然和瞿楚楚。

  精彩书评

  邬贺铨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

  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成为我国新时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目标,它事关今后几十年的经济增长模式和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的调整,对消费模式、生活方式及生态建设也都有深刻影响。本书的内容文如其名、通俗易懂,全面解读双碳目标的意义、机遇、挑战和实现路径,将起到促进将政府的承诺转化为企业的作为与公众自觉行动的效果。

  王战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上海中心理事长、上海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

  理解“碳中和”时代,有助于洞悉我国经济体制发展过程中需要面对的挑战,走进“碳中和”时代,迫切需要我们从宏观和微观层面践行碳中和发展路径。《一本书读懂碳中和》不仅从宏观层面探讨了关键行业发展和减排的权衡关系、技术路线选择优先顺序等与社会经济体制框架息息相关的议题,还从微观层面阐述了微观主体促进低碳减排的商业模式以及积极践行低碳目标的生活方式。本书融合了科技、经济和社会共同议题的成果,为读者勾勒出了一幅“零碳”未来宏大而生动的画卷。

  姚洋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院长,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减排涉及地球上的每一个人。理解碳排放和碳中和是每个人参与减排的第一步。本书以浅显易懂的语言向公众讲解碳排放和碳中和,是一本非常及时的书。

  秦朔 人文财经观察家、秦朔朋友圈发起人

  中国高度依赖化石能源,在全球绿色革命中必然会受到冲击。中国制造的“天花板”之一是二氧化碳排放,随着碳税的国际征收越来越现实化,绿色升级将是必由之路。迈向低碳、零碳,的确会冲击现有的能源体系和工业体系,但更是中国实现新发展的一个重大机遇,不仅是技术革命,生活方式进化,而且有助于“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畅通无阻。同时,这也将是中国生产力空间分布的一次革命。本书给了我们全方位的启迪。

  解宏绪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

  在“双碳”目标愿景下,能源行业多年来的发展主题发生了转向。煤炭行业企业既要严格落实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的双控以及碳排放强度控制要求,也要充分发挥好煤炭在能源安全供应中的“压舱石”和“稳定器”作用。“双碳”目标的实现是个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企业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贯彻能源安全新战略,尽早开展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研究。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对各行业企业的未来脱碳路线指出了可能的发展方向,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管清友 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首席经济学家

  碳达峰、碳中和不仅是国家目标,它还涉及千千万万家企业、资本市场投资者,涉及我们每一个个体。这个目标的实现过程将长期伴随我们的工作、生产、生活,既是一场系统性革命,也是一次长达几十年的机会。如何抓住这个机会?本书给出了一份全景式的解答。

  葛培健 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原总经理

  “碳中和”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的重要目标,是我国对全世界的承诺,也是事关国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一项重要工作。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将对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易方式和治理方式产生重大影响,需要我们不断地思考如何更好地推动全产业链的转型发展,以科技创新推动“碳中和”进度;如何更好地优化新能源产业政策,推动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如何更好地把握好科技、金融在能源发展上的互融作用,促进“碳中和”目标下的跨产业融合发展。该书思考问题的角度新颖,阐述问题的语言平易,指导问题的内涵深刻,是产业创新时代不可多得的“脱碳”指南。

  徐建国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原副总裁、世界旅游论坛中国区首席代表、长江开发促进会理事

  谈到碳中和,人们经常能联想到能源、交通和以钢铁化工企业为代表的工业行业,却很容易忽视建筑行业和服务行业。碳中和也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这本书以前瞻视角,从碳全生命周期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建筑行业和服务行业实现碳中和的必要性和具体路径,条理清晰、通俗易读。在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中,基础设施建设和公众服务领域的碳排放日益增加,这些领域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在碳中和浪潮之下,电气化改造、设备能耗控制、节能低碳材料的应用、绿色生态的保护和气候解决方案的实施等将助力城市可持续发展。创新型绿色环保技术已迎来发展机遇期,并将迅速孕育、壮大相关服务和产业集群。

  严弘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学术副院长,金融学教授、中国私募证券投资研究中心主任

  碳中和的意义从不在于束缚人类的生活,而在于赋予更多生命的内涵。本书让我们与碳中和背景下的金融体系深入对话,以简单明了的理论和事例讲述“碳交易市场”和“绿色金融体系”的角色,让我们了解到不同的技术路径对绿色投融资结构以及低碳产业布局的影响。书中提到的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和绿色经济生态处处体现出碳中和的投资价值以及对人类持续生存的赋予。无论你是想简单了解碳中和的概念,还是想在碳中和时代为自身和企业的跨越式发展汲取新的思路,这本书都能给你最好的指导。

  焦捷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国有资产管理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这是一本谈碳中和的书,但又不是一本只谈碳中和的书。实现碳中和不仅涉及目标和任务分解,也关乎经济指标的设计和约束。仔细读完本书会发现,如何建立碳交易市场机制,未来工业产业如何展开经济动态布局,金融产品服务将会带来什么改变等问题,都会得到解答。这本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碳中和的概念及其应用渗透到生产体系、消费体系的绿色经济转型中,非常值得仔细研读!

  陈凯 安永中国主席、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及全球管理委员会成员

  碳中和成为当下最受关注的领域之一,已是大众熟知的热词,然而公众却对碳中和的概念内涵充满疑惑,多数企业对于实现碳中和的行动路线更是无从谈起。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碳中和在我国经济进入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运行后才逐渐兴起,处于起步阶段;另一方面,各利益相关方基于自身理念和商业需要,通常仅能捕捉和宣传推广部分内容与价值,很难勾勒出碳中和的全貌。本书由安永碳中和课题组能源、工业、建筑、金融等领域多名专家凝聚丰富的行业实践编写而成,聚焦碳中和的实施背景、关键要素、行业转变路径及机遇,巧妙地把碳中和的实现方式与实践场景融合,为读者提供身临其境的认知,从而揭开碳中和的神秘面纱。未来已来,将至已至,安永以身作则,已于2020年底实现全球范围内碳中和,未来将与社会各界携手迈向绿色低碳发展,利用专业团队和技术共同构建绿色的可持续商业世界,积极助力我国“30·60”目标如期实现。

  

  来源:金粉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