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高质量的南阳师范学院范本

      □本报记者孟向东刁良梓本报通讯员李璞

      2019年河南省招生计划新鲜出炉,南阳师范学院化学和英语作为师范类专业,今年首次在河南省本科一批招生。

      南阳师范学院党委书记黄荣杰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一本招生专业零的突破,印证了南阳师范学院办学实力和社会认可度的不断提高,彰显了学校的专业优势和办学特色,增强了学校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为提升学校办学层次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一滴水可以照见太阳的光辉。南阳师范学院现有70多个专业,涵盖文、理、工、法、史、农、经济、教育、管理、艺术等10大学科门类,记者从化学、英语两个专业入手着重采访,用解剖麻雀的办法,探寻该校人才培养高质量的路径和启示。

      ■关键词:化学自然指数排名全省第四

      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是南阳师范学院开办最早的院系之一。2011年化学与生物工程共同申报,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单位,联合开展生物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2018年获批“化学工程”专业硕士授权点和化学省级一级重点学科;2019年化学专业首次在河南省本科一批招生……

      从2011年到2019年,这8年时间,只不过是历史长河中微不足道的一粒尘埃,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却用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实现了教学层次的华丽蝶变,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大幅提升。

      数字虽然枯燥,却是最有力的论据:2018年南阳师范学院化学领域的自然指数排名位于中国高校综合排名第104位,在河南省内仅次于郑州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在省内排名第四,连续三年位居全省前列,充分展示了该学院在自然科学领域的科研实力。“科研与学科建设同频共振,为人才培养高质量奠定了深厚基础。”该学院负责人如是说。

      近三年来,学院1341名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256项,获省级以上奖励26项;化学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考研录取率在45%以上,从学校走出去的各类人才在社会的大舞台上大放光芒。

      该学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徐坤博士认为,这一切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学院确定的“依托学科促科研”和“以学科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定位。

      据了解,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在专业建设上突出化学师范专业特色,以“双导师制”为载体,鼓励学生早进实验室,早进老师的课题组,早进科研团队,同时引导学生参加各种大赛,极大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科研上,学院围绕区域经济建设、南水北调国家重大工程水质安全战略,在新能源材料、水质安全技术、光电绿色催化与药物合成、无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等方向形成了稳定的团队和优势。学院现共建有“河南省南水北调源头区域环境保护省级重点实验室”“南水北调水源区水质保护省级协同创新中心”。近五年来,承担国家973项目1项,国家自科基金项目34项,河南省教育厅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项目3项,其他省、部级科研项目42项;承担校企联合项目16项,发表科技论文450篇,其中被SCI、EI收录420篇,12篇获河南省优秀论文一等奖,32篇获河南省优秀论文二等奖;获得授权发明专利82件。

      ■关键词:英语第一志愿报考率达329%

      刘亚洁是南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一名大三学生,美丽的外表下,藏着一颗不甘平庸的心,她不但是国家奖学金和励志奖学金的获得者,还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河南省翻译竞赛等诸多大赛中崭露头角。刘亚洁说:“从初入大学的懵懵懂懂到如今河南省优秀学生干部,这一路走来的成长离不开老师们的辛勤栽培!”

      她的同学王静雯同样在各种大赛中频频获奖,还是河南省优秀三好学生,作为2019年中国南阳世界月季洲际大会的英语导游志愿者,因其出色的表现,被评为金牌志愿者;该学院于晓颖同学则收获了另一份沉甸甸的学业赠礼:今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取北京外国语大学硕士研究生。

      而这些都还只是冰山一角,记者在南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采访时了解到,这样生动的案例还有很多很多,这些学生入学时成绩一般,但通过学院的培养和个人的努力,最终实现从丑小鸭到白天鹅的华丽转身。

      据了解,外国语学院严格执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落实“双导师”制,鼓励动员学生参加各类大赛,以赛促学,这些光灿灿的奖杯成为学生高质量就业和直通考研路的“黄金砝码”。

      近三年来,该学院共获得国家、省级大奖70余项,先后有160余名学生考取了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南京大学等知名高校的研究生;20余名学生在校期间因学业突出,成为西南大学的“交换生”,另外有10余名学生在校期间多次赴欧美、东南亚、日本、韩国实习访学。

      较高的人才培养质量,带来的是社会的认可和信任,该学院英语专业连续两年第一志愿报考率达329%。

      ■启示一

      以“需求”为导向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南阳师范学院校长卢志文说:“在人才培养上,我校实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力争与社会需求实现无缝对接。”

      近年来,南阳师范学院瞄准地方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和行业企业用人需求,优化调整学科专业体系。按照“做精师范、做大应用、做强优势、办出特色”的办学思路,动态调整专业结构,进一步增强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按照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的要求,逐步形成对接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地方支柱产业的七大应用型专业群,有效提升专业建设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结合专业设置和专业群建设实际,进行院部调整,对原有教学单位进行拆分重组,新成立5个二级学院,进一步提高学科专业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效能。

      ■启示二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无论是研究型大学还是应用型大学,都要按照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教书育人的重要使命,在人才培养上进一步拓宽路子、创新渠道,注重实效、提高水平,使他们真正在学识、能力上适应发展要求和社会需求。

      通过近几年的探索,南阳师范学院在人才培养上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独特发展路径。一是坚守师范教育特色,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教师人才。在师范专业培养上,该校通过大力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构建了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牵头成立豫南片区教师教育联动发展共同体,形成了由“南阳师范学院—地方政府—中小学校”组成的UDS教师培养模式。强化实践教学,加强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实训中心建设,投入1600余万元建设三笔字训练测试实训室、普通话训练测试实训室和智慧教室,构建“应用性实践教学目标+应用性实践教学内容+应用性实践教学条件”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积极建设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通过“集中实习、顶岗实习、支教实习”等多种实习形式,全面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二是推动转型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该校一直在积极探索“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参与度,例如与中兴、牧原等知名企业联合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启示三

      构建创新创业生态体系

      今年42岁的刘长旺,是南阳师范学院软件学院移动互联网教研室主任。早在9年前,已灵敏地感触到移动互联网的风口,他带领4名在校学生,组建新创元工作室,做手机游戏和动漫方向的产品研发。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2013年刘长旺创立南阳新创元软件有限公司,先后获得软件著作权近百项,与国内三大运营商和北上广等知名手游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谈及未来,刘长旺目光深邃而坚定,他说:“公司年收入2000多万元,先后有几十名教师加入团队,吸纳毕业生20名,接纳毕业生实习近500人次,近三年带领学生获得国家级奖项十项,省级以上奖项近30项。”

      学校强化顶层设计,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工作制度,建立联动机制,着力打造“1+N+N”创新创业实践孵化平台,构建全方位创新创业扶持服务生态系统。“1”即凝聚创新创业资源,高起点打造卧龙众创空间校级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第一个“N”即结合学科专业建设,打造玉雕产业创客孵化器、软件开发与动画技术创新创业中心和无人机应用技术创新创业中心等21个二级学院创新创业平台;第二个“N”即深化校地校企合作,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建,打造艾草开发利用工程技术中心、吴元全大师工作室和腾讯云大数据中心等38个校地校企协同创新创业平台。通过创新创业平台体系建设,实现创新创业与学科专业有机结合、与行业企业深度融合,形成校企合作、师生携手的创新创业氛围。南阳师范学院卧龙众创空间先后获批为“河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示范基地”“河南省众创空间”“河南省创业孵化示范基地”“中国生产力众创空间”和“国家级众创空间”。2018年以来,该校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斩获国家级奖励160余项,省部级奖励900余项。

      随着采访的不断深入,记者明显感觉到,南阳师范学院主要领导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与励精图治的勤勉,他们对于学校发展有着磐石般的笃定和信心。卢志文表示,学校将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高教40条”,坚持“以本为本、四个回归”,强力推进质量立校,牢固树立“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生命线”的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打造“金课”,淘汰“水课”,实施“六卓越一拔尖”人才培养计划,探索完善产教、科教、企教融合等培养模式,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打通人才培养质量“最后一公里”,进一步加快建设应用型区域高水平大学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