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怎样学好历史?历史老师5点建议;告诉孩子,不妨一试!

  点击右上角关注乌江说教育,欢迎交流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原创首发,欢迎转发;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乌江说教育制作)

  ◎文/编 乌江

  最近,一江苏的网(条)友咨询我:她家孩子今年七年级,中期考试历史没有考好,怎么操作?言下之意怎么才能学好历史?

  (乌江说教育截图)

  首先非常感谢这位家长的信任和支持,也祝愿她及家人身体健康、生活幸福、工作愉快,孩子学业进步。

  我想告诉这位妈妈,这次孩子没有考好没有关系,一次考试不能论成败。

  我讲个自己的亲身经历,我家孩子在初中时,100分的历史班上其他同学都考8、90分以上,但他一般就考70几分。我妻子曾对我讲,你教历史空了跟孩子补一补嘛,直到初中毕业考试,一次也没有跟他补习过,最后毕业考试时还是考了45分(中考总分50分)。

  现在没有考试好,不能说明下次考不好。孩子考不好,可能有以下原因:一是刚刚进入初中,还没有适应初中的学习环境和学习习惯;二是对学科不感兴趣;三是没有掌握学习历史学科的方法;四是没有掌握历史学科考试的答题技巧等等。

  总之,不要急。慢慢来,相信孩子会好起来的。

  今年秋期,我正好在教七年级历史(也教学了1个班的初二中国历史),在此与你交流交流,怎样让孩子学好历史这门学科,我有以下五点建议。

  01第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我先讲一个我经常亲眼目睹的案例。有时候,我在校园看到下雨天(操场地面全是水,关键是天上还在不停地下雨,老师和同学们都撑着伞行进)有不少学生都在操场的篮球场上打篮球,或者打乒乓,而且他们打得很起劲,很开心,同时也是很认真的。不管天上下着雨,也阻挡不了这些同学对篮球的喜欢和热爱。如果这时是老师安排和布置同学去完成,学生有一千个理由,万个原因他们不会去,即或去了,带着不悦的心情去做,也是做不好的。

  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就是这个道理。这就是兴趣。

  所以,要想学好一门学科,就必须喜欢这门学科。喜欢这门学科,就容易学好这门学科。

  兴趣是学好历史学科的前条件。这是第一。

  (乌江说教育拍摄)02第二,做好笔记

  课堂笔记当然不是老师所讲的那样都记下来,而是记老师讲的重要知识点。现在的部编版历史课本在左右都有一部分空白地方,是记笔记最好的地方。可以把对应的知识点或知识要素列在旁边。

  比如讲到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后,怎样恢复和发展生产?(或刘邦怎样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汉朝统治)就可在书的右边写下这题目,然后提纲挈领写出一二点,分别是兵罢归家、释奴为婢,鼓励生产、轻徭薄赋。

  另外,每一课把知识小结写在课文标题处。每一节课,课文讲结束后,老师都有一个课堂小结,简明扼要。这是本课的重要知识。

  值得注意的是记笔记:一定要记在知识对应的地方,切忌张冠李戴。

  03第三,熟悉课本

  熟悉课本就是要掌握基础知识。总体而言,初中历史课本很简单,学习时把它当小说来一样阅读。但有别于阅读小说,读小说是大概,什么人物、什么故事情节等等,而阅读历史课本时必要把历史事件的要素搞清楚。

  比如一个朝代的建立,就是这三个基本要素:建立时间、建立者(人物)和都城(地点)。简称“3W”,即Why(什么时间),Who(什么人),Where(什么地点)。

  举个例子,西汉是公元前202年刘邦(汉高祖)建立,都城在长安。掌握了这三要素后,以后凡是遇到朝代建立都是这三要素。

  再举例,一场战役包括六要素,交战时间、地点、交战双方、经过、结果、影响(或历史意义)。当然再深入的话,这场战役为什么取胜或失败。

  04第四,多动脑筋

  历史是门社会学科,学习也需要动脑筋。有的领导说历史文字学科多简单,只要认识字,背几遍就行了。

  事实上,历史并不是像有些领导想像或说的那么简单,学习历史需要多动脑筋,多问为什么?平时要养成阅读、思考、分析、归纳概括的良好习惯。很多时候,历史结论是从史料中得出,即论从史出。还有将历史活学活用。比如学到秦国的商鞅变法,结合我们现在的改革,给我们的启示是任何时代都离不开改革,改革能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05第五,弄清历史概念

  历史概念是人们对历史事实的概括和总结,它包含着特定的含义,历史概念的种类有人物、事件、文献、典籍、法律、制度、著作、会议、党派、思想和学说构成历史概念的基本要素,根据类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有些历史概念很生硬,学习时要理解明白。比如七上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第二小标题是“休养生息政策”,这里就要弄清“休养生息”这个历史概念,“休养”就是休息保养;“生息”就是人口繁殖。指在战争和社会大动荡之后,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生活,恢复元气!弄清楚这一概念后,学习这一节就容易一些。

  第六,掌握必要的方法。

  不管是哪门学科,都有自己学科的方法,但学习方法有时候是相通的。下面列举常见几种学习历史的方法。

  一是熟悉课文编排体系。现在的部版历史教材编排体系是目录、单元(导语)、课文标题。每学习完一单元后要知道单元主题是什么?这一单元下有几课,每课的标题是什么?每课下几个小标题?这就是建立单元框架知识结构。

  阅读历史课本时,一要注意阅读目录、引言和标题。

  目录是全册教科书的纲,阅读目录有利于掌握全册教科书内容的系统性和各课间的联系。课文题目亦是如此,课文的题目是本课的中心,小标题则是课文的骨架,阅读时要把这些标题整体读。这些标题有的是体现一种历史的并列的“横向”关系。有的小标题却是“纵向”地体现一种历史递进和先后顺序的关系。

  二要注意课与课之间的连贯性。

  这是因为课与课之间有的存在着因果关系。如中国奴隶社会夏、商、西周春秋时期,这几课依次体现了我国奴隶社会由开端到发展再到鼎盛直到衰落瓦解的过程。又如,一些鼎盛的封建王朝,课文往往分中央集权政治、经济的发展、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和文化等几课内容,只有注意到课与课之间的关系,融会贯通,才能对每课的内容更好地理解和把握。

  三要注意阅读教材中的原始文字资料。

  原始文字资料有利于我们深刻理解课文中的内容。在阅读课文正文时,尽量阅读教科书中援引的“文献资料”,以印证正文中的文字叙述。阅读文献资料的方法有三种:一是要先把这段文献资料真正读懂,先逐字逐句地读,然后再对整段文字内容进行理解;二是要利用课文提供的注释和译文;三是要结合课文中的正文内容,不要孤立地去读文献资料。

  四要注意掌握识图、释图的方法

  识图:一是注意看图的标题,理解图意;二是要看图例,了解该图的说明符号;三是要注意历史沿革和古今地名变化等;四是要识别不同历史地图的学习要求。如“张骞出使西域路线图”主要要求结合本课所学指出张骞出使西域的主要路线、地点等。我们利用地图对知识进行归纳、分析、综合,如把历代疆域图按时间顺序加以贯穿,就能勾勒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过程。

  释图:教材上的插图、彩图,在老师的指导下,讲清它的背景,反映的内容和问题,努力使自己通过观察、分析、从而形成正确释图的能力。

  二是比较法。

  比较法是学习历史最好的方法。比如在学习七年级第13课东汉的兴衰时“黄巾起义”内容时,就可以把第七年级第9课的秦末农民起义的“陈胜吴广起义”对比学习,特别是比较它们的规模、特点、结果等。

  比如第1课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就可以把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作列表比较,从距今时间、发现地点、外貌特征、使用工具、用火情况、组织形式和研究依据。

  学习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把河姆渡人和半坡居民列表比较,从距今时间、居住流域、遗址地点、主要作物、原始畜牲业、生产工具、手工业、房屋建筑和组织形式。也可把这两课合起来作比较学习。比如比较周朝和秦朝的制度。

  三是归纳法。

  就是在学习历史时,也学习边归纳前面学过的同一类别的历史事件归纳总结,形成类别。比如归纳七年级上册历史以少胜多战役有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淝水之战。到初二初三时,把这类再总结归纳在一起就便于学习和掌握了。

  再比如,每一个朝代建立后,统治者都会采取一系列的巩固措施。

  比如第9课秦统一中国,秦始皇从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军事上采取一系列措施。

  第11课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刘邦建立西汉时采取的措施:兵罢归家、释放奴卑,鼓励生产、轻谣薄赋。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军事上巩固大一统。第13课东汉的兴衰,刘秀(光武帝)建立东汉时采取巩固措施。

  第16课三国鼎立,魏蜀吴建囯后治国措施。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西晋(晋武帝)的统治措施。

  还有前秦统治(苻坚利用王猛)改革措施。

  第19课北魏政和北方民大交融,北魏统一北方后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最后,它们采取这些措后各自的影响(或作用,或历史意义)

  二是历史年代时间轴法。

  利用历史年代时间轴非常直观,而且有连贯性,把整个历史时空联结成一体。具体做法是利用A4纸或其他稍硬的纸,每学一个历史事件把时间标注在时间轴上方,下方再写历史事件。空余时间也可以拿出看看,或与家人、同学做游戏猜猜也行,既娱乐又学历史知识。

  三是建立历史思维导图。

  以前叫建立知识树、知识框架结构,现在的名字要时髦好听一些,叫思维导图。每个学科都可以做。历史学科更适合,但我现在仍习惯称历史知识树,跟学生也是这样讲。每个单元标题就是树,每课标题就是主干,每课的小标题就是枝干,每个小标题下的历史事件就是小枝干,历史事件下的知识点就枝叶。很形象地“知识树”。自己每学完一课就可以制作。

  我以七年级上中国历史第9课秦统一中国为例。

  (乌江说教育制作)

  四是掌握考试题型的技巧。

  如果单从考试的角度而言,平时历史知识掌握得比较好,还无法应对考试。考试它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一般历史考试有这些题型:选择题、判断题(重庆)、识图题、材料分析题和探究题(原来是简答题,问什么答什么,现在难度增加了。)而且每一种题型都有对应的答题技巧,这个在我的视频合集里有专门的讲解,欢迎前去免费观看。

  当然除了以上的学习方法外,诸如还有联想记忆法等。课外学习比如阅读一些历史类书籍,《明朝那些事》、《半小时漫画中国史》等。多去博物馆,行万里路,将世界变成教科书。看一些历史纪录片,感受历史风云变幻。

  06结束语

  以上,只是一个普通历史老师的一家之言,你可以告诉孩子择其适合自己方法去尝试。孩子的学习是一个长跑,孩子的学习只是人生中一小部分而已,相信孩子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后会进步的。

  最后,真诚地祝愿你及家人身体健康、生活愉快、工作顺利,祝孩子健康成长、快乐学习、学习进步!

  (乌江撰写于20211128晚7:40于火)

  感谢您阅读乌江说教育的文章。如果你喜欢这方面内容,欢迎关注我,期待与你真诚交流。

  欢迎阅读乌江说教育的更多文章:2021年秋七年级中期历史检测题精讲:材料题部分,轻松解材料题怎样学习河姆渡人和半坡居民?老师用一张表,轻松掌握知识!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