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研究》2022年第5期目录与摘要

  

  《历史研究》为中国历史研究院院刊,创刊于1954年,是党中央决定创办的全国性史学刊物。毛泽东同志亲自确定“百家争鸣”的办刊方针,郭沫若同志出任首届编委会召集人。创刊60余年来,《历史研究》获得“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国家期刊奖”“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百强报刊”等荣誉和称号,为推动中国史学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是史学界的一面旗帜。

  目? ? 录

  ·文明史研究·

  汉族族称的出现与定型

  何德章(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从部落社会演进看阿拉伯早期国家生成

  韩志斌 马峥嵘(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专题研究·

  商末至西周早期赐贝研究——兼论册命制度的历史渊源

  刘? 源(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东晋士人的风土阅读与故国认知

  魏? 斌(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金至元中叶北方儒士群体的思想转型

  赵? 宇(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特聘副研究员)

  清代“科场之款”的嬗变

  丁修真(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太平天国辖境苏浙农村社会经济秩序探析

  刘? 晨(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助理教授)

  “前亚当论”视域下近代早期欧洲种族主义理论流变

  孙一笑(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讨论与评议·

  魏晋时期的吏户与吏籍——对“吏户说”争论的回应与反思

  张荣强(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暨历史学院教授)

  《卡利亚斯和约》真伪再探

  祝宏俊(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内容摘要

  ·文明史研究·

  汉族族称的出现与定型

  何德章

  摘? 要:汉代与周边民族对举时出现的“汉人”,因蕴含强烈的政治意义,并没有自然而然地成为魏晋时期“中国人”的称号。两晋十六国时期,“晋人”成为“中国人”的通称。北魏初年,出于否定“晋人”的需要,将较早置于统治下的“中州”人称作“汉人”。南北朝时期,“汉”一直是对“中州”人的他称,而非人们欣然接受的族称。至唐代,因应西域诸国在汉代以后长期将内地称为“汉地”等背景,律令中正式称唐民为“汉”,称周边各族为“蕃”。随着唐朝边疆的拓展,“蕃汉”使用日广,高、武时期以后,汉族族称定型。

  从部落社会演进看阿拉伯早期国家生成

  韩志斌 马峥嵘

  摘? 要:东地中海商业发展和不断发生的外部战争,引发阿拉伯半岛商业中心北移和部落秩序重构。新兴工商阶级在阿拉伯半岛诸多城市崛起,通过吸收外部文明的有益元素,对半岛部落社会秩序进行反思,建立了超越部落社会的阿拉伯新秩序和新的信仰共同体,推动半岛部落组织整体向阿拉伯早期国家转变,由此形成具有混合制特征的邦联实体。在这一过程中,部落嵌入新的国家,成为阿拉伯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专题研究·

  商末至西周早期赐贝研究——兼论册命制度的历史渊源

  刘? 源

  摘? 要:赐贝是商末至西周早期广泛开展的政治活动,一般由最高统治者主持,受赏者可将王所赐之贝分赐臣下或宗嗣。赐贝的核心内涵是确立等级秩序和政治纽带,自上而下贯彻王权统治。赐贝在商末帝辛时代盛行,并为周人继承发展。商王赐贝对象主要是近臣、个别强宗大族的族长;周王赐贝对象范围扩大至外服诸侯,赐贝数目增大,亦出现一并赐予车、马等其他物品的情况,仪式内容也逐渐丰富和程式化。至西周恭王时期,赐贝日渐式微,册命接续而起。册命的政治功能与赐贝相同,仪式内容、文书结构也与西周赐贝相关要素的发展趋势相对应。赐贝可视为册命制度的渊源之一。

  东晋士人的风土阅读与故国认知

  魏 斌

  摘? 要:由于东晋政权的侨寓性,“故国”成为一种重要文化符号和政治资源,借由史传、地志、诗赋等文本阅读及南渡人群讲述,传承和塑造东晋士人的华夏旧土认知和想象。尤其是都邑赋、纪行赋等铺陈风土地理信息的赋作,在东晋初期文献和知识环境下,扮演了重要角色。从穆帝永和年间开始,随着东晋军事进展和空间扩张,士人有机会重新目睹或获闻巴蜀、关中、洛阳及黄河下游地区等华夏旧土在政治隔绝数十年之后的现状,与通过阅读、讲述所塑造的想象之域相印证,形成重新“发现”故国风土的文化热情。

  金至元中叶北方儒士群体的思想转型

  赵 宇

  摘? 要:金代至元中叶,北方儒士群体存在一场从“文”到“道”的思想转型。在科举制度层面,金元时期北方进士科目经历了从策论到经义的复兴历程;在思想学术层面,金元时期的北方儒学出现了从标榜“学道”到接受道学的演变。金元北方儒士群体在思想与身分上的传承,是推动元中叶延祐复科的关键力量,其思想转型与唐宋时期的思想转型有诸多共通之处,实为唐宋思想转型的另一条轨迹。两条轨迹共同证明,程朱理学而非苏学等学说发展成为宋代以降主流儒学并非偶然。

  清代“科场之款”的嬗变

  丁修真

  摘? 要:清中期,在国家层面首次出现名为“科场之款”的经制之费。此后至清末,“科场之款”维持在3年25万至50万两。经过雍正朝与乾隆初期的改革,这一款项的编征克服了明末费役并存的问题。地方以耗羡归公等形式,对包括科场在内的地方公费加以规制,提升额度,并通过明晰款目、严格奏销的方式,实现国家对“科场之款”的定额与管理。嘉庆以降,受财政危机影响,科举成本转嫁于地方,“科场之款”的奏销与实销日益脱节,造成人才选拔“经济重心”下移,成为清末废除科举的经济因素。

  太平天国辖境苏浙农村社会经济秩序探析

  刘 晨

  摘? 要:1860年到1861年春夏间,在严峻斗争局势下,为建立稳固的后方基地,太平天国在实践上背离《天朝田亩制度》的基本主张,在苏浙农村推行清朝赋税制度,以地主收租完粮为主要征赋途径,依靠乡绅、胥吏、地保等封建势力重建地方秩序。这种方略违背了农民阶级的根本利益,但“着佃交粮”和限租政策又触及地主阶级利益,加之太平天国领导阶层腐败日益严重,最终失败。把农村地区改造成革命根据地,是赢得近代中国革命胜利的关键问题。太平天国构建农村社会经济秩序的失败教训深刻揭示,在缺乏先进阶级领导和先进理论指导的前提下,农民阶级是无法解决这一关键问题的。

  “前亚当论”视域下近代早期欧洲种族主义理论流变

  孙一笑

  摘? 要:近代早期欧洲种族主义理论以“前亚当论”的提出为先导。“前亚当论”属于批判基督教正统神学的一种“异端”思想,强调亚当并非人类共祖,人类族群有多种起源。古典多源论在近代早期欧洲的复兴,为“前亚当论”再现提供了理论依据。美洲及印第安人被“发现”,为欧洲学者从实证研究角度论证“前亚当论”的合理性提供了素材。在此过程中,“前亚当论”受到一些欧洲学者青睐,建构了与传统单源论叙事有所区别的种族主义理论。这一理论为西方殖民政治辩护,成为现代西方种族歧视的重要根源。

  ·讨论与评议·

  魏晋时期的吏户与吏籍——对“吏户说”争论的回应与反思

  张荣强

  摘? 要:学界对魏晋时期是否存在专门的吏户争论激烈。从书写方式尤其走马楼吴简的户口统计方式看,孙吴图籍所载吏、兵数只能是户数而非口数;孙休永安元年诏书“五人,三人兼重为役”指的是丁男,吏户的法定义务是承担中央和地方各级官府机构的吏役,此外还有交纳限米、临时从军等杂使。这一时期的户籍按居地比邻原则编联,住在州县的吏户、兵户与郡县民混编著入黄籍是应有之义。就征发原则而言,吏户与兵户皆非阖家从役,现役者之外,其余丁男可从事他业甚至做官。无论兵户还是吏户都是国家正户,法律身分也是自由民,已往学界认为其法定身分低贱可能不符合事实。

  《卡利亚斯和约》真伪再探

  祝宏俊

  摘? 要:《卡利亚斯和约》被视为希波战争中希腊获胜和战争结束的标志,以及体现雅典民主制度优越性的证据。然而,所谓《卡利亚斯和约》在历史上从未实施过。尽管卡利亚斯公元前5世纪受雅典派遣出使波斯,但未签署过和约。事实上,《卡利亚斯和约》是公元前4世纪雅典众多政治家、演说家、作家在激烈党争和演讲文化中出于各自目的,借助希波战争来表达政治主张和诉求,并不断吸收前人书写成果逐步建构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