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百万字,他的作品成模拟题,被20多个省市中高考考卷采用!

  他称自己是一个十足的花痴,对花和这世间的生活时常怀着痴迷地热爱和无尽的愧疚。当他是一位作家时,他的文字自然朴实,温润亲切;当他是一名老师时,他真诚付出,诲人不倦。他就是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2000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校友余君才,同时也是一名青年诗人、作家。他的多篇散文作品被全国二十多个省市选为中高考阅读及模拟题,在全国的影响力逐步增强,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余君才,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2000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校友,青年诗人、作家,广州市第四中学教师。广东省重点打造青年作家,广东省第九届文代会代表,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荔湾区作家协会副主席。曾在《人民日报》《散文》《广州文艺》《红岩》等报刊杂志发表作品一百多万字,指导学生发表文章近一百篇,多篇论文在《中学语文教学研究》等核心刊物发表。出版作品集《因为经历,所以懂得》等五部,其中多篇散文作品被全国二十多个省市选为中高考阅读及模拟题。

  初入校园,踌躇满志

  2000年,余君才告别故乡,一张船票,一个行李箱,一身运动服,走进了梦想中的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在迎新的师兄师姐帮助下住进了当时的卫生楼七楼。刚来学校,他对校园的第一印象是校园不大,但景色很美。重师优美的校园环境为余君才的创作带来了灵感,他觉得是时候可以去做梦,去施展抱负了。就这样,这位“中文系才子”的才华在老师们的指引慢慢显露了出来。

  对于学习,余君才谈到,当年张家树老师的写作课很有趣,印象深刻;周晓风老师的现代文学课给人以启蒙;莫怀戚老师的选修课总是上演抢座大战;鲜于煌老师的古典文学课对自己影响至今;教儿童文学的彭斯远老师对文学的虔诚也同样令人感动……每位老师上课的样子仿佛浮现在余君才的眼前,他说着说着便陷入了回忆里。

  在回忆往事的过程中,余君才不止一次提到,他的文学功底很大程度上缘于当年的广泛阅读和学院文学氛围的熏陶,与一群志同道和的朋友读书、朗诵、探讨心得,是他一生的美好回忆与精神财富。在重师的校园里,藏有余君才太多的回忆,三言两语讲也讲不尽,在这里余君才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传承师德,以文化人

  2004年从重师毕业以后,余君才决定成为一名老师。他相继进入了重庆市綦江中学和广州市第四中学担任语文老师。在校期间,余君才对学生严慈相济、关爱有加。他擅长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慢慢改变学生,使其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让学生拥有自己的思考,同时也拥有自己的情怀和坚持。

  余君才很喜欢拿三个问题问他的学生。“我以后要干什么?”“我以后想做什么?”“我应该为未来做好什么准备?”因为大学期间,他也一直在用这三个问题不停鞭策自己,让自己成为了一个敢想、敢做、敢拼的人,也让自己明确了目标,在做任何事的时都能更有驱动力。为此,他想把这份经验传递给他的学生们。

  余君才和同学们以朋友的模式相处,常常打成一片,甚至每年都有学生自发组织给他过生日。作为老师,余君才有三句经典的教育教学名言:一是教育就是成就他人。二是一个人的最大价值,在于被别人所需要。三是做一个有担当的教育者,做一个有志趣的读书人。

  有感而发,文思泉涌

  工作之时,余君才是备受同学们爱戴的余老师;闲暇之余,他又是才华横溢的作家、诗人。提到自己在写作过程中的感受,余君才表示,写文章需要对文字足够虔诚,同时非常庆幸自己能够坚持写作。

  大学时期,余君才便出版了人生中的第一本诗集,并在毕业时与另外三名同学举办了重师诗歌展览。到如今,他的作品已经饱受社会赞誉,并被命题专家广泛使用。在2019至2020年间,他的散文作品《每一朵雪花都认真飘落》《遥远的麦子》《乞丐》等,成为江苏、上海、厦门、陕西、四川、重庆(南开中学、第一中学)、衡水等地初、高中考试模拟题。

  对于既得成就,余君才指出,这对于自己既是一种鞭策也是一种收获,就像自己种了庄稼,得到收获、安慰、惊喜,这坚持的过程便是自己的财富,写作的意义便在于让每一位如己般的小人物找到自我生命的价值。

  恰如余君才在他的作品《每一朵雪花都认真飘落》里写道“每一朵飘落的雪花都有属于自己的命运,每一朵雪花下面都有着人们不同的生活,每一种生活都值得被歌颂,每一位认真生活的人都是掌握自己命运的人……”。

  余君才在最清澈的年华里坚定初心,砥砺前行,最终以赤子之心展现“才子风骨”,以执着追求展现 “师者情怀”。对此,他想告诉大家,要尽早结束迷茫,要坚定地追逐自己的理想,更要不忘初心;思考自己能为社会做些什么,更要为胸中的家国情怀做出实际行动。“最好的年华不应该虚度,也不应该随波逐流。”他说。

  素材来源重庆师范大学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