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会影响孩子成长路上“三观”的树立,父母要懂得转变思想

  

  我一直觉得自己最宝贵的能力就是自省。童年在一个压抑扭曲的亲情中度过,性格也有很多缺点,但是我自知,一直努力改正完善,做了错事就承认道歉并且改正。

  童年的影响的确很重要,家庭的教育也十分重要,但是更不能忽视自己成长路上三观的树立和自己内心的修行,起跑线落后一些,那就自己努力跑快点,跑的时间长点。

  当你在不断努力的时候,纵向看自己的人生会很欣慰,也并不会因为横向比较的差距而丧失自信和生活的热情。中国很多家长现在所谓的只要孩子健康成长就好,不要求他们怎么。

  

  其实就是小时候采取低响应高要求,直到大了无法管住了或者打从一开始就溺爱型到最后也无法管住后的一种妥协。

  他们只是因为不会引导,导致引导失败,最后拿这么一玩意当借口。国外中产的孩子学的东西多了去了,却没有什么失败,国内孩子学东西基本都是伴随鬼哭狼嚎,其实就是家长采取强迫,而不是高响应的引导,图个省事报了班送了娃就走。

  这才是当前教育最缺失的,几乎所有的家长都没有明确的教育方向,只是模糊地想要把孩子培养成才,至于怎么才能培养出人才,需要奠定哪些基础,他们都不清楚,只是凭感觉,感觉哪个重要就重点抓哪个。

  

  或者是听课学习此类知识,但是大多都具有误导作用,过多的引导家长关注细节,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做,而方向上并没有给出具体的指导。所以很多家长是越学越纠结迷茫,孩子的问题基本也是越来越多!

  而真正能一时解决问题的,都只是少数。感觉自己是高响应低要求的,我不知道要怎么要求,好像只要求(希望)他开心,很担心会成为溺爱,所以关于哭闹要不要哄,我的原则是,凡是无理的我不会哄,如果是摔跤摔疼的我一定会哄。

  最好的方法就是忽视,不去理会他,他就会自行停止。至于智商什么的,真心认为跟哭闹的关系不大,主要还是先天遗传和后天学习造就的。内因是第一位,不符合这些外因而成才的也是一抓一大把。父母也未必对自己有这么些要求。

  

  随心而为,顺其自然。刻意为之,很可能东施效颦。什么都可以批量,都可以套用,唯独育儿太需要因材施教了。多听听看看,然后博采众长,取适用的即可。

  这个“彩虹屁”并不是大家理解的一味的夸奖,而是发自内心地去发现孩子的优点,你首先自己是真心认可,赞美才是真心的,不然夸多了小孩自己都不信,跟虚伪的奉承一样。我也很赞同“自由”不等于放任不管,而是把孩子当成大人一样平等对待,尊重。

  世上并没有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教育公式,因为孩子本身就有个体差异,凡是想用这个公式去套的人,都是懒惰不思考也不想去学习的人。

  

  并且感谢她提供自己的成长经历给为人父母的我们带来不一样的思考。如果把培养孩子看作养成游戏,赏心悦目的高端操作的前提是有那个技术,这个很看父母的素养。

  个人认为应有的是基本的同理心与共情能力,才能在保证引导孩子的同时让孩子快乐,这一句很重要,顺序不能反。共情能力是绝大多数人所缺少的东西,更多人面对的往往是抱怨与否定,这会让孩子极端痛苦,和钝刀子割肉差不多。

  

  而顺序反了,引导就真的变成了放纵,所以,真的觉得国内少了一堂怎么当父母的课程。你很幸运,有一对条件本身很优越的父母。还有很多过得不如意的父母,往往是只会管束,却没想过,如果你的思维方式是正确的,为什么会过得不如意。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