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大展台|科技赋能教学,课堂有了智慧“大脑”!

  

  “双减”后,学生负担减轻了,他们在课余时间去运动、去阅读、去亲近大自然,在时间分配上拥有了更多自主权。

  然而,有家长不由得担忧起学校的教育质量:“一个班那么多学生,老师能不能顾及每个学生?作业少了,孩子是否掌握了所学知识?心里真的好焦虑!”

  减负不等于减质,相反,“双减”的本质其实是一次教育大提质。在如何提质上,长沙多所学校积极探索AI智慧课堂,借助技术赋能“双减”,让“双减”落到实处。

  智慧课堂长什么样?

  这些学校给出了的答案。

  关键词1: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同学们,请看你们的屏幕,在1分钟内,找出这些知识点……”在岳麓区西雅中学的课堂上,老师和学生们每人手持一个平板电脑,学生正在热情又活跃地和老师互动。

  

  黑板上的电子屏分为两栏,左边是老师传送的课件图片,右边显示的是学生作答的时间和统计信息。

  

  老师灵活运用学生抢答、限时作答、答题统计等信息技术,及时反馈学生当堂学习的学情,运用数据可视化操作,直观呈现出学生掌握情况,并运用数据及时调整教学方式。

  近几年,岳麓区西雅中学积极推进智慧教育建设,将智慧课堂引入日常教学,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深度融合,创新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提升教学效果,助力“双减”落地。

  

  “

  西雅中学校长刘涛:

  智慧课堂让每个人都是课堂的主角。深度互动,趣味竞赛,实时反馈,课堂氛围十分活跃。同时,学生的分组探究、自主思考、尽情表达,让每一个学生成为真正的课堂主体。课后,学生可分层查收作业、实录微课进行自主学习,同时通过查看自己的学习数据报告,查漏补缺,也让家长们全面了解,让学习不止于课堂。

  ”

  

  雅礼实验中学也在积极探索AI智慧课堂。

  在雅礼实验中学的地理课上,何舒老师以探索岳麓山作为整节课的情境背景,巧妙运用智慧课堂,将岳麓山真实的卫星图和等高线地形图共享给学生,并通过同屏技术演示自制的教具模型从立体转化成平面的全过程,又借助AR技术让平面的地图实现立体化,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生成性。

  

  在天心区青雅丽发学校的美术课堂上,陈锦老师的学生用平板浏览着同学提交的作品。现在,低年级的学生已经可以熟练地用平板拍照提交作品,熟练地完成抢答、作品互评等操作。

  “双减”开展以来,青雅丽发学校始终将智慧课堂作为课堂教学的一大特色在积极推进,并致力于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与教师专业成长相结合,总结智慧课堂发展成果,用创新促发展。

  

  以前课堂主要是以老师讲为主,如今,在客观数据“提醒”下,老师们积极调整教学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启用智慧课堂系统后,老师的平均讲授时间大幅下降。这也意味着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变多了,学生课堂参与率提高了,更加专注于课堂。

  关键词2:减轻学生学业负担

  智慧课堂的作用不仅在课堂上,在课后还能为学生智慧减负。

  

  在长沙市第十一中学的电脑系统里,有专门针对学生课后作业设置的作业管理系统,方便于作业统筹、学习反馈。用个性化学习图谱,让学习也能变成“私人订制”,一旦作业分量超标,系统马上提醒,老师可以随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及时“控负”。

  

  在这个智能系统里,还具备客观题智能批改、主观题灵活批改,错题自动归集等功能,老师直观感受学生掌握程度,快速定位学生学习问题,了解全班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纠正错题。

  

  这套系统研发了作业资源遴选、分层设计、一键发布、统计分析和班级学情报告,含纸质作业、电子作业于一体的作业管理系统,实现作业智能批改、大数据分析,避免机械“刷题”,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生动力。

  

  

  在望城一中外国语学校的语文课堂上,教师利用平板电脑答题卡功能,一键了解作业完成情况,有针对性地精准讲解习题。

  

  在另一个班级的英语课上,教师利用智慧课堂给学生当堂练习,并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协作,共同解决课堂习题。

  

  自从设置智慧课堂以来,望城一中外国语学校的学生每天都运用平板电脑完成课堂作业,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把知识学会、学好。据统计,学生每天平均做题人次5.44,作业正确率77.29%。学校智慧教育教学已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大大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

  关键词3:助力城乡教育一体发展

  “我好喜欢人工智能课!”在岳麓区莲花镇中心小学人工智能实验室里,兴奋的孩子们的眼睛里闪着光,自从学校将人工智能课程纳入课表,孩子们的梦想被点亮了。

  

  在岳麓区莲花镇中心小学的“智慧共享”教室里,非遗传承人张询老师给镇内五所村小的孩子同步上了一堂精彩的剪纸课。老师和孩子们一起搭建“空中课堂”,玩转剪刀下的精彩。“老师,我剪得好吗?”五峰小学五年级学生彭意旋边展示自己的作品,边感叹智慧课堂的神奇,“电视里的老师教我们剪纸,我能看清她的每一个动作,她还能叫我回答问题,太神奇了!”

  “

  岳麓区莲花镇中心小学校长周燕:

  智慧教学为“双减”下的乡村学校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不仅丰富的艺体课程、人工智能课程都走进了孩子们的课堂,学校还组建了“莲花镇网络校联体”,通过智慧平台,将优质的艺术课堂送到村小,整体提升莲花镇学生的美育素养。对接央馆的智能研修平台,对老师的教学行为进行智能评测,为老师的课堂“提质减负”。

  ”

  

  智慧课堂让学校实现了跨时空的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系统建设。目前,“专递课堂”市本级已建设主校56所,全面覆盖农村偏远学校、教学点168个,授课2万余节,累积受益学生100万人次,在推进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和引领的同时,既有效解决了教师结构性缺编、部分课程难以开奇的难题,又有效促进了城乡课堂教学质量均衡,推进了教育公平。

  关键词4:促进教师专业提升

  “同学们,老师有一位好朋友住在湘潭,老师想给她寄一箱橘子,橘子的总重量是4.3公斤……”近日,“AI课堂赋能‘双减’”开福智慧教育网络公开课教研活动在清水塘二小举行。

  

  活动中,该校的两位老师围绕“分段收费”这一课例,先后在四年级两个不同班级开展教学。

  初看这两堂课与传统的课堂并没有太大区别,但是随着课堂的不断深入,它的“智慧”逐渐显现。在两位老师教学的同时,课堂的实时情况也在学校报告厅的大屏幕和手机APP客户端同步直播。现场近百名老师和网络评委可对课堂进行“大众点评”。

  

  课堂结束后,一份关于这两位老师的课堂对比数据分析报告也随之产生,用户在手机客户端就可查看。这份报告主要包含了师生课堂教学行为占比、学生课堂参与度、S-T分析及课堂教学模式三方面的数据。

  这些数据,是赋能名师引领作用的一个重要途径。年轻教师不仅可以自主观摩名师课堂,还可以学习名师的教学经验,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名师引领的作用。通过人工智能和课堂诊断相结合的模式,构建课堂教学大数据分析与评测系统,帮助老师在课后快速发现自身‘教’和学生‘学’的行为倾向性特征,及时进行反思、调整,扬长补短。

  “

  清水塘二小校长骆文辉:

  “学校引入的AI智能系统犹如教室的“大脑”和“眼睛”,可以捕捉记录师生在课堂中的行为表现,并实时分析生成相关数据报告。这套系统除了对师生行为数据进行分析外,还能让教研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教育资源区域共享,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

  

  清水塘二小智慧课堂只是长沙“智慧”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一个缩影,在长沙高新区,东方红小学等学校也在积极探索AI智慧课堂。

  

  从2019年起,东方红小学安装了AI智能设备,老师可自愿选择是否启用设备。截至今年上半年,该校已经积累了6000多堂课的数据资料。东方红小学的AI智慧课堂研究的维度主要有教师讲授时间、教师关注视角、教师行走路线、教师适合表情和师生交互活动五大方面。

  

  老师们的课好不好,AI智课系统生成报告单会给出参考数据,它会客观地指出课堂问题,令老师们反思自己的教学,提升课堂质量。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实现了“学-教-研”三位一体。课堂上,让学习真正发生。

  

  为落实“双减”政策,提高教学效率,优化课堂质量,长沙学校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利用大数据真正实现了因材施教、精准教学,满足了学生的不同需求,提升了教师队伍建设,也助力了城乡教育的发展,打造出更多高品质,有温度,有深度的课程。

  这不仅是智慧课堂,也是幸福课堂。

  “

  长沙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孙传贵:

  “长沙作为全国智慧教育的示范区,将加快推进智慧教育,利用大数据来探索差异化教学、个性化教学,从而提升教学的效果以及学习的效率。”

  ”

  来源:综合长沙晚报、三湘都市报、长沙各校素材

  

  总编辑丨亦小秋

  校 对丨晓 白

  编 辑丨小 霍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