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出台后,补课班宁愿关门也不做高中辅导,原因很现实

电影先生  教育的本质是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前提下,培养更多可塑之才,而不是为了提升成绩,让学生沦为考试或做题机器,不过如今的教育模式好像有点跑偏。

  为了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部提出了双减政策,此政策出台后,教育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尤其是校外补习机构,可谓是毁灭性打击,规模较为庞大的机构开始强力转型,而部分实力较弱的机构只能关门大吉。

  

  此时可能会有网友发出灵魂拷问:补习机构为何宁可转型或者关门,也不进行高中辅导?

  双减政策中明确表示,义务教育阶段内的九大学科,禁止补课,但高中并非属于义务教育,而且高考竞争更为激烈,理应更需要补课。

  

  师资力量不足,无法胜任高中课程

  补习机构在宣传时,为了吸引更多学生,在外宣称老师都是211、985名校毕业,其实他们很多甚至连教师资格证都没有,他们辅导小学生尚可,高中知识难以驾驭,即便真是985名校毕业,如果多年教学经验,也很难驾驭高中课程。

  高中不仅学科多、难度大,还要很大的竞争,这不仅是教师资格证的问题,更对老师本身有更高的要求,辅导老师要具备超强的学科能力,同时还要深入研究高考题型以及考试方向,没有多年的教学经验很多胜任。

  

  补习机构成立的初衷,或许是为了学生的教育,但随着资本的不断涌入,逐渐与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如今的校外培训机构基本以盈利为目的。

  中考的普职比是5:5,意味着有一半的学生将被分流,家长为了学生的未来,会尽全力去拼一拼,大多数学生都会参加补课。

  而高中却完全不同,学生能够顺利通过中考的检验,无论是学习能力,还自律性都更强,而且高中知识点跨度很大,学生自主性占大部分,理科类许学科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文史类学科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这些都不是补课就能提升的。

  

  从时间上看,高中生并没有过多的空余时间,大部分学生会住校,有早晚自习,周末在学校上课,假期在学校补课,都是学校内专业老师辅导,学生的时间被安排得很慢,很少有时间参加补课。

  不过有部分走读生,利用晚上时间参加补课,高中知识结构的特殊性,决定了一对多的补课形式并不适用,因此高中生大多是1对1家教,家教的成本要远高于1对多,家长承担的费用高,补习机构赚得也并不多,更多进了辅导老师的腰包。

  

  看到这些现实原因,补习机构转型高中教育难度不是一般大,而且前期需要铺垫多年,将高考政策与题型摸透,这对于想赚快钱的补习班而言,非常不划算。

  最终能够实现转型的补习机构只占少数,即便转型成功,也不再需要更多的老师,那么这些补习机构的老师该何去何从?

  

  在职教师编是不错的选择,整体而言,我国目前的师资力量处于短缺状态,很多教培老师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可以参加学校老师招录,虽然学校内老师的收入没有补习班高,但拥有正规编制,以后的人生更有保障,只要认真教学,无需担心失业问题。

  其次考公也是不错的选择,在众多铁饭碗岗位中,公务员一直独占鳌头,受到更多人的青睐,不过大量补习机构老师的涌入,会让公务员竞争的激烈程度创下新高度,想成功上岸变得更难了。

  

  无论是考教师编,还是报考公务员,基本都有年龄限制,对于那些年龄较大的老师而言,以后的生活会更加艰难,他们有的人依然坚守阵地,幻想着这段时间熬过去就好了,还可以继续给学生上课,还有部分人选择当家教,以补贴家用。

  

  双减政策是大势所趋,从国家的办事力度就可以看出,此次整顿教育行业的决心,以后只会更加严格,涉及范围会更广,对于抱有侥幸心理的老师,还要尽快打消此念头,而对于学生家长而言,不要违规补课,没有了需求自然就不会有市场,让所有学生回归的教育的本质,更好地实现素质教育。

  今日话题:你认为培训机构老师还有哪些选择?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不妥,联系速删)

  如果你对本文感兴趣,欢迎点赞分享!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