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黄达人和成人片女主“大战”8天,会发生什么?

  当前者说:“成人片就是有害品。”

  后者则表示:“作为这种演员,我很自豪。”

  或者听起来很疯狂,但是就有心理研究者把这样两个观念上截然相反的人放在一起,拍摄成纪录片。

  而这对围绕黄色开展的关系,正是纪录片《与敌同住》的第二集,他们被要求“在一起7天”。

  “脱星”和反黄达人在一起,奇妙的化学反应开始了!

  

  壹

  每个人根深蒂固的偏见有多可怕?

  “另类女星”艾米丽,选择这一行业是因为,她认为成人片对人的帮助在于满足人们的幻想和欲望。

  同时这份工作能挣六位数,满足了她的自我实现。

  

  所以,当她听说有“反黄达人”要来时,满脑子想的都是:一位牧师带着圣经和圣水,过来“驱邪”。

  而克雷格,背负着“道德使命”时,完全没想到对方是个接受过教育,还拿过“大奖”的“女明星”。

  简单认识对方后,他们开始用行动“改变彼此”。

  首先出击的是艾米丽,为了证明她工作的合法合规以及合理性,她把克雷格带去了工作室。

  并保证,作为正规从业者,每两周就有健康检查。

  

  她本想证明,做这一行比普通人还“健康安全”,没想到对方反手一句:

  “那拍摄时就应该全程戴套,不然染病是早晚的事。”

  

  “你为了挣钱,连命都不要了吗?”

  

  听完艾米丽就决定,让他亲眼看到片儿的拍摄过程,这样他就知道这是个正经工作了。

  对方果然马上“怕了”。

  

  然后克雷格表示,你吸引了全国三分之一的不陪家人、沉迷看片的男性,我不喜欢这样。

  而拍摄的过程,更是让克雷格夺门而出,他终于明白,艾米丽眼中“这是一门生意”,完全没意识到对他人造成的“恶劣影响”...

  

  就这样,两人不欢而散...

  他们坚持着属于自己的正确,直到现在为止,没有人的想法有什么错处,但观点就是背道而驰的。

  他们说服不了彼此,心中还产生严重的阻碍。

  这时,纪录片的节目组换了个方向...

  贰

  他们的成见来源于哪里,毫无疑问,一定源自个人经验。

  “都是2个孩子的父亲了,按道理不会抵触啊”

  看着艾米丽不解的眼神,克雷格告诉她,自己曾是一个“成瘾”的患者,是真正的“受害者”。

  在他9岁的时候,因为看了大量硬核、暴力的内容,陷入了不适当的关系中,并在婚后也无法正常与妻子接近...

  

  最惨的是,他有儿子后还是戒不掉“瘾”,在工作中因为看片被开除,失去了六位数的薪水。

  他表示,那些网站应该让孩子不会看到这种内容,可是他们并没有这么做。

  这个行业自然而然被资本化,可是它真的为社会提供帮助了吗?

  而艾米丽的家庭,在她成年后选择这份工作时,是尊重的,哪怕每一天每一刻都在为她担心。

  

  在艾米丽的家人看来,成年就可以自己做决定了。

  而那些问题,他们不是不知道:比如她拍摄可能受伤害,生病,职业不被尊重等等...

  但是艾米丽在这份工作收获名利,还能号召粉丝一起参与保护动物的公益项目。

  这是两个人产生截然相反观念的原因。

  还有一层原因是,艾米丽只有24岁,她缺乏更多这个行业对社会,尤其是对孩子造成影响的思考。

  而两个孩子的父亲克雷格,人到中年,从伤害中走出后对于这个行业的焦虑越发的加剧。

  

  更不用说,这种片子的内容,是一种剥削,这是以此赚钱的艾米丽并未考虑太多的。

  因此最后,她们决定联手去履行社会责任,帮助更多人,尤其是一些孩子,正视教育片存在的问题。

  但是对彼此的成见,他们并未放下,也无法接受。

  其实这样的结局已经很好了,他们学会了站在对方角度,去帮助彼此,哪怕有悖自我的观点。

  可是生活中,哪有十全十美的接受问题呢?

  能够在偏见下还能携手向前,就是一种幸运了。

  叁

  抛开前面各种矛盾不谈,生活中不乏这种情况:

  “你为什么做这一行?”

  “你是个好女孩,应该找份正经工作”

  

  这其实,是这个片子中明明正义的一方——克雷格给小盏的感受。

  在前面未被提及的就是,作为反黄达人,克雷格已经是“金牌讲师”,拥护者众多,四处演讲。

  因为他的粉丝都是这方面的受害者,所以他说的每一句话,确实做到了“掷地有声”。

  至今,我们都无法解决年龄问题,成瘾问题等等。

  对着这些人来说,重新站起就很困难,还要一遍一遍承认「是自己的错」,更是折磨。

  让特殊行业成为正规,让艾米丽这样涉世尚浅的女孩赚取高额薪水,真的合理吗?

  相信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答案。

  还好,在我们这里,不会出现这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