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写作能力咋提升?这两个简单方法助你变成学霸

  语文学习的核心是作文,基础是阅读。想把语文学好,没有一定的阅读是不可以的,要想让语文素质过硬,成绩稳定与高分,作文必须写好。

  好作文的标准是什么?

  内容充实、感情真诚、思想深刻、语言生动……

  标准人人皆知,但多数学生作文却平淡无奇,不但高分难得一见,连写作的耐心都不多。

  提升语文素质,增长语文能力,提高语文分数,光有良好愿望不行,还有有一些方法,今天就给初一初二的同学讲一讲入门提升的方法。

  学习方法是重要的,老子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急,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原因说的清清楚楚。

  放到我们语文学习,就是希望大家形成自我学习的能力,要更有效的促进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能力永远比具体的知识重要,有了获取知识的能力,则知识会源源不断的获取,也还会转化成能力。

  一,从课本开始读得明白,学习写作技法。

  那么到底如何做呢?要把扎扎实实的阅读看成写作的基础。

  阅读从什么地方开始呢?课本儿!

  课本不仅仅是给我们讲示范方法的,也是给我们提供细心体悟的文本。

  能被选进课本的文章,都是文字兼美的,具有典范性的文章。在保障了思想性的同时,也有一定的艺术性,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则可以作为我们写作文的典范篇章。

  朱自清的《春》,大家皆能感受到里面修辞的美。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如此的开头,是不是通过拟人手法,把人们期盼春天到来的心情,生动地描写出来了?

  还有,东风“来了”、脚步“近了”,,不也传递出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吗?

  其他如“太阳涨红了脸”“春天像小姑娘笑着,走着”等,拟人巧妙不消说,“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还运用了“排比”““连环”等修辞手法,也是够巧妙的。

  还有,以上都是有形体的,那没有形体的呢?比如“风”,这本是无形、无味、无色之物,朱自清如何描述的呢?

  先引用:“吹面不寒杨柳风”(南宋志南和尚),再运用形象的比喻“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是从触觉的角度,写出春风的轻柔温暖;然后呢,再从嗅觉角度写出风带来的泥土气息,青草气味各种花香;当然也没有忘掉视觉,清风流水声、鸟鸣、以及牧童短笛声。

  我们常常会思考美是如何展现的,首先就需要一些技巧,用技巧驾驭文字,以情景交融来呈现心中的情感。

  其实大家所背诵的许多古诗,也都从这方面给我们无穷的启发。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就像朱自清的这篇文章,学过之后,务必结合文本,揣摩他所运用的方法自然能提高大家的修辞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再举一个初三课文里面的例子,是大家都不喜欢的鲁迅写的《藤野先生》。

  学习这样的课文,首先要树立一种自信,相信自己能读的明白,也要有一点他信,相信他是经典,读了之后必有所得。

  “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迭大大小小的书”,这是什么呢?外貌描写!外貌描写有啥作用呢?突出人物形象,展现人物性格呗!

  那咱就来分析这一句,不但可以看到藤野先生的形象,也能看到藤野先生的人品,这就够啦。

  许多同学对托物言志的学法,只是觉得它是概念。其实不是的,熟读的《石灰吟》,只要用心去揣摩就能发现,这首诗就是托物言志的生动例子!

  再找一篇课文来验证,《紫藤萝瀑布》宗璞的这篇文章是不是很熟悉?

  作者就是托物言志,通过对紫藤萝凋零到再次绽放的描写,联想到自己人生际遇,以及家庭现况,因为弟弟生病,作者的心情不可避免地低落,她看到院中茂盛的紫藤萝瀑布,不仅触景生情。。

  曾经,紫藤萝从稀疏的花串到被拆掉花架,作者以为再也见不到了,然而,她竟再次看到紫藤萝的繁花似锦,成了花的瀑布。由是睹物思情,悟出哲理: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紫藤萝成了作者抒发情感的“意象”,托物言志的手法,各位学会了吗?

  二、运用技巧和素材,写出好作文。

  没有船和桨,过江河是难事。有船有桨,有时也不济,因为差在技术上。

  作文的方法也都学会,却可能有时因为缺少素材的积累,依然写不出好作文。

  所以得强调一下,各位写作文不但要积累方法,还要积累素材。积累素材从阅读中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永远要放到前面:“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

  所谓阅读的储备,不仅仅是一堆事件,还有对这些事件的感悟,匆匆完成的阅读,可能因为记性好,记得一些东西,如果没有消化吸收,顶多是照搬照抄。

  活学活用,对语文学科来说更为重要。第1部分我们讲了,大家要首先读好课文,其实课文就是一个优秀的范本,我们可以全方位的完成借鉴,读课文而不死于课文,把里面对自己有用的东西提取出来,转化成自己精神构架的一部分,则必然会前程远大。

  这里面尤其想提的是读名著,一提到名著,《红楼梦》便一定绕不开。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以前课本上是有的,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窗口,由此可以推荐这部名著的许多内容。因为这一篇课文的启发,开启阅读名著之旅,一定会收获良多。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黛玉葬花”“林黛玉进贾府”相信这些大家也都会读的明白,里面许多的写作技巧以及素材,都是可以给我们文章许多启发的。

  要让具体说一点,可以说的很细,也可以说的笼统。

  还是说的笼统些比较好,打个比方,就好比我们吃的饭菜,终究会化成我们的营养,成为我们躯体的一部分,你阅读的书也是一样。

  至于如何细部完成,是我们不需要考虑的。就好比各位现在听我讲课,或者之后我把它整理成文章,发在媒体上你们再阅读,是不需要考虑从我这篇文章里面学习什么的。

  学习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就像你们刚才吃课间餐,很少去想这面包如何转化成你躯体的一部分。

  作文其实并不难中学生作文大全4册初中生写人写景叙事想象7-8-9中考分类素材(写人+写景+叙事+想象)京东好评率100%无理由退换¥49.8购买当然比较难的东西还是要用力啃。如《红楼梦》的第十八回,“隔珠帘父女勉忠勤,搦湘管姊弟裁题咏”,其内容以大观园为背景,写了元妃省亲。又写了“拟题匾对”,通过宝玉、贾政等人巡看大观园一情节,细致描绘了大观园的建筑布局、方位、规模写出大观园的山水特色和建筑特点,也写出了人物形象。

  能读出来的字面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社会环境的描写?对于整部小说的作用是什么?

  这块硬骨头,就需要使劲儿去啃。

  我们刚才讲的这两块,各有侧重。写作能力的提升不能一蹴而就,事物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要有信心,有耐心,持续不断的学习,持续不断的总结,则必有所成。

  (下面这套作文,包括热点素材大家可以参考借鉴。)

  中考满分作文2020新版全4册初中作文大全 适合五六七八九年级课外阅读书籍 热点素材大全写作指导图书京东¥38.8购买已下架初中语文,记叙文写作基本功,如何解决好详略问题?

  中考英语语法,记住So这6个高频考点,为中考加分

  初中语文,作文思路不清晰问题出在哪?如何解决?

  初中记叙文写作,借鉴小说手法,让作文有情节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