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越乖越好?暗黑短片告诉你:“听话教育”原来很可怕!

  最近,由郑渊洁童话改编的动画短片《驯兔记》刷爆了网络,虽然只有短短24分钟,却成为第五届豆瓣电影年度榜单上评分最高的短片之一,豆瓣评分高达8.1分,观影人数超过4000人,还入围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

  豆瓣网友评论:郑渊洁的童话不是写给孩子,却是为孩子所写。

  动画短片《驯兔记》

  抨击“听话式教育”

  皮皮鲁刚进入小学,对一切充满了好奇,却成为班主任徐老师眼里最不听话的坏孩子。

  当老师问大家,当球掉进坑里时该怎么办。有同学答:“用网捞起来。”老师让同学再想想。

  李小曼回答:“往坑里灌水,让球漂起来。”老师觉得很满意。

  皮皮鲁问老师坑深不深,他觉得,如果坑太深的话,他们这么小的孩子去捞会不会不安全。可以让爸爸去再买一个。

  老师勃然大怒,说皮皮鲁是胡搅蛮缠。皮皮鲁反问老师:难道我错了吗?

  老师说:“你的意思是我错了,老师不对反而你对是吧。”

  刚被表扬过的李小曼也站起来附和老师:“同学们!老师的知识那么丰富,怎么会不正确呢!我们应该做个好孩子,听老师的话,不跟老师顶嘴!她多辛苦啊!每天站那么长时间。”

  忽然,李小曼变成了一只兔子,所有小朋友都被吓跑了,只有老师露出了满意的微笑。更让皮皮鲁意外的是,徐老师竟因为班里变出了第一个兔子而受到表扬。徐老师的下一个目标是成为第一个全兔班。

  郑渊洁在《驯兔记》故事里写道:

  “凡是变成兔子的同学,都受到老师的喜爱。他们绝对服从老师的意志。

  他们特别关心别人对自己的议论,竖着耳朵听;

  如果别人超过自己,他们就犯红眼病;

  他们害怕别人揪尾巴,所以尾巴长得很短。”

  很快,皮皮鲁班上同学接二连三变成了兔子,连妹妹鲁西西也变成了兔子。

  全班只剩下皮皮鲁一人没有变成兔子,老师在家长会上批评了皮皮鲁的爸爸。

  皮皮鲁的爸妈想了各种办法,把他的饭菜换成萝卜和白菜,不沾一点荤腥;为了让皮皮鲁耳朵变长,每天夹他的耳朵;为了让皮皮鲁眼睛变红,把皮皮鲁的房间涂成红色;所有玩具都换成兔子的形状……

  不过,所有的努力还是没有取得成效。

  有一天,皮皮鲁遇到了徐老师的女儿,她告诉皮皮鲁,徐老师每天特别忙,想尽办法让皮皮鲁变成兔子,没有时间给她讲故事。

  最后,为了不让老师继续费心,让爸爸妈妈满意,皮皮鲁自己戴上了兔子头套。

  爸妈看到欣喜万分,徐老师也十分惊喜,因为她终于如愿带出了全兔班。

  《驯兔记》短片之所以火爆,是因为它点出了中国教育扼杀个性的痛点,对于我们来说,听话教育由来已久,但是直到现在,人们才开始思考:让所有孩子都只拥有一种标准答案的教育真的有意义吗?“听话”二字是否更多是为了服务老师和家长?

  中西方教育理念差异

  一枝独秀不是春,批量生产一种优秀学生的教育也不是真正卓越的教育。在这一点上,西方教育走在了我们前面。

  中西教育的差异从教科书要求就可以看出一二。

  仅以美术科目为例,人教版和英格兰地区的National Curriculum的教学目标的叙述分别是这样的:

  显然,英国对艺术教育的规定更为细致,也明确提出要启发孩子的批判性思考,通过艺术触发孩子的心智。在这样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孩子们能够通过教育更多地触碰到自己内心深处的感受,思考自身的存在。

  西方个性化教育

  西方教育并不强调“听话”,也不要求孩子给出标准化的答案,相反,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重视开发孩子各方面的潜能,尽可能让他们找到与众不同的闪光点,塑造独一无二的自我。

  兴趣活动

  英国私校教育把兴趣活动做到了极致。不同于我们的教育理念,兴趣活动是为了让孩子们能在课余时间进行放松,以求更好地投入后续学习中去。英国学校希望通过课外活动尽可能地启发孩子,让他们找到自己内心的热情所在。

  英国私校创造了形形色色的兴趣班、俱乐部,让孩子们充分接触各方面知识,以求最大程度发挥自己的潜力。

  布莱恩斯顿学校提供100多种课外活动,学校有自己的船库,可以供学生学习导航和生存技能。

  学校甚至还有训鹰俱乐部,掌握了这项技能,就能在手臂上随时召唤老鹰。

  还有,在切尔滕纳姆可以户外探险,在舒兹伯利学校可以开飞机,在凯特汉姆可以改装汽车……英国学校的兴趣活动,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做不到。

  戏剧教育

  戏剧教育是英国学校的一大特色,在私校里十分普遍。不过,如果你认为戏剧教育是为了培养未来的演员就错了。戏剧教育的目的是通过虚拟情境引导孩子的观察、想象、反思。

  戏剧作为一个载体,可以容纳文学、艺术、科学、历史等内容,让孩子通过戏剧,以更立体的方式接触到英国教育

  1902年,英国教师琼森·芬蕾首次提出想象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并提出了戏剧教育。

  英国教育家卡德威尔库克把戏剧方法应用到了艺术、英文课程中并大受好评,使戏剧教学法发展成为一项具体的教育运动,开始在英国校园教育中流行。

  在英国的传统顶级公学,戏剧更是所有学生的必修课。以哈罗公学为例,在学生选出最受欢迎的课程中,戏剧课常年位列前三名。

  在以绅士教育著称的伊顿公学里,所有伊顿生在校五年期间都得参与至少一部专业戏剧作品的创作,校内还有戏剧专用剧场,并设有“莎士比亚戏剧奖”。男神抖森、影帝“小雀斑”都毕业于伊顿公学。

  小班教育

  英国私校实行的小班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受到老师的关注,在老师眼里,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有自己的兴趣、性格和特长,而不是成绩单上的名字。

  许多学校还实行导师制,导师不仅关心孩子的学习问题,同时也关心他们的心理状态、生活问题。可以说,在私校,孩子遇到任何个人问题都能得到指导。

  个性化教育无疑是西方教育中最值得我们借鉴的部分。其实,每个孩子都有无穷的潜力,对于那些与众不同的孩子来说更是如此。

  想象一下,《驯兔记》里调皮捣蛋的皮皮鲁到了更开明的教育模式下,或许就会找到自己的热情所在,大放异彩。其实很多时候,需要改变的并非孩子,而是我们应该为他们创造更适合成长的教育环境。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