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公招精编200练习题打卡(第10天)

  109.赫尔巴特说:“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教学具有教育性。”这里的教育性指的是( )。

  A.德育

  B.智育

  C.美育

  D.体育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过程的教育性。教学具有教育性:不仅教育方针、各科教材内容具有强烈的思想倾向性,贯串着不同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要求,而且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也反映着一定的思想、观点和道德精神。同时,教师的品德言行,对学生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有这些因素,都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仅知识在增长、能力在发展,而且思想情感、精神面貌、道德品质也同样在接受着熏陶。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思想品德的提高为学生积极地学习知识提供了动力。因此,题干中的教育性指的是德育。

  故正确答案为A。

  110.以直接经验为主的课程,其典型的表现形式是( )。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综合课程

  D.融合课程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程的类型。活动课程是指围绕着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以活动为组织方式的课程形态,即以学生的主体性活动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代表人物是杜威、克伯屈。题干中提到以直接经验为主的课程,符合活动课程的定义。故B项正确。

  A项,学科课程也称分科课程,是一种主张以学科为中心来编定的课程。主张课程要分科设置,分别从相应科学领域中选取知识,根据教育教学需要分科编排课程,进行教学。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综合课程是与分科课程或学科课程相对应的,实质上是一种采用各种有机整合的形式,使教育系统中分化了的各要素及其各成分之间形成有机联系的课程形态。简单来说,就是打破传统的分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门以上学科领域而构成的一门学科。这是一种新型的课程类型。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融合课程是把有着内在联系的不同学科合并为一门新学科。例如,把物理学和地理学的某些领域合并成地球科学课程。通常是把同一学科领域的某些学科加以合并。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111.下列教育家与其著作对应有误的是( )。

  A.洛克——《教育漫话》

  B.赫尔巴特——《教育学》

  C.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D.裴斯泰洛齐——《林哈德与葛笃德》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家及其思想。赫尔巴特是康德哲学教育的继承者,是近代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1806)的出版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故B项对应有误。

  A项,对应正确,洛克反对天赋观念,提出了“白板说”,主张“绅士教育”。他的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其代表作《教育漫话》之中。

  C项,对应正确,夸美纽斯是17世纪捷克伟大的教育改革家和教育理论家。他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人的永生做准备,提出教育适应自然原则和“泛智”思想,第一次提出了班级授课制。其于1632年所出版的《大教学论》,是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开端。该书被认为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D项,对应正确,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的目的应该是“促进人的一切天赋能力和力量的全面和谐发展”,通过教育使人成为有道德、有智慧、有劳动能力、身体健康的人。在西方教育史上,他是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口号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对近代初等教育的发展有重大影响。著作有《林哈德与葛笃德》、《葛笃德怎样教育她的子女?》等。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

  112.孟子提出的“盈科而后进”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A.因材施教

  B.循序渐进

  C.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D.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原则。循序渐进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题干中“盈科而后进”出自《孟子·离娄下》。它的意思是流水在前进的过程中,要填满每一个坑,然后才能继续向前。类似我们常说的“兢兢业业,一步一个脚印”,也就是循序渐进的意思。故B项正确。

  A项,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这一原则是为了处理好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统一要求学生与尊重学生个别差异问题而提出的。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应使学生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来理解和掌握知识,并引导他们运用新获得的知识来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结合科学文化知识的教学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品德和正确的人生观、科学世界观的教育,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教书,又要育人。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113.某语文教师在讲生字“灭”的时候,在一个透明的玻璃杯里点燃一根蜡烛,然后在杯口盖上一块玻璃,火渐渐灭了。该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

  A.讲授法

  B.实验法

  C.演示法

  D.练习法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方法。演示法是指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者巩固知识的方法。题目中老师做的有关蜡烛燃烧的实验正是运用了演示法。故C项正确。

  A项,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讲授法包括讲述法、讲解法、讲读法和讲演法。教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时,大多都伴之以讲授法。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一定的设备和材料,通过控制条件的操作过程,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现象的变化中获取新知识或验证知识的方法。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依靠自觉的控制和校正,反复地完成一定动作或活动方式,借以形成技能技巧或行为习惯的方法。从生理机制上说,通过练习使学生在神经系统中形成一定的动力定型,以便顺利地、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114.上语文课时,高老师发现坐在后排的李同学趴在桌子上睡觉,没有立即叫醒他,而是借朗读课文的时候,边读边走到他身边,轻轻将其拍醒,然后回到讲台上。班上同学都在集中注意力听老师读课文,没有发现当时发生的这一幕。高老师的这种课堂管理方法是( )。

  A.正面提醒法

  B.提问法

  C.非言语控制法

  D.疏导法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堂管理方法。教师可以用目光、手势、表情、姿态等非言语手段处理违纪行为。采用非言语手段处理违纪行为,其方式和强度取决于违纪学生的敏感性和师生之间熟悉了解的程度。这些信号主要有:走近学生、摇头示意、叹息或假意咳嗽一声、突然停止讲课、凝视学生、轻拍其肩等。非言语控制法的最大优点就是教师制止学生违纪行为时,其他学生难以察觉,可以不中断正常的教学活动。根据题中案例,高老师全程没有对学生进行言语交流,是用动作对学生进行暗示,因此,是非言语控制法。故C项正确。

  A项,正面提醒法是指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错误行为,如果采取训斥、辱骂等方式,往往会对错误行为本身起强化作用。因此,处理违纪行为的一种好方法,就是对违纪学生不予过分理睬,而是正确友好地提醒学生注意当前的学习,告诉他应当做什么。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提问法就是通过提问来引起学生关注教学内容,放弃有违教学正常进行的杂念和行为,指向教师期望的教学目标。如果教师正在讲课,发现某学生正低头做其他事情,或者与邻座讲小话,或者伏桌睡觉等现象时,教师可以向不听讲的学生单独提问,也可以向全班学生提问,然后让不听讲的学生回答。教师所提的问题应该与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相关,尽量避免招供式问题或难以获得真正答案的问题。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疏导法是说服教育法,属于德育方法而不是课堂管理方法,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115.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个别教学

  B.道尔顿制

  C.分组教学

  D.班级授课制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和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在班级授课制中,同一个班的每个学生的学习内容与进度必须一致,但开设的各门课程,特别是在高年级,通常由具有不同专业知识的教师分别担任。目前世界范围内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为班级授课制。故D项正确。

  A项,个别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进行个别辅导的教学组织形式。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道尔顿制又称“契约式教育”,由美国教育家柏克赫斯特于1920年在马萨诸塞州道尔顿中学所创。运用这种方式时,教师不再讲授,只为学生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学生自学和独立完成作业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分组教学是指在按年龄编班或取消按年龄编班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能力、成绩分组进行编班的教学组织形式。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116.下列教育研究方法中属于调查法的是( )。

  A.观察法

  B.测验法

  C.问卷法

  D.查阅资料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教育调查法是指研究者通过访谈、发问卷等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搜集研究对象的有关资料,对取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从而揭示事物本质和规律,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的研究方法。因此,问卷法属于调查法。故C项正确。

  A项,教育观察法是指研究者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科学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考察,从而获取经验事实的研究方法。观察法是教育科学研究中使用广泛的基本研究方法。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测验法即心理测验法,就是采用标准化的心理测验量表或精密的测验仪器,来测量被试有关的心理品质的研究方法。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查阅资料属于教育研究的一个基本过程,为干扰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117.王老师用满怀激情的朗读使学生身临其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一做法是( )。

  A.情境导入

  B.复习导入

  C.直接导入

  D.直观导入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堂导入的类型。情境导入是指教师运用满怀激情的朗读、演讲,或者通过音乐、动画、录像等,创设有趣的学习情境,感染学生,引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使其情不自禁地进入学习情境的一种导入方法。题干中王老师通过激情的朗读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身临其境的做法属于情境导入。故A项正确。

  B项,复习导入是指教师通过帮助学生复习与即将学习的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从中找到新旧知识的联结点,合乎逻辑、顺理成章地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一种导入方法。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直接导入是指教师在上课伊始直接阐明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要求,以及教学内容和教学安排,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并自然有效地导向教学内容。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直观导入是指教师借助于实物、标本、挂图等直观教具,以及投影、录像等多媒体形式或示范性试验,对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进行演示,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产生疑问,进行思考,从而自然进入新课学习的一种导入方法。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118.学生每学期必要进行的期末考试属于( )。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相对性评价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评价。按评价功能分类,教学评价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其中,总结性评价是在教学活动告一段落时为把握最终的活动成果而进行的评价。例如,学期末或学年末各门学科的考核、考试,目的是验明学生的学习是否达到了各科教学目标的要求。总结性评价注重的是教与学的结果,借此鉴定被评价者所取得的成绩,区分等级,评定整个教学方案的有效性。故C项正确。

  A项,诊断性评价是指在某项活动开始之前,为使计划更有效的实施而进行的评价。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引导教学前进或使教学更为完善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结果的确定。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相对性评价是指在被评价对象的集合中选取一个或若干个个体为基准,然后把各个评价对象与基准进行比较,确定每个评价对象在集合中所处的相对位置。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119.( )是我国中小学教学实践中长期以来普遍采用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

  A.自学-辅导教学模式

  B.传递-接受教学模式

  C.引导-发现教学模式

  D.情境-陶冶教学模式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模式。传递-接受教学模式是我国中小学教学实践中长期以来普遍采用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主要运用于系统知识、技能的传授学习。它的基本程序是:激发学习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运用-检查。故B项正确。

  A项,自学-辅导教学模式是指教学活动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的指导贯串于学生自学始终的教学模式。它的基本程序是:提出要求-自学-讨论交流-启发指导-练习总结。这种模式主要的功能在于激发、促进、锻炼、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引导-发现教学模式是一种以解决问题为中心,注重学生独立活动,着眼于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意志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它的基本程序是:问题-假设-验证-总结提高。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情境-陶冶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创设一种情感和认知相互促进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中有效地获得知识的同时陶冶情感的一种教学模式。它的基本步骤是:创设情境-体验情境-总结转化。有关的教学实验有:情境教学、愉快教学、成功教学、快乐教学等。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120.( )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

  A.教育内容

  B.教育规律

  C.教育目的

  D.教育制度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目的意义。教育目的是国家对于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总要求。教育目的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教育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故C项正确。

  A项,教育内容是指为实现教育目标,经选择而纳入教育活动过程的知识、技能、行为规范、价值观念、世界观等文化总体。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教育规律是教育现象同其他社会现象或教育现象内部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固有矛盾,或彼此间的内在联系。教育基本规律包括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教育与人的发展。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教育制度是指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