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员潮下的中年人
来源:技术领导力
“K哥,我失业快半年了,现在无时无刻不觉得自己是一个‘无用无尊严’的中年loser,我快崩溃了,K哥能帮我推荐一份工作吗?…”
近期,K哥收到了许多求助信,上面是其中之一。这些求助者有的曾是大厂中层,有的是经验丰富的资深工程师,大都是人到中年,失业后求职处处碰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现实压力,百般无奈才想到向K哥这个“熟悉的陌生人”私信求助。
人饥己饥,人溺己溺,同样作为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K哥非常理解这些同行们的处境和心情,但K哥还是要直言不讳,如今的就业环境确实不太理想,对中年职场人尤其不太友好。解决问题最好办法,就是不让(少让)问题发生,尽管K哥没那么大本事,但还是会尽量给一些朋友提供力所能及的就业帮助,同时也想和更多的小伙伴们多聊几句当前形势下失业、就业的相关话题。
01
裁员潮中,中年人为啥总是重灾区
1、知识结构落伍
一个IT人,22岁入行,开始学习如何给产品加按钮;27岁,成为一个“加的一手好按钮”的高级经理;32岁,成为一个能教别人如何添加按钮的资深人士。然后,然后就遇到了职场中年危机…
这尽管是一个段子,但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一部分IT人的成长路径。不少人确实在互联网风口的岁月静好中,凭借一招鲜,吃遍天。行业的不断扩容和繁荣,掩盖了个人成长不足,知识结构升级不够的缺陷。直到潮水退去,才发现自己的尴尬,新技术掌握不够,老技术竞争力不足,最终成了裁员潮、失业大军中的一员。
尤其在AI时代来临之际,知识结构的陈旧,更成了不可饶恕的罪过。近期,两位高盛经济学家约瑟夫·布里格斯和德维西·科德纳尼共同撰写了一份“类ChatGPT式人工智能对就业影响”的报告,报告中直截了当地指出,在不久的将来,全球预计将有3亿个工作岗位,会被生成式 AI 取代。
忘掉按钮放哪里、字体要多大吧,类似这样的能力,已经不能成为拥有一份稳定工作的通行证。在功能强大、效率奇高的AI面前,很多所谓的“一招鲜”、所谓的“丰富经验”,在无所不包的AI数据库面前,很可能变得不堪一击。
此外,还要警惕,AI颠覆式的技术革命,带来的不仅有裁员,甚至还会有“裁岗”的风险,比如客服、助理一类工作简单且重复的岗位,以后极可能会被人工工智能接管,不会再给人类机会(至少不会给那么多人机会)。如果没有与时俱进的知识储备和技能,想在AI时代转岗谋差事,该向哪转、能向哪转,将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严肃问题。
2、工作投入程度
马云曾有一段著名的言论:“小公司的成败在于你聘请什么样的人,大公司的成败在于你开除什么样的人。大公司里有很多老白兔,不干活,并且慢慢会传染更多的人。”马校长嘴里的“老白兔”,说的就是入职时间较长,资格比较老,但水平能力并不突出,却又非常油腻的职场老员工。
另外,职场中还有广为人知的“死海效应”,是说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不少能力强、对公司缺点包容不够的员工,由于选择机会更会,会像死海的水一样,悄无声息地慢慢流失蒸发;而一些能力差的员工,则由于在外面的竞争力较弱,大多倾向于留着不走,资历熬久了,甚至混成了中高层管理人员。非常明显,死海效应的矛头也是指向老员工。
实话实说,这些对老员工不太友好的说法言论,并不是毫无道理。现实中确实有不少职场老鸟,喜欢待在自己的舒适区,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不去思考创新突破,而是固步自封,永远按老套路做事,习惯了敷衍了事和形式主义。让自己负责的一摊子事,永远都是一潭死水。
还有一些老员工,虽然有职业操守、有进取心,但有时也不得不面对“有心杀敌,无力回天”的窘境。人到中年,有家中各种琐事分心,还有自身精力体能不济的掣肘,都会很大程度影响中年人对工作的投入程度。而这一切,都是和时刻需要激情、动力、创造力和危机感的企业,所不能兼容的。不乱合理不合理,人性不人性,汰旧换新就是职场的客观法则,谁都难以改变。
3、性价比低
职场人的性价比如同一把梭子,两头细中间粗。中间那一段其实就代表年富力强,敢打敢拼的职场黄金期,过了这一段,性价比就明显下降。想想也很好理解,职场老鸟不但兼具上文提到的几点劣势,更要命的是,还拿着远超职场新人的高额薪水,从企业的角度看,这不就尴了个大尬吗?
前两天网上有一条很热的新闻,一位前新东方员工,失业11个月,好不容易找了一个稍微有点意向的企业,但用人方给他offer的条件是,薪水比照预期下调70%。这位求职者试图向该公司争取下调50%,最后还是被无情拒绝。为什么最后临门一脚没谈拢,说穿了就是在企业看来,求职者性价比不高,不值这个价。在商言商,没有谁对谁错,只有残酷的职场真实。
02
哪些行业对中年人更不友好?
去年,前程无忧曾发布了一篇名为《“35岁+”人群就业压力观察2022》的职场研究报告,报告显示,大多数职场人的晋升通道,到35岁就基本被关闭了,而仍有过职业晋升的受访者,多数任职于金融券商、人工智能、专业服务、半导体/芯片/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高精尖行业。
不管是硬性规定,还是约定俗成,现实职场中,很多岗位都要求应聘者年龄在35岁以下。尤其以下几个行业,35岁的玻璃天花板更是尤其明显。
1、互联网行业
网易在香港二次上市时,丁磊在发布的全体股东信中提到“未来的网易会建立一个有自我进化能力的组织,永远保持29岁。”并不无骄傲的表示,网易员工从221人扩张到2万多人的20年里,员工的平均年龄一直保持在29岁以内。
29岁年龄红线算苛刻吗?对互联网行业而言,刚好而已。脉脉公布的《互联网人才流动报告2022》显示,全国19家互联网头部公司,员工平均年龄是29.6岁。其中字节跳动和拼多多的员工平均年龄只有27岁,相较而言,网易算厚道了。
27岁也好,29岁也罢,要知道《中国人力资本报告2022》的数据显示,我国劳动力人口平均年龄为39岁。年龄平均值就足足差了10岁有余,这个行业对中年人有多不“兼容”,就不难理解了。
再来看另一个报告,BOSS直聘曾做过《35岁及以上互联网人生存状态调查》,数据显示:56.8%的用户明确表示,职场对35岁人群不友好;有近60%的受访者近2年内没有过升职和加薪;而75.9%的人认为自己已经在职场遭遇了天花板。
把这几个报告结合起来,逻辑就更加清晰了。在一群20几岁的年轻人中间,偶尔穿插几个35岁的大龄前辈,不管是拼加班、拼熬夜,还是拼日常的社交团建,各种体验自然不会很丝滑,除非你已经占好了坑位,不然升职加薪的事怎么着都难轮到你头上。
作为互联网资深老兵,作为上市公司的高管,K哥明白这样的遭遇既是互联网人的宿命,也是互联网企业的无奈。很多问题,一言难尽,但又不得不面对、接受。
2、游戏行业
“如果你25岁没有进入游戏行业,就已经太迟了”这是海外一位游戏大拿在社交媒体中的说过的一句话,还一度引起关于“游戏产业年龄歧视”的大讨论,成为Reddit论坛上热度最高的话题。
当前的游戏产业,越来越具有很强的文化属性,其表达能力和承载能力,也越来越不亚于传统的文化媒介。和影视、音乐一样,成了以Z世代(1995-2009出生的人)为主的年轻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娱乐放松的方式。
作为典型的消费驱动型产业,既然需求侧以年轻人为主,供给侧的创作也必然是年轻人主打,毕竟只有年轻人才懂年轻人,从脚本情节、画面审美、BGM,所有的元素都要非常贴近年轻人,如果不能和年轻人共鸣共情,制作的东西老气横秋、毫无吸引力,注定是没法在这行混下去的。
游戏公司产品的快速迭代,有时也让上点年纪的职场人难以招架。K哥一个朋友曾被一家游戏公司挖去做主美,开始的一款产品主打中国风,后来不流行了,下一款产品又换成欧美卡通风,而这种风格正好是朋友不擅长的,自己年纪也大点,适应能力有限,怎么做双方都互相觉得拧巴,最后朋友在那家公司待了不到半年就离开了。
游戏公司天然偏好求新求变,政策变化、业务竞跑等各种内在因素,决定了员工的调整和迭代,必然较其他行业更为频繁。而35岁上下的员工,由于自身认知思维、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局限,往往成为最先被放弃的对象。
3、新媒体行业
说到新媒体对中年职场人不友好,很多人可能会不同意,俞敏洪、张兰等等,不都在新媒体领域做的风生水起吗?这话听上去没毛病,但俞敏洪、张兰本身就是自带流量的IP,比较特殊,不具代表性。谈这样的IP,不如谈他们背后的年轻团队。比如俞敏洪身边的董宇辉29岁,yoyo28岁;张兰以前的操盘手、最近和前东家闹翻带团队出走的孟贺28岁。而在这几个年轻人身后的其他团队成员,年纪会更小。
做新媒体要对新鲜事物有足够的敏感度,要有的新的视角、新的思维、新的表述方式,要能跟得上趋势,甚至引领趋势,不然就很难受欢迎。想想干了一辈子媒体的白岩松,怎么被网友狂喷“爹味十足”的,就明白要想在自媒体时代获得主流年轻人的认可,是多不容易。而要改变某些思维习惯、表达习惯,相对各方面已慢慢固化的中年人来说,确实有不小的挑战。
03
给职场中年人的建议
1、接受现实,降低预期
人到中年,要接受自己的平凡,学会跟自己和解,无论生活中还是职场上都是如此。中年人在职场被淘汰,如同增熵一样不可避免。往小了说是司空见惯的职场生态;往大了说是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历史必然。年轻人上位,慢慢接管属于他们的时代,这是谁都不能阻挡的客观规律。我们当初不也是把前辈们拍在沙滩上,意气风发走过来的吗?
日本著名学者大前研一,曾在《低欲望社会》一书中颇为无奈的感慨:日本年轻人没有欲望、没有梦想、没有干劲,日本已经陷入了低欲望社会。相对于日本青年人爱宅,不婚,不生,不买房的躺平状态,我们的年轻人目前还愿意卷(虽然无奈),还充满欲望(虽然肉眼可见的减少),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多多少少还能看到一些向上突破的机会。所有的岗位都会新陈代谢,踏实熬个几年,说不定现在带自己的李哥、王经理就会把位子腾出来留给自己。而不像日本的终身雇佣制一样,让他们的年轻人,面对占着位子、满头银发,身体比自己都好的老人家们,觉得一点盼头都没有。
如此来看,可能会释然很多。调整好心态,降低对自己的预期,大不了再另外找寻适合自己的生存之道,开始人生新的修行。不管是苟住、还是扛住,坚持挺下来,也许会别有洞天。
2、开展轻创业
上天关了一扇门,就会为你打开一扇窗。中年人离开职场,也不一定就是一根“废柴”。他们有多年历练积累的经验,职场打磨培养的视野,以及人际交往中结识的朋友等,这些资源利用好了,在人生的下半场,开启一场风险可控的轻创业,也是一个值得考虑的方向。
所谓轻创业,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投资不大、风险很低,结合自己特长、优势展开的创业活动。可以提前布局,利用自己的业务时间,找准定位,强化自己的能力,并将其包装成产品,推向市场,接受市场的检验。一些后来功成名就的大咖,比如樊登、刘慈欣,最早都是用这种方式取得了良好的开端。K哥自己从IT高管,到开创自媒体事业,也是早早布局,提升短板,耐得住寂寞,厚积薄发,杀出来的路子。
3、拓展人脉
卡耐基说过,“一个人的成功,15%是靠他的专业技能,85%要靠他的人际关系。”圈子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但很多人不知道怎么找到并进入有价值的圈子。
K哥告诉你一个简单粗暴的方法,俩字“付费”。女人判断男人是不是真爱自己,就看男人肯不肯心甘情愿地为自己花钱。同样的道理,衡量一个所谓的“圈子”有没有质量,就看想进场的人肯花多少钱买“入场券”。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别以为那些甘愿掏钱、尤其掏大钱付费的人都是傻瓜、韭菜,人家的智商也许不会比那些只会事后诸葛亮、说风凉话的吃瓜群众低。
当初,K哥花大几十万念上海某著名商学院的EMBA,也是为了拿一张高效拓圈的门票。当时K哥刚从上一家公司拿到期权,生活没有压力,但也一时没有新的突破,后来发现自己要想在事业上有新的突破,首先要先突破现在的圈层,从更高的角度,看更大的世界。而念商学院,和各位老板、精英,产生链接,无疑是很好的选择。后来也确实如此,比如K哥到上市公司做高管、开自己的咨询公司等,在很多方面,都得益于在商学院建立的关系。
其实不止商学院,一些高质量的社区、行业组织也都是很好的破圈、链接新资源的平台和媒介。如果你的条件允许,千万别怕付费,别人用钱帮你筛选出了高质量人群,减少你的试错时间和沟通成本,适当的花些钱不是应该的吗?千万不要认为但凡让自己花钱,就是被割韭菜(当然,现实中确实有各种骗子,要做好筛选),这样的思维,会让很多人穷的很稳定。
当然,拓展新圈子之前,也要把自己梳理一下,清楚自己的资源和优势什么,能拿出手和别人交换的又是什么。毕竟,不是进了新圈子就万事大吉,后面的资源交换和整合才是关键,这一点都想不清楚,K哥还是劝你不要盲动。
4、多向成功转型的同行取经
英国政治家塞西尔说过:一克的经验,抵得上一吨的理论。作为中年职场人一定要多个心眼,多接触一些身边转型成功的对标人物,最好是年长你5岁左右的同行。多观察他们,多向他们请教学习,看他们怎么实现的华丽转身,用什么方式赚到了钱,这种方式能不能用在自己身上。这些人的前车之鉴、经验教训,对你来说都是新鲜真实、极具参考性的无价之宝。毕竟,他们的现在,很有可能就是你的将来。时不时拿出小本本记点笔记,也不为过。
5、优化资产配置
中年危机的本质,其实就是资产增量的危机。以前工作拿高薪的时候,你的资产是稳步增加的。但当你职场位子不保,收入断崖式下降甚至完全失去、生活左支右绌的时候,也就开始各种危机四伏了。
因此,到了这个阶段,一点要有资产配置的意识,把人生上半场攒下来的钱,进行合理优化,做到增值保值。但一定要采取“稳中求进”的投资原则,切记不要激进冒进,万一跌倒掉坑里,余生的大好时光用来爬坑,就太得不偿失了。
6、取得家人的支持和理解
工作上不顺,裁员失业,很多人不敢告诉家人,怕家人跟着担心,怕失去在家中的地位,怕在老婆孩子面前不再有权威…在K哥看来,这种做法并不可取,既自欺欺人,于事无补,还可能给自己身心带来不必要的压力和伤害。
K哥当初也曾面临过中年危机,虽然经济上没有负担,但内心非常焦虑彷徨,没有方向。也曾经一度想过每天去咖啡馆躲一躲,装作按点上班的样子,但又觉得这种虚假的“平静”,没有任何实际帮助。后来还是把实情告诉了K嫂。K嫂非常冷静、理性地帮我一起做规划,并极力建议我去念EMBA、鼓励我把更多时间放在新媒体事业上。还拿出一部分存款买了保险和稳健理财,几乎在各方面都做了周全的准备。K嫂做的这些事,是K哥自己一个人很难想到的,对K哥以后各方面的发展,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助推作用。
这段经历让K哥更深刻地明白一个道理:婚姻的本质是两个人一起对抗风险,面对危机不要一个人抗,把你的计划、顾虑跟家人分担,你可能会获得意想不到的帮助和收获。
著名央视主持人康辉,曾在自传《平均分》中这样说:中年危机,其实就是不自信。无法确信自己能否够扛起身上的重任,所以只能用“危机”这样的字眼来安慰自己。仔细想想,不无道理。既然如此,我们大可以早早做好各种准备,让自己不断成长提升,用实力让自己充满自信,不惧危机。这,也许是中年人最大的体面。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