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中考改革前后有哪些变化?初一初二要尽早了解!

  

  变化1:全科开考,地理生物也由省统一命题

  《实施意见》明确,实行初中毕业考试、高中招生考试“两考合一”,统称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涵盖国家《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7~9年级,以下简称:《课程方案》)规定的全部科目,包括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13个科目。

  “两考合一”在佛山早已开始实行。“全科开考”是较为明显的变化,目的是引导学生认真学习国家规定的每门课程,避免发生严重偏科,克服一些科目“不考不教、不考不学”的倾向。

  以后地理、生物也和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物理、化学、历史一样,采用省统一命题的试卷。体育与健康科由市确定考试内容。理化生实验操作、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科目考试由市统一组织命题并实施。

  虽然全科开考,但录取计分科目采用“4+4”模式,即语文、数学、英语、体育与健康 +物理、化学、历史、道德与法治这8科作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计分科目,实际上和改革前是一样的。

  地理、生物、音乐、美术和信息技术等,没有作为录取计分科目,但成绩会在综合素质评价中予以反映和体现,通过综合素质评价影响录取(具体请看下文的“变化7”)。因此这些科目和中考的关系更加紧密了,需要多重视。

  另外在考试时间方面,按“学完即考”原则安排。

  变化2:文科权重提升,中考总分将增加至740分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文化科录取计分科目满分660分(其中道德与法治、历史两科各按卷面分值的50%的比例折算计入总分),体育与健康科满分60分,两项合计为满分720分。

  从2024年起(即现初一开始),道德与法治、历史科各按卷面分值折算计入总分的比例提高,由50%提升至60%,也就是各占60分,其他科目权重比例维持不变,中考总分将增加至740分。

  文科权重提升,重要性上升,这提醒学生们要更加注意文理兼顾,均衡发展。

  录取计分科目设置详见下表:

  

  变化3:考试内容更重应用、创新、探究、开放

  在考试内容方面,将减少单纯记忆、机械训练性质的内容,杜绝偏题、怪题;增强应用性,注重与学生生活、社会实际和科技发展等的联系,侧重考核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创新性,增加探究性和开放性试题的比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也就是说改革后中考的题目风格、类型等也可能会逐渐改变,各位同学需要紧跟学校老师的步伐,更有针对性地学习。

  变化4:考试方式更多方,本届初一开始实施英语听说考试

  在考试方式上,将以笔试为主,探索现场测试、口试、实践考察、实验操作和计算机辅助测试等多种方式。

  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等科目采取笔试的考试方式,理化生实验操作、体育与健康主要采取现场测试的考试方式,音乐、美术、信息技术考试采用计算机辅助测试的考试方式。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中考将逐步探索英语听说考试,从2021年起入学的初一学生实施英语听说考试,代替英语听力考试。即从2024年中考开始,英语不再是听力考试,而是听说考试。

  继高考实行英语听说考试后,如今中考也将以听说代替听力,要求学生不仅要会“听、读、写”,还必须会“说”,更加明确了英语应用型学习的导向,英语口语的重要性提高。

  变化5: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成绩将与录取挂钩

  开考科目中,理化生不仅要笔试,还包括实验操作考试。

  物理、化学和生物实验操作考试成绩采用等级方式呈现,按每门科目总分的10%设定卷面分值并转换为A、B、C、D四个等级。

  2022年前,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成绩记入考生综合素质表现评价,不与录取挂钩。自2023年起,考生报考原提前批学校必须达到3个C级或以上(即今年的准初三学生要考原提前批九所学校,理化生实验操作成绩有要求),其他批次暂不作要求。

  此改变体现出对考生动手能力的更高要求。

  变化6:普通高中指标生名额不设“限制性”分数线

  《实施意见》明确,完善优质高中指标生名额分配办法,原则上按比例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学校(含民办),每所优质高中学校招生名额分配比例不低于50%,采用单独批(层)次、单独录取的办法。

  从2020年入学的初一新生起,普通高中指标生名额一律不得设“限制性”分数线。即从2023年中考开始,指标生不设限制性分数线。

  从2022年的指标生录取数据来看,指标生总计划人数4065人,实投人数只有3072人,有993个约四分之一的名额由于限制性分数线没有使用,部分高中未使用名额更是多达一半以上。这些名额剩余出来,转为“普通生”继续录取。

  

  而改革后,从2023年中考开始,各优质高中分配到每所初中的指标生名额是多少个,就能录取满多少人,或不会再有“指标生未完成转为普通生”。

  例如2022年顺德一中指标生分配到大良成美初级中学的计划人数是11人,但最终只录取到6人,录取标准是总分最低672分,剩余指标生5个转化为“指转普”。若不设“限制性”分数,则大良成美初级中学该批(层)次报考了顺德一中的前11名学生都能被录取,不会再因为没达到某个分数而被挡在录取线外。那么,就不会出现“指标生未完成”的情况了,这些名额也不会转化为“指转普”。

  有分析认为,这一改变将会使得一些普通公办初中的尖子生拥有更多被优质高中录取的机会。而对于原本想在“指转普”批次进优质高中的学生来说,就少了一个选择。

  据悉,以往年度剩余的约三分之一的指标生计划,即指转普名额大多数被办学质量好,优生数量厚实的名校所瓜分,这一转变对名校的次头部生源是不利的因素。

  变化7:招生录取结合学业水平+综合素质评价

  《实施意见》明确,从2020年初一新生开始实施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含等级)、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招生录取模式。

  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包括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等5方面。学生在地理、生物、音乐、美术和信息技术等科目的表现,都在综合素质评价的范围内。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主要由初中学校组织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贯穿初中3年,由5个操作环节组成:写实记录、整理遴选、学校和教师撰写评语、公示审核确认、形成档案材料。

  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将作为普通高中招生(含自主招生)的重要依据,国家示范性高中录取考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不低于B 等级。录取投档时根据“同分比较原则”,对总分相同的考生,先比较是否符合优先录取政策,再比较综合素质评价等级,优先录取综合素质评价等级高的考生。

  其他变化

  另外,在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方面,《实施意见》要求,进一步扩大面向初中毕业生的中高职贯通(含三二分段制等)试点院校的招生规模,拓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上升通道。划定普通高中录取最低资格线,合理引导初中毕业生有序分流。

  《实施意见》还对公办学校自主招生进行了规定,将逐步给予有条件的普通高中一定数量的自主招生名额,其中公办学校自主招生比例控制在学校年度招生计划的10%以内,突出对学生学科特长或创新潜质的要求。

  在加分的项目和分值上,《实施意见》明确,取消国家规定以外的所有地方性鼓励性加分项目,体育、艺术和科技类等相关特长和表现计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

  以上内容大部分来源于微信公众号“佛山中考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