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爱而来,为情而留,她在河南大学任教70年,五个孩子却全跑美国

  你是否听说过吴雪莉这个名字?她是一位出生在美国的外语教师,却在中国度过了她的大半生。她曾经在河南大学任教70年,培养了无数优秀的学生,也为中美两国的友好交流做出了贡献。她是中国第一批获得外国人永久居留证(即绿卡)的人之一,但她的五个孩子却都选择了留在美国。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吴雪莉的原名是Shirley Wood,1925年7月15日出生在美国阿肯色州。她的父亲是一位外交官,从小就培养了她对不同国家文化的兴趣。她十三岁时,从书架上拿到了一本《西行漫记》,这本书讲述了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1936年访问中国西北地区的所见所闻,包括他对红军和毛泽东的采访。这本书深深地吸引了吴雪莉,激发了她对中国的好奇和向往。

  

  1945年,二战结束后,吴雪莉在纽约大学遇到了黄元波,一个来自中国的农业部特派留学生。两人相爱并结婚,第二年跟随黄元波回到了中国上海。吴雪莉为了适应中国的生活,给自己取了一个中文名字:吴雪莉。从此开始了她与中国的不解之缘。

  

  吴雪莉和黄元波先后在西安、北京、开封等地工作和生活。1951年,他们来到开封,在河南大学任教。黄元波担任畜牧兽医系主任,吴雪莉则成为外语系副教授,教授英语和法语。他们共同创办了《河南大学外语学报》,并参与编写了《英语语法》等教材。

  

  吴雪莉在河南大学一直教书到2002年退休,期间培养了无数优秀的学生,其中不乏政界、商界、文化界、体育界等领域的杰出人才。她用自己的知识和爱心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她也深受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每逢节日都会收到他们寄来的贺卡和礼物。

  

  吴雪莉和黄元波共育有六个孩子,其中五个都选择了去美国留学,并最终定居在那里。只有大儿子留在开封陪伴着母亲。1984年,黄元波去世后,吴雪莉更加坚定了留在中国的决心。她说:“纽约不是我的家,我的母亲、我的丈夫都在这里去世,我的事业我的学生也在这里,我在这里生活得也很好,我的家就在这里。”

  

  1975年,吴雪莉成为中国第一批获得外国人永久居留证(即绿卡)的人之一。她也是第一个拒绝外教补贴的人,她说:“我有中国国籍,我不需要外教补贴。”她用自己的行动表达了对中国的忠诚和热爱。她也见证了中国从贫穷落后到富强发展的历史变迁,她说:“中国这些年的发展代表着整个世界的发展,我留下来是为了亲眼看中国的发展。我爱这个伟大的国家,我爱这里的人民,我相信我们的国家会越来越好,越来越美丽!”

  

  吴雪莉是一位不平凡的女性,她为爱而来,为情而留,在中国度过了她的大半生。她是一位优秀的外语教师,也是一位忠诚的中国人。她用自己的一生,书写了一段跨越国界和文化的动人故事。她是中美两国友好交流的桥梁和纽带,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给我点赞??和评论??,并分享给你的朋友们吧!谢谢你的阅读!

  标签:#美国教师 #河南大学 #吴雪莉 #中国绿卡 #中美关系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