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预告】2022年全国地方戏精粹展演(第九场)线上展播

  唱响经典段落

  集合强大阵容

  唱念做打俱佳

  上党梆子、潮剧、锡剧

  赣剧、湘剧、湖南花鼓戏

  11月29日 14:00

  线上展播即将呈现

  

  

  

  

  上党梆子《三关排宴·排宴》

  剧目介绍

  《三关排宴》系上党梆子经典传统剧目。讲述宋辽交战,辽败请和,余太君代主三关赴盟。辽主萧银宗亦带易名投诚的附马杨延辉及桃花公主一并前来。议和事毕,佘太君揭穿杨延辉真实身世,并索讨归国。萧主气极,无奈应允,痛责桃花。桃花羞愤,撞柱身亡。杨延辉告求遭斥,见囚其归国,遂自刎三关。此版此折为上党梆子青春版《三关排宴》“排宴”一折。讲述萧银宗、佘太君两国之主在三关馆驿面对易名投诚、摇摆不定的杨延辉及桃花公主所产生的矛盾、复杂心情。

  

  主演介绍

  

  杨宇萌 饰演 余太君

  

  李? 丹 饰演?萧银宗

  上党梆子是山西省“四大梆子”(中路梆子、蒲州梆子、北路梆子、上党梆子)之一,因其产生和主要流布于秦汉时期的上党郡而得名。上党梆子起源于明末清初,以演唱梆子腔为主,兼唱昆曲、皮黄、罗罗腔、卷戏,俗称“昆、梆、罗、卷、黄”五种声腔。其唱腔以板腔体为主,间亦用曲牌体;演唱、表演风格高亢激昂,火爆炽烈,大开大合,特色明显;表现题材以杨家将、岳家军等袍带戏为主,多演帝王将相、打打杀杀的英雄故事,突出上党兵家必争之地的地域特色和厚重历史。此外,还流传到山东、河北地区衍生有“山东(荷泽)枣梆”、“河北(永年)西调”两个嫡系剧种。

  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上党梆子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目前,晋城地区有吴国华、张爱珍、张保平、郭孝明四位上党梆子表演艺术家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上党梆子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传承谱系良好。

  潮剧《相梁》

  剧目介绍

  《相梁》选自潮剧传统戏《刺梁骥》中的一折,《刺梁骥》是潮剧踢鞋丑的首本戏,1958年由潮剧名丑徐坤全先生口述,并传授表演艺术。本剧讲述的是相士万家春得渔家父女相助,渡过黄河,到洛阳谋生。万家春上街卖卜,撞见奸相梁骥,被抓入府观相。梁骥欲篡位登基之野心路人皆知,万家春利用看相之际,谎骗梁骥有杀身之祸,需闭门三日,非但避祸,且有帝王之尊,梁骥听信相士之言,为避灾厄,闭门饮宴,万家春乘机机智地逃离险境。

  

  主演介绍

  

  张树桐 饰演?万家春

  潮剧是用潮汕方言演唱的一个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明代称为潮腔、潮调、清代初年称泉潮雅音,以后有潮州戏、潮音戏、潮州白字戏等名称。它是宋元南戏的一个分支,距今已有600年的历史。流布于广东东部、福建南部、台湾、香港、海南岛、雷州半岛,以及泰国、新加坡、柬埔寨、越南等讲潮州话的华侨、华裔聚居地区,并随着华侨、华裔的足迹,传播到欧州、美州、澳州一些国家和地区。

  潮剧行当齐全,表演细腻生动,身段做工既有严谨的程式规范,又富于写意性,注重技巧的发挥,其中丑行和花旦的表演艺术尤为丰富,具有独特的风格和地方色彩。潮剧演唱用真声,唱念用古谱"二四谱",韵味浓郁。潮剧的打击乐器均有定音,传统的潮剧音乐属曲牌联套体,声腔曲调优美,轻俏婉转,善于抒情。清代中叶以后,又吸收板腔体音乐,显得灵活多姿。潮剧中有传统曲牌二百多支,乐曲一千多首,是研究中国戏曲声腔的重要资料。

  潮剧以优美动听的唱腔音乐和独特的表演形式,被誉为“南国鲜花”,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潮剧多次晋京演出,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代表人物有姚璇秋、方展荣等。

  锡剧《珍珠塔》

  剧目介绍

  无锡市锡剧院的《珍珠塔》是锡剧经典传统剧目,于1956年经整理后首演,被誉为“戏改”的成功典范;1959年赴京在国务院小礼堂演出,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观看演出,《人民日报》以《锡剧

  

  “跌雪”是《珍珠塔》中脍炙人口的一折,讲述了表姐陈翠娥暗将珍珠塔藏于点心包中赠予方卿。归家途中,漫天飞雪,路滑难行,方卿饥寒交迫,路遇强盗邱六乔劫走珍珠塔。

  主演介绍

  

  王子瑜 饰演 方??卿

  锡剧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江苏的主要戏曲剧种之一。华东三大剧种(锡剧、越剧、黄梅戏),锡剧被称为“锡老大”,流行于江苏、上海、浙江、皖南一带,深为太湖流域广大人民所喜爱。在祖国剧坛上,被誉为“太湖一枝梅”。

  锡剧产生于清代末期,最初主要是无锡、常州一带乡间传唱的男女叙事对(唱)山歌,逐步与道情、春、宣卷相融合而形成滩簧调(简称簧调)系吴语滩簧的一支。后吸收苏南一带“采茶灯”中的舞蹈,发展成为滩簧小戏,民国初年进入上海、无锡、、苏州、常州等城市后,发展成为大同场戏。先后从“宝卷”和“弹词”引进了《珍珠塔》、《玉蜻蜓》、《双珠凤》、《孟丽君》等剧目,由京剧、徽剧移植了《樊梨花》、《秦香莲》等。同时也上演了取材于现实题材的《克宝桥》、《显应桥》、《褚凤娣》等一批时装、清装戏。锡剧的表演艺术是在小生、花旦为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音乐唱腔具有戏剧情景和细腻动人的人物感情。簧调是锡剧的基本曲调,以后又吸收了兄弟剧种和江南民歌的音乐素材,创作和改编引进了大陆板、铃铃调、三角板、迷魂调、高拨子、南方调等数十种曲调。属曲牌联结和板式变化的综合性音乐体制。主要伴奏乐器有二胡、琵琶、笛子和打击乐器等。

  建国后,锡剧进入了一个崭新的艺术发展时期,在保持原有艺术特色的基础上,又积极进行了新的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涌现了《珍珠塔》、《孟丽君》、《红花曲》、《双推磨》、《玉蜻蜓》、《拔兰花》、《双珠凤》、《太湖儿女》、《红色的种子》等优秀剧目。

  赣剧《窦娥冤·送饭斩娥》

  剧目介绍

  赣剧《窦娥冤?送饭斩娥》(青阳腔)根据关汉卿著名杂剧《感天动地窦娥冤》并参照明传奇《金锁记》改编。此折演叙窦娥蒙冤待斩,其婆母送饭生祭,临刑前祈祷六月飞雪、赤血离地以明其冤,行刑时果验。《送饭斩娥》系著名赣剧演员涂玲慧当年夺“梅花奖”剧目之一。

  

  主演介绍

  

  朱莹莹 饰演 窦? ?娥

  陈晓霞 饰演 蔡? 婆

  赣剧是江西的古典大剧种,历史悠久,遗产丰富,其声腔主要由高腔、弹腔和昆腔组成。

  赣剧高腔包括中国戏曲史上声名遐迩的弋阳腔和青阳腔,前者产生于江西弋阳,系元杂剧与南戏声腔融合发展而成,至今有600年历史;后者是弋阳腔发展的主要派系,产生于安徽青阳,明嘉靖年间流入赣北一带。两种声腔,前者高昂激越,多演《三国》《封神》等历史神怪故事的连台大戏;后者委婉优雅。两者的共同特点是:曲调锣鼓击节,不用管弦,一人唱,众人和;为长短句的曲牌联缀,曲词通俗易懂;并发展为“滚唱”,反复抒情。弋、青两腔在历史上曾风靡全国,计有十三省的四十七个剧种的形成都受到过弋阳腔影响。

  赣剧弹腔有二黄、西皮、秦腔、拨子、浙调、上江调、文南词等多种,多系地方化了的外来声腔,其中二黄、西皮古朴醇厚、文南词柔美舒缓。

  此外,赣剧还有少数昆腔戏,系由苏、浙、皖等地传入,唱腔基本上与昆曲相同,唯带乡土特色。赣剧还有丰富的民间小曲、过场音乐和锣鼓经,都具有自己的风格和特点。

  “赣剧”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湘剧《描容上路》

  剧目介绍

  选自湘剧传统高腔大戏《琵琶记》中一折,叙述赵五娘的公婆死后在家描画公婆遗容,在邻居张广才的资助下,带着忧思肩背琵琶一路弹唱乞讨上京寻找丈夫蔡伯喈的故事。

  

  主演介绍

  周? ?帆 饰演?赵五娘

  

  江喻旺 饰演?张广才

  湘剧是湖南省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长沙、湘潭一带,主要流行于“长沙府十二属”,即长沙、善化、湘阴,醴陵、湘潭、湘乡、宁乡、益阳、攸县、安化、茶陵、湘南东部17个县市 。当时民间习称为“大戏班子”、“长沙班子”或“湘潭班子”,一度被称为"长沙湘剧"。

  湘剧源出于明代的弋阳腔,后又吸收昆腔、皮黄等声腔,形成一个包括高腔、低牌子、昆腔、乱弹的多声腔剧种。剧目以高腔、乱弹为主,与民间艺术和地方语言巧妙结合,富有湖南民间地方特色。

  2006年5月,被列入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湖南花鼓戏《打铁》

  剧目介绍

  《打铁》是衡州花鼓戏的代表性剧目,讲述的是铁匠毛国金喜欢信口吹牛,以铁匠王自居,师弟毛国银恐其因此吃亏,假借造宝刀为名,巧邀壮士告诫毛国金。历经磨难后,毛国金幡然醒悟,痛改前非。

  

  主演介绍

  

  朱贵兵 饰演?毛国金

  湖南花鼓戏是湖南各地花鼓戏的总称。由于流行地区不同而有长沙花鼓戏、岳阳花鼓戏、衡阳花鼓戏、邵阳花鼓戏、常德花鼓戏、零陵花鼓戏等,都各具不同的艺术风格,长沙花鼓戏是主要代表之一。

  据(1818)刊行的《浏阳县志》记载,湖南花鼓戏最早起源于清嘉庆二十三年,是湖南最著名的剧种。从最初的一旦一丑的对子戏,逐渐发展成为行当齐全、剧目丰富的地方戏剧种,它载歌载舞、诙谐幽默,浓郁的湖湘特色韵味被大众所熟知和喜爱。从声腔和剧目看,初期以民间小调和曲牌表演边歌边舞的生活小戏,如《打鸟》《盘花》《送表妹》《看相》等。

  长沙花鼓戏以长沙官话为舞台语言,是湖南花鼓戏中影响最大的一种。它是由农村的劳动山歌、传统民间小调和地方花鼓(包括打花鼓、地花鼓-花鼓灯)发展起来的,距今已有一百六十余年历史。长沙花鼓戏在地花鼓阶段,是从“两小”(小丑、小旦)到“三小”(两小加小生),再从“三小”发展到多种角色。

  音乐曲调有三百余支,主要是以极具地方特色的湖南花鼓大筒、以及唢呐、琵琶、笛子、锣鼓等民族乐器作伴奏,曲调活泼轻快,旋律流畅明快。其语言生动,幽默诙谐,通俗易懂,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以“三小”为主至今仍是长沙花鼓戏的重要特点。

  

  展播时间

  

  11月29日 14:00

  

  展播平台

  

  ▎来源:广西戏剧院

  ▎编辑:李芷睿

  ▎校对:李 静、李晓雨

  ▎审核:刘世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