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乘法表是外国传入的?湖南出土的秦朝竹简,让西方专家羞愧

  我们大家都知道数字因由阿拉伯人传入我国而被称为是“阿拉伯数字”,但九九乘法表的发明者你知道吗?

  根据史料记载,《管子》中曾经提到这个口诀由“宓戏”所作,三国时刘徽在《九章算术》中的说法认为九九乘法表早在皇帝时期就已发明。

  不过这个说法应该是经过了夸张的,因为现存史料并没有这么早的记载。但九九乘法表最著名的记载应该是在春秋时期,汉代韩晏的《韩诗外传》 卷三中讲了一个十分有趣的故事。

  齐桓公当年想征召人才为他所用,许诺只要是人才就以重金相聘,还专门建了一个会馆,可一直没有人来。

  之后终于来了一个人。齐桓公十分高兴,可结果他献上了九九乘法表,让齐桓公和大臣们很是无语,但这位仁兄表示,如果你连我这种只知乘法表的人都能接纳了重用,那人才还会不过来吗?

  齐桓公一听很有道理,就把他留了下来,之后会馆果然门庭若市。齐桓公也因此成为中原霸主。

  这个故事虽然听起来不像是真的,但从侧面反应出九九乘法表在当时就已经得到了广泛运用了。不过在当时还没有“九九乘法表”这个名字,人们将其称为“九九歌”,以歌谣来传颂学习,不过也并不完善,没有1开头的乘法口诀。

  之后随着战国初期到汉朝不断完善,才演变为我们今天所用的45句版本,即“一一得一,一二得二……”

  根据考古发现,汉朝所发现的竹卷上对九九乘法表的记载均是倒序记载,还分为“大九九”和“小九九”,(我们如今用的版本是小九九)顺序是从9开始反过来背的。这也是九九乘法表名字的由来。

  到了宋代,人们可能是觉得不好背,或是想和数字排列顺序一样,于是从1开始到9,演变为我们现在所背诵的内容。

  1985年,湖南里耶的几个泥瓦匠挖出了一些早已生锈的铁器工具,上报后经学者考究发现这些是古代的陶器、兵器。但出于我国对文物遗址的保护政策,没有展开大规模的挖掘。

  直到2002年为了配合当地政府建立水电站,文物部门才决定进行大规模的文物开采工作,也因此发现了里耶战国古城遗址。

  作为战国遗址,它傍河而建,规模达到了上万平方米。期间出产了大量文物,以瓷器,铁器居多,价值颇高。

  除此之外,里耶古城遗址中共发现了三口井用于储存物资。考古后期发现的这口井最大,有近20米深,它高出地面三米多,用相同尺寸的木板围成一个正方形的井口,造型十分独特,被专家命名为1号。

  让专家们感到不可思议的是,此口井内壁缝隙被植物捣成的泥膏封住用来防水,劲敌为了防止受潮还铺了厚厚一层鹅卵石,很显然,这口井内的文物价值不同寻常。

  结果也确实让专家特别惊喜,此次在一号井内发现了竹卷一共有三万多卷,数十万的文字记述了当时战国时期秦国的政治,文化,经济,社会状况等内容,为完善秦朝的历史提供了基础。

  另外,在众多的竹简上,有三片竹简记载了“九九乘法表”的内容,与之前发现的古籍记载重合,是证明乘法表出自我国十分重要的一个证据,较阿拉伯发现早了600多年!

  此外,竹简上还记载有分数等数学运用,二半为一的思想原来也是这时期就有所运用的,不禁让我们为自己国家所拥有的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历史感到自豪。

  历史学常常说的一句话叫做“孤证不为证”,尽管九九乘法表早就有古籍对其进行了描述,但对于外国人来说这样的证据是不严谨的。

  此次的发现就为其提供了一个很有效的旁证,也最终让外国人彻底相信了九九乘法表是中国所发明的这一事实,这次的发现,实力打脸西方专家。

  在我国传统文化逐渐走向世界的过程中,这次的发现,无疑是给我们打了一针“强心针”,让我们在世界文化的大潮流中,有着一张靓丽的名片!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