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名校退学率超过10%,情况日益严重,竟是“提前批”惹的祸
高考,是人生重要的分水岭,也是好大学的通行证。许许多多的考生拼搏三年,埋头苦干,就是为了考取更好的分数,上理想的高校。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高考就是检验每个人学习成果的最后一道关卡。它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只要你付出了努力,付出了心血,就会得到一份满意的结果。
有了“通行证”,挑选什么样的大学,什么样的专业,又得下一番苦功。有的人觉得上个好大学至关重要,985名校出身,未来找工作时是一份不小的助力。比起其他本科大学来说,985高校就像一块金字招牌,看到的人都会不由自主的想到,考取名校的孩子一定很优秀。
有的人却觉得,一个好的专业更重要。好大学固然好,但大学里的专业繁多,并不是每个专业都是顶尖的,有热门专业,自然也有冷门专业。若是去了冷门专业,毕业出来可能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十几年苦读岂不是白白浪费。
无论是哪一种看法,只要能上到自己喜欢的大学和专业,那便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然而近几年来却出现了一个很奇怪又严重的情况:好大学的退学比例超过了10%,大学退学情况严重。既然考上了名牌大学,怎么又退学了呢?
据了解,就在去年,录取上了但未报到的考生有很多。仅是山东大学、同济大学、中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这7所985工程大学,就有共465名学生未报到,这属于弃学,还未算在退学的情况里。
而退学的情况更加不容乐观,各大高校的退学率意外的高。像清华大学,退学率就有7.60%,北京大学有4.20%,而复旦大学更高,有12.10%。在一众985大学里,退学率最高的是国防科技大学。有12.70%之多。这几所大学都是众人皆知的顶尖大学,退学率居然还这么高,让人不禁怀疑这究竟是为什么。
实际上,使学生们退学的因素有很多。有些人分数没达专业线,被迫调剂到不喜欢的冷门专业里;有些人志愿填报时没了解明白,上了几个月觉得实在不合适;有些人是被提前批忽悠了,上了低分专业等等。因此这部分人毅然决然的退学,回去复读了。
虽说退学的原因五花八门,但好多学生都觉得是被高校的提前批给忽悠了。几乎985院校都有提前批招生,但提前批冷门专业多,分配地区远,很多高考生不了解,稀里糊涂的报了提前批,结果高分录到了低分专业,自然无法接受,就回去复读了。这样的结局也让人唏嘘。
面对各种大学和多样化的专业,我们都希望能选到最适合自己的那一个。但生活不会处处美满,总会有一部分人无法得偿所愿,有的人选择听天由命,有的人却不甘心,选择再来一次。只要最终可以如愿,便都是正确的选择。
今日话题:你对此有什么看法或了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