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美术学院“未来大学”实验:生态艺术创新工坊

  潮新闻客户端 靳立鹏

  大学与教育的新生在于回归生命万物的本源,回归我们存在的基础,使University与Universe联结起来。

  托马斯·贝里认为任何一所大学最基本的课程是关于宇宙的故事。在他看来,“生态既不是一门课程,也不是一个项目,而是所有课程的基础,所有项目的基础,所有职业的基础,因为生态就是一个功能性的宇宙”。受到贝里的启发,我们提出“未来大学”的概念,希望大学有朝一日可以重塑自然价值,形成新的世界观,不再以“发展”之名行戕害自然之实,希望大学可以从面向未来与深度时间的视角引导学生与自然深度联结,以跨领域的、师生/社群共学的方式开展前瞻性与创造性行动,使大学成为照顾地球生态系统与培育新的思考、感知与行动主体的地方。

  在未来大学,我们需要整合内在思考与外在行动两个维度,即一方面照顾自己的思考,疗愈自己思维的生态,关注情感、直觉与想象的力量。另一方面在真实空间的体验中感知自然,了解自己的生存区域与地方知识系统(本地的土壤、动植物、水系、手工艺与历史等),形成地球/生态素养(Earth/Ecoliteracy),恢复我们原本的生命亲缘(biophilia),转向可持续的生活方式。我们需要了解热力学与生态学的法则,追问能量(食物与电等)从何而来?废弃物又去向何方?我们终极的能量来源在哪里?科技的局限是什么?如何获得永续农业与生活的适切技术?

  

  学生与社群参与的愈园堆肥项目每天持续进行,已将学生食堂21.5吨生厨余就地转化为肥沃的腐殖土

  未来大学是可以深切体验自然和重新与自然联结场域。萨缇施·库玛(Satish Kumar)说,与自然建立联结是方式是“走入荒野,走入户外的教室,让自己的心灵与思考向着自然界的神秘、魔法与壮伟敞开”。

  未来的大学、城市与人类都需要一次“再野化”的洗礼,因为自然是我们重新获得创造、身体与精神能量的所在。更为直接的是让未来的大学与学校“建立在广阔的田野与森林之中”,让这直接与自然建立亲缘的过程可以随时发生。

  此外,每一所学校都应有自己的花园/农园,师生可以在课业之余,一起参与包括生态食物生产、园艺、堆肥与准备食物等劳作。这些身体的劳作也是疗愈心灵,培育情感,激发想象力的过程,同时也是重新给予劳作以尊严的过程。

  与自然万物联结,参与劳动,整合头脑、心灵与双手,是在“生命系统的共同体重塑人类”的活动。这一重塑人与发展人的过程是社会雕塑的基础。人类的新主体需要在物种层面重塑,需要学会尊重其他物种及其生存的空间,学会与非人类生命共同创造,与社群共同创造。在我们探索可再生能源的同时,不要忘记人的能量、创造力与联结能力才是我们未来最大的可再生能源。

  在本学期初的生态艺术创新工坊课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实验未来大学理念的机会。受到梅西(Joanna Macy)的“联结的事业”的启发,我们希望行动首先是来自内在世界的唤醒,想象通过饮食感知我们的身体与自然的相互交融,感知土壤、水与非人类生命实际上是我们身体的延申,重新与地球社区进行联结,想象与感知自然现在的苦痛与受难。但是苦痛不是我们行动的障碍,相反它是激发为生命万物福祉而去行动的源动力。这一勇于修复的行为也是地球作为自组织生命体自我疗愈的体现。我们鼓励同学以整体的“生命系统”(living system)视角看待万物、社会、社区乃至自身,以“关系”和组织模式的视角看待系统中的组成要素。通过与社群和万物协作的生态艺术行动我们有创造正反馈与促进新模式(pattern)涌现的可能。

  

  小组项目:蚯蚓农场

  小组成员:周欣然、杨梓榆、吴佳丽、马慧雯、赵婧囡、邓俊

  蚯蚓农场可以将果皮菜叶等生厨余转化为肥沃的蚯蚓粪作为肥料使用,产生的蚯蚓茶是很好的液肥,养殖的蚯蚓还可以作为鱼饵,因此它是朴门永续设计一个重要的环节。小组成员用愈园收集的废弃洗手池搭建蚯蚓农场,并融入了《伟大的地下工作者》中关于达尔文对于蚯蚓智慧的研究和蚯蚓身体结构的介绍,并且设计了未来蚯蚓农场可持续的运维系统。

  “转载请注明出处”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