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发力引育人才 助力承接产业转移

  9月3日,在2023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云南)产学研合作对接活动上,昆明市宣介了一系列人才引育政策。作为省会城市,近年来,昆明市力争当好经济社会发展排头兵,高度重视承接产业转移工作,从优化营商环境、加强人才支撑等多个维度提升产业转移吸引力和承载力。

  量身定制政策措施

  今年7月26日,《昆明市加强人才引育助力承接产业转移九条措施》正式发布,被称为“金九条”,包括企业自主认定高层次人才、“一事一议”支持急需紧缺人才、激励青年人才来昆留昆、“订单式”培养技能型人才、鼓励市场化引才、支持“飞地模式”聚才融智、“揭榜制”解决“卡脖子”问题、大力支持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人才服务保障九条措施。

  昆明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九条措施注重产业链人才链融合共促,既是对现有产业人才政策的集成优化、提档升级,又在企业自主认定人才等方面实现新突破。比如企业可以自主认定急需紧缺的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或高级技能人才,被认定人才享有人力社保、医疗健康、教育就学、企业登记等政策优惠及社会服务;聚焦产业需求,通过“一事一议”方式重点引进一批急需紧缺人才,量身定制包括但不限于科研平台建设、科研经费、编制岗位、工作生活补贴、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等特殊政策;支持企业设立“人才飞地”,对新认定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一次性给予200万元奖励;对设立的昆明市院士工作站、专家工作站,分别给予180万元、90万元支持经费。

  除制定专项人才政策外,昆明市还加大现有产业人才政策落实力度,为承接产业转移蓄势赋能。入选“春城计划”的产业类高层次人才,可享受100万元—500万元工作生活补贴,100万元—1000万元项目或培养经费。近期,第四批“春城计划”人才认定工作结束,共认定高层次人才69名,其中产业类人才20名,占总量的近30%。

  “人才链+产业链”推动产学研用融合

  谋发展重在聚人才。昆明市高度重视人才连接教育、科技和产业的重要作用,利用靶向引才育才用才策略,促进产业人才引育从“大而全”向“精而细”转变。昆明市围绕“8+N”重点产业链,通过市场化引才方式,开展“才聚昆明·青春有成”全国引才品牌活动。今年4月,昆明市组织139家企业赴清华等知名高校开展“组团式”招聘,促成企业与千名人才达成引进意向;6月举办提升干部产业思维和产业发展专业化能力培训班,组织8条重点产业链的领导干部赴苏州、杭州参加集中培训。

  针对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实施“春城产业导师”工程,通过项目引进、兼职引进、技术顾问等“柔性引才”方式,吸引各行业、各领域高层次人才到昆明市发挥专长。为鼓励用人单位大胆引才,给予用人单位“春城产业导师”引才专项补贴。目前,昆明市共引进56名导师,均活跃于各条重点产业链上,为推动产学研用融合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科技创新合作平台是人才培育的重要载体。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率和转化水平提高,昆明市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产业和领域,依托重点学科和项目,以企业为主要载体,搭建科技创新合作平台。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国家级重点实验室7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8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0个、市级企业科技创新中心暨科技创新团队14个、各级各类院士专家工作站482个。

  此外,“院所校企”合作不断深化。昆明市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积极推进“产教融合”,每年举办企业、学校、政府技能型人才培养三方座谈会不少于2次,对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作给予政策、平台、资金方面的支持;推行专业技术人才“师带徒”制度,对设立的专业技术工作室每个给予20万元补助;以企业为主体、需求为导向、高校院所为支撑,不断深化“大院大所大校大企”合作,与重点科研院所、高校、医院、企业累计达成合作事项212项。昆明市聚焦重点产业链核心技术难题,建立“揭榜挂帅”制度,对解决国家“卡脖子”工程关键核心技术的领军人才或团队,经评审后按“一事一议”原则给予不少于50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设立专业技术工作室的企业给予每年20万元补助。截至目前,昆明市在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开展“揭榜”项目3个,实现产值10.2亿元。

  精准对接需求优化人才生态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为了引进高端人才,昆明市在服务上做“加法”,推广使用“春城惠才卡”,建设“春城大家”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形成人才诉求“一窗受理”、人才服务“一站供给”、人才信息“一网查询”、人才发展“一帮到底”的服务闭环,及时解决人才配偶就业、子女就学、医疗保障等困难。目前,全市共建成人才公寓2573套。

  昆明市在审批上做“减法”,构建宽松社会环境。昆明市从就医、落户、创业审批等“关键小事”入手,设立人才就诊、出行、车驾管等绿色通道,实现人才落户“零门槛”;实施“免申即享”政策,简化人才申报流程。今年,全市已通过公安部门户籍管理平台筛选新落户省外高校毕业198名,经人社部门审核、报批后即可主动向人才兑现补贴。

  昆明市在促进人才流动上做“乘法”。今年7月,昆明市携手曲靖市、玉溪市、楚雄州、红河州、大理州,开启“1+5”区域人才工作互动合作,实现服务一体化,6个州市的高层次人才可在区域内享受同等公共服务与社会服务。接下来,昆明市将推动开通“中老人才走廊”,与沿线州市联动,强化人才政策协同、引育协同、培训协同,进一步促进人才要素自由流动;为产业转移人才提供专属服务,设立“一站式”服务窗口,配备人才服务专员,为符合条件的人才发放“春城惠才卡”,提供社会保险、交通出行、企业登记等服务,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昆明日报 记者张怡)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