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以来累计治沙超9千万亩,内蒙古生态环境有何变化?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发生显著变化。“十三五”以来,全区累计完成沙化土地治理9188万亩,占全国治理面积40%以上。全区草原植被盖度由2000年的30%提高到目前的45%左右,处于本世纪以来最好水平。据了解,内蒙古横跨“三北”,是我国北方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的生态功能区。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森林覆盖率、草原植被盖度持续“双提高”,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持续“双减少”,重点治理区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重大转变,为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发挥了重要作用。9月7日至12日,中华环保世纪行2023年宣传活动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和锡林郭勒盟两地举行。今年宣传活动的主题是“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宋锐介绍,此次宣传活动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牵头组织,全国人大环资委、生态环境部、国家林草局等有关部门共同参与。全区草原植被盖度处于本世纪以来最好水平内蒙古草原和森林面积均居全国首位,黄河流域面积占19.1%,湿地面积占全国16%,是我国北方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的生态功能区。但同时,内蒙古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分别占全区国土面积的1/2和1/3以上。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郝明胜介绍,近年来,内蒙古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连续多年保持“双减少”,森林覆盖率和草原植被盖度实现“双提高”,在“十二五”“十三五”国务院省级政府防沙治沙目标责任制考核中,内蒙古自治区位居全国前列。内蒙古积极争取国家重点生态项目,先后组织实施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六大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十三五”以来,全区累计完成沙化土地治理9188万亩,占全国治理面积40%以上,部分地区呈现出“荒漠变绿洲”的景象,实现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转变。在草原生态保护修复方面,全区草原植被盖度由2000年的30%提高到目前的45%左右,处于本世纪以来最好水平。内蒙古在全国率先完成基本草原划定和草原确权登记工作,把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7.3亿亩草原划为基本草原。将3833万亩重度沙化及部分中度沙化草原纳入禁牧区,防止超载过牧造成草地退化、沙化。在全国率先开展破坏草原林地违规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破坏草原林地行为。同时,组织实施国家草原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通过人工种草、围栏封育、草原改良等技术措施,持续提高草原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2012年以来,完成种草任务3.18亿亩,居全国第一。贯彻实施《黄河保护法》,编制印发自治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我们始终把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为重大政治任务,认真贯彻实施《黄河保护法》,编制印发了自治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十四五’实施方案以及相关专项规划方案,全力推动各项目标任务落实落地。”郝明胜介绍。内蒙古大力实施沿黄生态带建设、沙漠锁边、生态补水等工程,推进十大孔兑等多沙粗沙区治理,水土流失状况呈现面积和强度双下降。严格水资源刚性约束,黄河流域20个地下水超采区中有17个已达到采补平衡,农田灌溉用黄河水占比由2003年的93%下降到2022年的83%,黄河流域42个旗县(区)中有33个已建成节水型社会。同时,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组织开展黄河流域地表水环境问题专项督察,实施“清四乱”、入河排污口和重点风险隐患排查整治。2022年,黄河流域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为74.3%,其中干流9个国考断面水质均为Ⅱ类,乌梁素海湖心断面水质由治理前的劣Ⅴ类提升至Ⅳ类。以乌海及周边地区为重点,加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联治,2022年,沿黄7个盟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89.6%,同比上升4.4个百分点,达到历史最好水平。此外,在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方面,内蒙古率先出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指导意见、率先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集中开展了“五个大起底”行动,9300多个待批项目实现应批尽批,消化处置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35.64万亩,盘活“半拉子”工程项目360个,盘活开发区长期停产企业和僵尸企业184户,让资源真正活起来、高效用起来。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方面,“一湖两海”、察汗淖尔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2021年度国家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中内蒙古自治区等级为“优秀”,2022年优良天数比例、PM2.5平均浓度、优良水体比例、劣Ⅴ类水体比例四项指标均达到有监测数据以来最好水平。位于黄河“几字弯”顶部的乌梁素海,生态环境已明显好转。新京报记者 吴为 摄现场1乌梁素海从“生态之患”变成“塞外明珠”乌梁素海位于黄河“几字弯”顶部,是黄河流域最大的湖泊湿地。水域总面积约293平方公里,承担着黄河水量调节、水质净化、防凌防汛等重要功能。但在上世纪90年代后的一段时间,随着河套灌区开发,农田退水、城市生活污水、工业生产废水等排入,乌梁素海水质逐年恶化。乌梁素海生态保护中心主任包巍回忆,2008年,乌梁素海湖区暴发大面积“黄苔”,水质一度恶化为劣V类。同时,伴随水质问题,流域还出现了草原荒漠化、沙化的问题,黄河“自然之肾”变成了“生态之患”。2008年起,当地开始对乌梁素海持续进行治理,主要从污染源控制的角度入手。在流域上游乌兰布和沙漠,大规模防沙治沙,防止沙漠继续向东倾斜;在湖区周边,推进乌拉山生态修复和乌拉特草原自然修复;在城镇和工业园区,建污水治理厂,提高中水回用率;在河套灌区,开展“四控两化”,即控水、控药、控膜、控肥,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秸秆资源化利用,农业面污染源得到有效控制。如今的乌梁素海流域,湖区水质提高到整体Ⅴ类,湖心断面水质达到Ⅳ类,生态环境已明显好转,游客也多了起来。现场2“板上发电、板下种植”,沙漠用地建起光伏产业乌兰布和是我国八大沙漠之一。9月8日,记者来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磴口县的乌兰布和沙漠腹地。如今,这里整齐排列的光伏板在沙漠中向阳追光。磴口县防沙治沙局局长王志国告诉记者,磴口县选择光伏产业,不是偶然。磴口县年均降水量仅140多毫米,但蒸发量却超过2400毫米。当地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这也为磴口县带来了充足的太阳能资源。数据显示,磴口县年平均风速7.15米/秒以上,年日照时数3300小时以上,太阳辐射强度高,年辐射总量约6400兆焦耳/平方米,是我国西部风能、太阳能最富集的地区之一。磴口县发改委主任汪军介绍,磴口县从2012年起实施光伏治沙项目,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创新发展了光伏+生态治理的新模式——“板上发电、板下种植”。在磴口沙源地生态综合治理四期项目现场,光伏板下一丛丛青草随风摇摆。当地光伏治沙项目中选取的植物主要是梭梭、四翅滨藜和柠条。这些品种在成长期每年每亩的需水量在10立方米左右,耐旱且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因而被挑选出来主推种植。光伏板上可以发电,板下可以种植作物,借光治沙实现了沙漠地区太阳能资源高效利用和土地有效种植的双重收益。经测算,光伏运行周期内年发电小时数1800小时以上,收益率大于8%,而板下种植的梭梭接种肉苁蓉或者四翅滨藜接种肉苁蓉,亩均效益能达到1200元以上。据了解,磴口县全县新能源可开发面积80万亩以上,新能源可开发量达到2400万千瓦以上。当前,磴口县正全力推动国家已批复的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新能源基地项目实施,争取正在履行审批手续的内蒙古自治区蒙西电网保障性并网和市场化新能源项目尽快获批。上述项目建成后,光伏治沙面积将超过35万亩,沙产业产值将超过100亿元。9月8日,巴彦淖尔市磴口县。新京报记者 吴为 摄现场320多年治沙,锡林郭勒盟多伦县满目苍翠锡林郭勒盟是万马奔腾的“中国马都”,是全国第一支乌兰牧骑的诞生地,也是京津冀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多伦县位于锡林郭勒盟东南端,地处浑善达克沙地南缘,是内蒙古距离北京最近的旗县。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多伦县沙化面积达413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71%。2000年以来,多伦县开始了退耕还林、治沙止漠工程。经过20多年的生态建设,全县林地面积由54万亩增加到现在的225万亩,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的6.8%增加到现在的37.9%。多伦县林草局副局长李岩说,以前是漫天风沙、沙中找绿,现在是满目苍翠、绿中找沙。“多伦县作为内蒙古距离北京最近的旗县,直线距离仅有180公里。当年恶劣的生态环境不仅制约多伦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还给京津冀地区的生态安全带来隐患。”多伦县政府副县长李宝山回忆道。2000年5月开始,国家紧急启动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多伦也成为我国北疆大规模生态建设的发端地。多伦县推进生态建设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2000年到2010年,其间确定生态固基发展战略,依托京津风沙源治理和退耕还林工程,采取“飞、封、造、禁、移、调”等措施,加大对沙化土地的综合治理。第二阶段从2011年到2017年,多伦县开展百万亩樟子松造林工程,进一步提升林业整体发展水平。第三阶段是2018年至今,启动浑善达克规模化林场建设和坚决打赢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浑善达克规模化林场多伦分场场长左鸿飞介绍,通过区域保护、系统修复、重点治理,对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固定沙地采取综合措施,比如退化林修复、建黄柳沙障,预计用六七年的时间提前打赢多伦县境内的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如今,多伦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多伦县流动沙地现在只剩下1.72万亩,半固定沙地是0.23万亩,两类就是我们所称的‘明沙’,加在一起不超过2万亩。”李岩说。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是“三北”工程三大标志性战役的重要部分。锡林郭勒盟将13个旗县市(区)全部纳入“三北”工程浑善达克沙地综合治理项目范围,2023年全盟计划完成建设任务109.5万亩,目前已完成83.8万亩,初步确定在“三北”工程六期建设期完成沙地治理3199.4万亩。新京报记者 吴为编辑 白爽 校对 卢茜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