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246万余亩秋粮丰收在望

  金秋时节,“丰”光无限。记者9月18日从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全市秋季农作物长势喜人,随着秋收逐渐临近,希望的田野一派丰收的图景。

  据了解,今年我市秋粮播种面积246.26万亩,其中玉米播种面积145.98万亩,大豆播种面积86.58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8.5万亩。全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早动手早谋划,各项管理措施落实到位,主要病虫害防控得力,秋粮丰收在望,9月底秋收将全面展开。为确保秋粮应收尽收、颗粒归仓,秋播应播尽播、种足种好,我市已制定“三秋”农机化生产工作方案、“三秋”农机作业应急处置预案,全力做好农机作业机收准备。

  今年以来,我市扛牢粮食安全责任,锚定全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落实各项配套技术措施,把好“四关”创高产。把好播种基础关。突出高标准农田建设,依托种粮大户和各类新型经营主体,立足早播,突出关键技术,抓住夏播期间墒情好有利时机,不等不靠,坚持农机农艺结合,实行农技人员跟机作业,努力提高播种质量。把好田间管理关。各地切实把加强田间管理作为夺取秋粮丰收的重点任务,农业专家巡回田间查苗情,农技人员网格化包保抓服务,发动群众抓管理,突出查补苗,因地抓施肥,及早防病虫。把好中后期作物生长关。在秋作物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我市坚持防早衰、防病虫、增产量,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全面落实增产措施,通过制定方案,增加投入,压实工作责任,积极引导广大农民开展多种形式的“一喷多防”“一喷多促”活动。建议广大农户适时晚收,提高产量和品质。把好抗灾减灾关。各级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精准施策,对灾害天气早会商、早预警、早准备,落实工作责任,排查风险隐患,依托新型经营主体,建立应急抗灾队伍。汛前,全市对高标准农田排灌系统全面进行了排查和问题整改,指导农民对易涝地块及早做好农田清沟防涝工作,大大降低了农业灾害造成的损失。

  市农业农村局有关专家表示,今年秋季农作物长势好于上年同期,预计产量将再创新高。秋粮收获后要及时烘干储存,减少霉变损失,鼓励有烘干设施的企业为周边群众提供服务。同时,应密切关注粮食市场收购情况,帮助农民科学储粮、择机卖粮,实现优质优价。(记者 吴永生 通讯员 刘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