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长黄金周·庆丰收】采摘季来了!黑大援边的人工种植红松茸喜获成功

  

  近日,由黑龙江大学援边专业技术人员曾伟民副教授主持,在受援单位东宁市供销合作社食用菌研发中心开展的试验项目“以黑木耳废弃菌糠为基质栽培大球盖菇”取得可喜成效,迎来了采摘季,这标志着东宁市首次尝试人工种植红松茸取得阶段性成功,该项目也得到了东宁市援边工作队、黑龙江省食用菌产业技术协同创新推广体系的重点支持。

  

  该项目的成功将为黑木耳废弃菌糠的资源化利用开辟新途径,为发展绿色循环农业,助力东宁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大早,东宁市供销合作社和援边工作队的工作人员便开始忙碌起来,纷纷抢抓采摘黄金时间。援边工作队队员、黑龙江大学副教授曾伟民正在为工作人员讲解采摘技巧,并进行现场指导。一个个形态各异、大小不同的红松茸,犹如雨后春笋般从地下冒了出来,白色菌杆顶起圆润饱满的酒红色菌盖,像一朵朵圆鼓鼓的小伞。工作人员穿梭其中有条不紊地采摘、分拣、装箱,到处是一派繁忙景象。

  大球盖菇,营养丰富,肉质滑嫩,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糖类、蛋白质、维生素以及矿物质,具有护肝、养肾、抗氧化、预防冠心病等保健功能。今年年初,为解决黑木耳废弃菌包污染问题,探索发展高效益食用菌产业,东宁市供销合作社食用菌研发中心和东宁市援边工作队尝试用黑木耳菌糠、玉米芯、秸秆为主要基质开展红松茸栽培试验研究。为此,曾伟民专程赴华中农业大学应用真菌研究所、武汉市农科院食用菌研发中心等机构学习交流,并与省内外知名专家详细咨询讨论,拟在东宁利用黑木耳菌糠等农林废弃物发展红松茸栽培产业,为东宁市食用菌未来产业发展谋划新方向。

  在援边工作队项目种植基地,技术人员将不同比例的黑木耳废弃菌糠栽培基质分成5个试验小组,经过4个多月的前期准备和田间试验,获取了一手技术资料。该试验是国内首次将菌糠比例提高至65%并取得成功,试验结果表明,以黑木耳废弃菌糠为主要基质栽培红松茸技术方案具备可行性。黑龙江省援边工作队挂职干部、东宁市食用菌研发中心副主任孙浩天表示,未来将开展红松茸不同模式、不同季节的栽培试验以及探索快速培养菌种的生产技术,在红松茸遗传育种、精深加工等方面与黑龙江大学开展校地合作,把调查研究转化为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实际举措,为东宁市以及黑龙江省东南部地区黑木耳废弃菌糠利用、产业链延伸等方面探索新途径,助力固边兴边富民。

  

  据曾伟民介绍,人工种植红松茸技术要求相对较低,经济效益却十分可观。红松茸种植平均亩产可达4000斤以上,亩产值可达2万元以上,每亩净收入可达6000元到1万元。种植过大球盖菇的黑木耳菌糠等农林废弃物会被有效降解,进而转化成有机肥,可直接还田利用,实现绿色循环。同时,为今后更好地推广以黑木耳菌糠为基质栽培大球盖菇,除林下小规模种植外,技术人员还尝试遮阳网下大地小规模种植、大棚可移动盆式小规模栽培等模式,不断扩大产业规模,提供更全面的技术服务,助力东宁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

  东宁市供销合作社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生态优势、科研优势、产业优势、区位优势,积极搭建“上游种植+中游深加工+下游销售”产业全链条,使红松茸种植成为村集体经济实现稳定增收的重要项目,努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哈尔滨日报记者 王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