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市:完善公卫体系建设 构筑全民安全屏障

  近年来,桐城市始终以对群众健康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进一步加大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工作统筹推进力度,深入优化城乡医疗卫生布局,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提高应急响应能力“早发现”是有效防范化解公共卫生重大风险的前提,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应急响应机制和应对预案,明确不同级别响应的启动标准和流程,以及政府、部门、单位和个人“四方责任”。实施全民健康信息联通工程,完善信息报送机制,实现传染病报告信息和患者就医症状信息实时抓取。依托国家公共卫生、动物疫病、口岸检疫、食品安全等系统,构建全域监控和全流程追踪的监测体系,加强境内外疫情监测和输入风险防范,将防疫触角延伸到各行业各领域。注重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技术,实时分析、集中研判,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提高应急物资储备能力建立财政、科经、市场监管、商务、卫健、交通、民政等部门应急协同保障机制,健全医疗防治、物资储备、产能动员“三位一体”的保障体系,建立公共卫生应急防疫物资储备仓库,做到关键时刻“调得出、用得上”,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及时开辟绿色通道,特事特办,保证各项物资调用效率,有效满足重特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处置需要。提高疾病预防控制能力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成立桐城市疾病预防控制局,健全以疾控中心和专病防治机构为骨干,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等县级以上医院为依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网底,防治结合、上下联动的分工协作机制。推进慢性病管理“医防融合”模式,当前桐城市已完成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76242人,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26737人,完成65岁以上老年健康体检67833人,年度目标任务已提前完成。加强实验室网络建设,提升各类传染病快速鉴定、检测能力。东部新城桐城市人民医院新区单独建设标准化感染科病房大楼,高标准推动桐城市公共卫生临床医院项目,统筹规划推进疾控、血防、卫生监督一体建设。强化疾病预防控制、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干预,建立起人员通、信息通、资源通和监督监管相互制约的机制。提高应急救治能力按照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更高要求,加强院前急救、应急转运需要的负压120救护车配备,健全传染病诊疗和救治网络,明确“平时”和“战时”职责及转化模式。加快县域内区域医疗次中心建设,完善中西医结合应急救治机制,完善综合医院传染病防治设施标准,加强感染、急诊、重症、呼吸、麻醉、检验等重大疫情救治相关专科建设,强化发热门诊建设和扩容重症床位,做到“应开尽开、应设尽设”,病人“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对病情危急患者保障120生命通道高效畅通,配置120救护车14辆,15个镇(街道)配备固定非急救转运车辆30余辆,保障患者转运“应快尽快”。(盛杰)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