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太晒、太脏?这位特级教师说:野在户外大有学问

  当成年人走进大自然时,会得到心灵的平静,产生一些美好的感觉。

  但是,当这种联系转化到儿童日常的学习状态时,有些家长会产生担忧——

  “如果让我的孩子一直在户外皮,那我送他来幼儿园干什么?”

  “户外活动太脏、太晒、太野了,还有点危险,对学习也没什么用吧!”

  ……

  那么,亲近自然究竟对孩子的学习和发展有哪些价值?

  在10月28日举行的“2023特级教师开课啦”首场公益讲座现场,上海市虹口实验幼儿园园长兼党支部书记顾伟毅呼吁广大家长们:把生命还给自然,把教育还给生活,把童年还给孩子。

  

  上海市虹口实验幼儿园园长兼党支部书记,上海市特级教师,教育硕士。曾获全国新时代最美幼师、上海市十佳青年校园长、上海市教育系统三八红旗手等称号。

  在“摸爬滚打”中成长为一个

  情绪稳定的孩子

  虹口区实验幼儿园里多了一个种植区。顾伟毅发现,孩子们每天吃完午饭就喜欢跑去观察绿色植物。

  这块小角落不但受到小朋友的欢迎,老师们也很爱去。

  顾伟毅查阅了资料后发现,大自然中的绿色植被、气味和鸟鸣会使人产生愉悦感和幸福感,并且降低人的皮质醇的分泌。

  所以,不论是对于成年人还是孩子来说,大自然都起到了缓解压力、抑制焦虑的作用。

  通过实践,顾伟毅还发现,当孩子们走进大自然后,他们的攻击性行为变少了、相处起来更加和谐了、参与度也提高了。

  甚至有一些平时比较活跃的孩子,到了户外,他们反倒会专注地观察蚂蚁、探索水滴等,情绪稳定了许多。

  除此之外,大自然带给孩子的好处还有很多——

  ·当孩子在户外活动时,经常接触阳光,阳光的光谱足够全,刺激视网膜分泌多巴胺等活性物质,能有效抑制眼轴增长过快,促进眼球发育,更有利于近视防控。

  ·大自然的空间开阔,具有一定的开放度、复杂度和挑战性,这也增加了孩子的活动欲望。

  当儿童的活动量变大了,他们的身体协调性、四肢灵活性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苗条儿也更多了……

  ·孩子们在户外三三两两结伴共同解决问题的时候,他们也学会了分享合作、遵守规则、学会了同情、关爱、热爱自然和生活。

  孩子的诗性思维被激发了……

  大自然除了对儿童的身心健康产生正面的影响,也激发了孩子们的感官体验。

  顾伟毅说:“大自然是孩子们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源泉。当孩子在与大自然互动的时候,他们的无限创想也被激发了。”

  在自然的滋养下,一位幼儿园的孩子写下了这样一首诗:

  小孩扔出了纸飞机,

  大树扔出了小鸟。

  小孩的纸飞机很快落了下来,

  大树扔出的小鸟飞到了林间。

  

  顾伟毅说:“小作者用诗性思维表达着他对大自然的观察。活泼、灵趣、充满想象,既呈现出独特的童心叙事逻辑,也表达了他们对自然、对生活细微美好的发现。”

  在虹口区实验幼儿园里,老师们为培育孩子的诗性思维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幼儿园设立了儿童直播间、儿童诗歌长廊、儿童故事编辑社等,让孩子们有足够的机会去记录、去创作、去讲述自己与自然的故事。

  在顾伟毅的记忆里,有一位孩子创作的小故事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幼儿园中的一位小朋友曾创作了一个故事,主要是讲郁金香和樱花“吵架”的过程,老师实录他的话语,并整理成了文字。

  当顾伟毅读了一半后,她的心底打了一个问号,因为故事就在一场没有结果的“吵架”中突然结束了。

  她提出,老师们可以引导儿童继续学习,让小作者思考一下争吵后,它们之间又发生了什么,使儿童的诗歌和故事中体现出真善美的价值文化。

  顾伟毅也提到,大自然中鲜活的情境为儿童的诗性思维和故事讲述提供了非常丰富的素材,而孩子们的叙事性讲述也为未来发展孩子们的表达能力埋下了伏笔。

  大自然是本“活教材”

  那孩子在自然中究竟能学到些什么呢?

  著名教育学家陈鹤琴说过:“大自然、大社会是活教材。”

  对此,顾伟毅也感同身受,她分享了两个小故事——

  虹口实验幼儿园的孩子非常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拿着iPad或手机去校园各处拍照采风。

  有一天,有一组孩子拍了两张照片。

  

  孩子们对照片非常敏感,那些照片上的小白点成为孩子们好奇的源头。

  随即,他们自发开起了小会,通过讨论,孩子们发现了太阳光反射的现象。

  “这是太阳光反射,而且远距离,太阳往下射的时候射到白衣服,就会发光。”

  “如果你穿了黑裤子的话,是无法反射的。”

  “如果反射角度是34度或者32度,那衣服上也就只有一个袖子可以有反光,如果是35度或者37度,可能两个袖子都会有光线。”……

  这是来自孩子们的热烈讨论,顾伟毅说,这群年仅5岁的儿童所探讨的内容背后竟蕴含着物理学中的“反射”“偏振”和照相机中的“白平衡”等原理。

  更可贵的是孩子们的敏感和好奇、对细节的洞察能力、大胆想象、敢于质疑的态度,也让顾伟毅不得不感叹儿童是有能力的学习者。

  在此过程中,孩子们建构起的不仅是反光的经验,还体验着万物依存的关联,而万物依存恰恰是自然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元素。

  曾有一个班级组建了一支“小鸡守护队”,尝试着孵化小鸡。孩子们比教师更好奇、更期待、更关切。

  直到第21天,蛋壳上的那一丝裂缝,才让教师相信这只鸡蛋“可能有戏”。

  那这21天到底发生了什么?老师调取监控后发现,每天来看鸡蛋的孩子人数在逐日递增。

  老师原本想着,一颗光秃秃的鸡蛋有啥可看的,但是,班里孩子们的行为让她相信每一个生命都值得期待,每一个生命都充满力量。

  于是一场视频直播,成了她和孩子们见证生命诞生的爱的直播。

  其后、给小鸡的喂食探究、鸡窝的精心搭建和体感测试、小鸡放养陪伴、周末轮值行动,直至小鸡死亡埋葬、死因调查、对再次养鸡计划的讨论决策,师生经历了完整的养护过程。顾伟毅认为,孩子和老师在守护小鸡的经历中,经历了三大过程——

  ·在孵化小鸡的过程中,他们一起探寻生命孕育的过程,见证生命诞生的珍贵;

  ·在养护小鸡的时候,他们了解了生命的生存方式,观察生命的生长变化,学会了关爱和保护生命;

  ·而在复盘小鸡死因时,孩子也体验到了生命的脆弱,开始敬畏生命守护的责任。

  想必,这也是大自然教会孩子们最重要的事,那便是体验、关爱和经历,更要学会对自然界中的万物持有尊重和负责的态度。

  讲座最后,顾伟毅也为广大家长们提供了小建议——

  ·在家中设置一个“自然角”,与孩子一起选择植物,放上几盆植物,让孩子来学着照料、体验担责;

  ·准备N本自然绘本。帮助孩子在自然观察中有更强的洞察力,增进理解、深入发现。

  ·在每次户外活动前,和孩子一起准备出行的小背包,备上适宜的装备(如雨衣、防晒防虫物品);记录的工具(照相机、记录本、收藏罐等)、探索的工具(放大镜、望远镜、尺等),让孩子更好地拜访大自然。

  摄影 | 王佳依

  关注“第一教育”

  分享至朋友圈惊喜更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