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位作协新会员参加“活动周”
10月27日至29日,中国作协“作家朋友,欢迎回家——作家活动周”在京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45位新会员代表今年新加入中国作协的1203位新会员,参加了本期活动周。他们当中,有矿工作家陈年喜、外卖诗人王计兵、农民作家单小花。这是中国大地上最平凡、最“草根”的劳动者,文学改变了他们的人生,他们也用自己的经历诠释和丰富了什么是“诗与远方”。
对于吸纳民间草根作家入伍这一现象,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张宏森表示,中国作协近年来特别注重加强对年轻作家、基层作家的培养,以及对新文学组织、新文学群体的引领,通过提供创作资源、完善激励机制,鼓励作家深入生活,支持作家潜心创作,尽可能地为作家成长成才铺路架桥。与此同时,还要激发那些身在基层、散落民间的写作力量投身文学创作,将更多喜欢文学、关心文学的人凝聚到作协组织周围,让生生不息的文学火种点亮新征程奋进之路。
矿工作家陈年喜
民间文学写手加入了“正规军”
写作已成为生命的一部分
现年56岁的陈年喜曾在隧道和矿井中安装炸药、实施爆破,一干就是16年。他从18岁高中毕业开始写作,创作历程已持续了30多年。这期间有过孤独,有过彷徨,有欣喜,有沮丧,写作已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
对于自己申请加入中国作协的经历,陈年喜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他在申报时给中国作协邮寄了自己创作的一本10万字的诗集《炸裂志》及一本16万字的散文集《微尘》。“我的作品字数及出版本数早早超过了中国作协的入会标准,所以就很顺利地加入了。但是看到名单公布的那一瞬,我突然有一种身处春天的感觉,一种长期游走在民间文学写作地带,找到了组织进入了‘正规军’的归属感。”
谈及自己的阅读经历,陈年喜还清晰地记得,1991年他去东北在洛阳候车,在站外的书摊上买了一本小说《百年孤独》,计划用来打发时间。从洛阳到吉林,加上北京、沈阳两处的转乘,行程整整五天五夜,沿途大雪茫茫,他缩身在硬座一角,把这本据说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最高代表作品通读了一遍。由此打开了他青春世界里的文学窗口。
在新疆克拉玛依的萨尔托海戈壁上,陈年喜和一位工友住在地下工棚里。没有纸,他把诗歌写在用来做床垫的炸药箱上。半年后他离开时,翻开床铺,下面是厚厚一床板的诗歌。
文学破圈需有不同声音
“在我的生命历程中,文学是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一路走到今天。更欣慰的是,很多读者从我的文字中找到了共鸣,通过各种渠道彼此交流、彼此认知。这是文学打开的另一扇门。”陈年喜坦言,文学是个体的事业,也是群体的事业。文学要破圈,需要有不同的声音,不同的力量、不同的群体来参与,这样使得文学的面貌更加丰富一些。这也是他对中国作协吸纳草根作家、新文艺群体入会的看法,就像唐诗与诗人们彼此映照,成就了无与伦比的时代与个体。
谈及目前的创作出版计划,陈年喜说他和天津人民出版社签约了散文集《人间旅馆》。新作讲述他在外打工多年所住过的旅馆的故事。“旅馆本身是一个社会,有找工作的,有商务洽谈的,也有旅途中转的。我就是想以旅馆这个点写出一群人的精神面貌和生活状态。目前我还没有完全动笔,但已有写作大纲了。”
此外,陈年喜还有一本15万字的散文集《峡河溪流去》将由湖南出版社出版。这本散文集主要写他家乡的那些风物人情;另有跟译林出版社签约的一部诗集已经完成了三分之二的创作任务。
外卖诗人王计兵
外卖是正常生活文学是意外收获
参加本期作家活动周的另一位新会员王计兵,曾骑着电动车走街串巷送快递,一走就是15万公里。王计兵靠他创作的《赶时间的人》及《我笨拙地爱着这个世界》两本诗集加入了中国作协。
谈及最近的创作计划,王计兵称他的第三本诗集《低处飞行》将于明年5月上市,诗集讲述外卖小哥之间的故事。他尝试用这种方式拉近与顾客之间的距离。“我从不认为文学和生活是对冲的,我的写作在生活中‘见缝插针’,毫无违和感。送外卖之前,我观察世界是单一的;送外卖后,我看世界变得立体起来。送外卖改变了我的写作风格。”
王计兵还称,别人叫他“外卖诗人”他不介意,“外卖是我的正常生活,文学是我的意外收获。在北京参加完这期作家活动周,回到江苏昆山后,我会继续送外卖的。就跟打游戏一样,再不输血就没血了,等级就下来了。”
本组文/本报记者张恩杰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