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的校长就是“名校长”吗?这个问题值得思辨

  在国内的基础教育领域,确实涌现出了一批名气大、品牌亮、叫得响的中小学校,人们习惯于把它们称之为“名校”。在这些“名校”担任校长的人中,也有一部分校长影响力大、能力很强、个性鲜明,拥有许多荣誉,人们便把她们称作“名校长”。然而,在教育现实中便衍生出这样一个“教育之问”:名校的校长都是“名校长”吗?或者说名校的校长等同于“名校长”吗?这个问题很有探讨、辨析之必要和价值。

  一、名校都“长”啥模样?

  提起“名校”这个名词,人们大都不会感到陌生,都知道是个热词,什么是名校?如何解释?翻阅《现代汉语词典查》,查阅“百度”竟然没有关于“名校”一词的解释。再进一步在官方的政策文献里查找,也无关于“名校”解释的正确答案。这多少有些出乎一般人的预判与想象。

  (上海育才中学图片。来自网络)有人便会发问,那么在社会、现实中,为何会有那么多的“名校”?这是谁评审的?谁命名的?谁认可的?冷静思考,这一切的一切也并不见怪。在当今较为复杂多变的社会和教育现实中,尽管官方并没有搞什么中小学“名校”的评选认定,但一些民间组织机构却出于多种需要和借口,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开展一些中小学特别是诸如“百强中学”等推评宣传活动,并通过媒体尤其是自媒体大张旗鼓地炒作造势,还是有一定的热度和效果的。在这样的舆论热炒之下,各地的家长、学生除了认同这样的榜单之外,参考一些自称为“名校”学校的自我宣传、标榜自己的高升学率、“北清率”,渐渐形成了自我评判“名校”的由模糊到清晰的评价标尺,如一些地区、坊间频频出现的“五大名校”、“八大名校”、“五十强”、“百强”等学校,也就自然成为学生家长热捧狂追的所谓“名校”了。

  不过,现实中不论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还是民间自发形成的所谓“名校”都是有一定的争议、质疑声音的。教育管理部门从文件到会议均未承认有什么“名校”,如果要说与“名校”内涵、本质、表达、诠释相近的称谓的话,如一些省市进行并命名的“示范学校”、“星级学校”、“特色学校”、“优秀学校”、“优质学校”等,可能应该算是真正的“名校”。这些被官方认可、认定并命名表彰的好学校、理想学校也是有一整套的条件标准或特色体现的。

  如: 1.教育部《关于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中提出,学校管理应坚持的“育人为本,全面发展;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和谐美丽,充满活力;依法办学,科学治理”四大理念,保障学生平等权、E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引领教师专业进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营造和谐美丽环境,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等6大管理职责、22项管理任务、88条具体内容。

  2.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督导评估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对中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工作督导评估的内容中4条标准:健全规章制度,依法办学;有效使用资源,提高管理效率;优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3.江苏省“四星级”高中评估标准,包括办学条件、队伍建设、管理水平、素质教育、办学绩效等五项一级指标、25项二级指标。

  4.陕西省普通高中示范学校评估标准,包括办学理念和规划管理,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实施,队伍建设,办学条件,对口支援与帮扶要求,办学绩效等6个一级指标、32项二级指标。

  上述这些由教育部、省市教育管理部门制定出台的关于义务教育(小学、初中)、高中段教育学校的合格、达标、星级、示范类学校的评估评价指标条件,有的尽管是最低、最基本的要求条件,但也因受名额、严格程序等限制,能达标过关并通过考评被认定也实属不易,应该算是区域的好学校、优质学校、理想学校、名学校了。具备或达到了教育管理部门评估评价的标准,再加上创新、特色等突出业绩,这就是“名校”应该“长”的模样。当然,由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这些“名校”中,绝大多数在现实中与社会、民间、家长、学生心目中的“名校”是基本一致的,也有部分学校可能不一致或者落选。其主要原因可能在于,行政部门与社会民间机构、家长、学生的评判标准有别,前者注重学校的办学全面性、科学性、创新性、特色化,而后者则看重的是分数、升学、竞赛等。

  二、什么样的校长是“名校长”?

  校长是学校的灵魂。“一位好校长可以办出一所好学校”。这些在教育界虽不算至理名言的话语中,也从一个侧面表明校长对教育、对学校有多么重要。

   (段力佩校长。来自网络)什么是“名校长”?是不是名气大的校长就是“名校长”?或者说影响力大的校长就是“名校长”?对于这样的回答或解释确实是存在一定的争议。可以说,关于什么是“名校长”?“名校长”的衡量标准是什么?截止目前,还没有一个多方认可、认同的统一标准。

  不过,现在从教育管理部门的政策文件中,从各省市近些年来评选表彰活动中,可以看到的是,一些校长在教育改革发展、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创新、教育质量提升、特色品牌建设中作出了贡献,取得了多方称赞的成绩、业绩,会被表彰命名为“优秀校长”、“明星校长”、“创新型校长”、“研究型校长”、“专家型校长”等,这些校长应该算作是我们一般所谓的“名校长”吧。

  如果我们要科学理性地探讨这个问题,或者要寻找“名校长”的评价条件、评价标准的话,不妨从行政管理、办学实践和学术理论的视角、维度去研究讨论,或许可以从中发现一些带有共性的因素、特征吧。

  从国家及省市教育管理部门制定颁发的关于中小学校长任职考核表彰的政策文件中,对中小学校长及什么是合格校长、什么是优秀校长是有规定的。

  1991年原国家教委颁发的《全国中小学校长任职条件和岗位要求(试行)》中规定,校长任职的基本条件有3条,校长的主要职责有4条,校长的岗位要求有3条。这个文件是较早的关于中小学校长作为合格的、基本的条件要求的权威规定,也应是底线性 的评价考核校长的条件标准。

  2018年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校长专业标准》、《普通高中校长专业标准》。《标准》中对合格中小学校长专业素质的要求等作出明确规定,提出了“以德为先,育人为本,引领发展,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等五大理念,明确了中小学校长的六条基本专业职责及60条专业要求。这一《标准》从中小学校长的专业视觉维度层面,对中小学合格的校长应具备的基本理念及专业职责、专业要求作出了新的、科学、严格的界定规定,也应该是新时代衡量评价中小学校长的科学标准。

  2006年,福建省教育厅下发《关于评选中小学优秀校长的通知》中,对中小学优秀校长评选规定了基本条件,涵括思想道德、政策水平、领导能力、业务素养,认任职资格条件、年度考核、办学实际等。

  从教育理论学术研究方面已有的成果分析可以发现,目前关于中小学优秀校长等其它称谓的“名校长”之类的条件、特点、特征的表述已经很多,这些大都基于中小学校长的专业、职业及教育改革发展、学校发展对校长的要求,并从理论的角度去探讨研究。在这里仅选择较有代表性的有关优秀校长的评价指标条件及具有的特征等观点。

  如顾明远、赵国忠在其专著《优秀校长最重要的标准》中提出了二二十多条优秀校长的评价标准。(限于篇幅略去)

  也有专家校长研究认为,优秀校长一般具有八大特征。1.对教育有自己的思考与认识。2.注重学校文化建设。3.具有开发学校潜能的能力。4.引领教育创新的实践。5.能实施有效的教育管理。6.为教师专业发展服务。7.与教师平等共享幸福人生。8.持之以恒开展教学研究。

  总之,中小学名校长应该是以国家政策文件所规定的条件、标准、要求为基本或底线,在合格、胜任的基础上,具备优秀校长的共同特质、特征和独特风格及业绩突出的校长。

  三、名校的校长等同于“名校长”吗?

  由于我们对“什么样的学校是名校”?“什么样的校长是名校长”两个问题作了探讨辨析,也有了比较清晰的认知与判断,“名校”“名校长”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具有的特质特点也日益清楚,这就为回答探研“名校的校长等同名校长吗“”这个问题奠定了基础,提出了可能的思路框架及其参照。

  答案便是:名校的校长,不一定都是“名校长”。这很好理解,这就如同“名校的教师不全都是名师”,“名校的学生不全都是优秀学生”一样的。人们不会有过多的争议。

  我们不妨还是分析一下,现在全国及一些省市中具有代表性的、具有影响力的中小学“名校”“名校校长”队伍的现状。90年代闻名全国的上海育才中学,是当时全国中学中的名校,时任校长段力佩,是社会和教育界公认的名校长、教育家,毫无异议。2019年曹斌担任这所名校的校长,他是名校的校长,毫无疑问能不能称他是“名校长”,回答显而易见。北京人大附中是全国知名度极高的名校,刘彭芝担任该校校长数十年,是真正的名校的校长,也是名校长。2019年4月刘小慧成为人大附中这所名校的校长,她可不可以称之为“名校长”?北京十一学校近些年来蜚声国内基础教育界,是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名校,李希贵担任十一学校校长十多年,他既是这所名校的校长,也是全国的名校长。2019年8月,名校长李希贵卸任,由学校原副校长田俊担任新校长,很显然田俊是不能称之为“名校长”。这只是列举上海、北京部分省市名校名校长的案例,其他省市中的名校、名校长的情况不少也同类或者相似。

  通过对全国或部分省市名校及名校长现状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在全国及各省市名校的族群中,在现任的校长队伍中,确实有一大批优秀的、有名气的、有影响的好校长、名校长,他们有理想、有追求、有情怀、有创新、有贡献,值得肯定与称赞。但不能判断或者绝对化地说,在这些名校担任校长的校长都是“名校长”,特别是因工作变动需要刚担任校长不久的新校长,就不能称其为“名校长”了。同时也必须承认,现在有一大批勇于改革创新、能力很强的优秀校长,并不在各区域的名校担任校长,他们仍在一些普通的、名不见经传的中小学担任校长。在这支普通中小学奋战的校长队伍中,也不乏“名校长”,只是受制于条件、平台等因素的局限,他们的名气并不大,不被人们所知道或者还有待去发现。

  北京十一学学校原校长李希贵在《中小学管理》2020年第二期撰文认为,民间对一些名校长有所质疑,甚至还会有诙谐的发问,“你是名校长,还是名校的校长”?

  看似只增加了一个“的”字,却给两种状态的校长微妙地划出了一道分水岭。

  是啊,在教育改革发展的时代热潮中,社会、教育呼唤有更多的“名校”产生,期盼有众多的“名校长”涌现。为此,让我们奋努力奋斗、砥砺前行吧。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