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考不上研究生,我这辈子就完蛋了

  作者|杨小米+鼓鼓熊 编辑|欣欣

  正 文/

  大四考研那年,我一直都抱有一种“如果考不上研究生我就完蛋了”的想法。

  这个想法在鞭策我持续努力的同时,其实也给我带来了非常大的心理压力。

  我记得在距离考研还有半个月的时候,当我一想到“如果考不上该怎么办”这个假设情境时,就很想哭,因为我想不出来如果考不上该怎么办,那是我最害怕的一种情境。

  幸运的是,我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研究生,后来顺利地硕博连读并且如期毕业。

  在我读研读博的日子里,我没有再想过如果当年自己考研失败,后来将会过上怎样的生活。

  虽然读博士做研究从来都不是轻松容易的事情,但我一直在这条路上走得心无旁骛,也就没有什么波澜,甚至说出来都有些乏味。

  比起我这种“一路波澜不惊”完成学业的经历,学术圈里还是有很多人有着非常精彩的经历。

  今天就给大家讲几个我知道的故事吧。

  01

  我在写博士论文的时候多次引用过一篇行为经济学领域的论文。

  那篇论文的两位作者之一是美国某大学的经济学教授,也是行为经济学领域数一数二的大咖。

  他博士毕业的时候46岁。为什么那么大年纪才博士毕业?因为在读博士之前他在忙别的。

  他大学时候读的是数学,而且是在一个致力于培养学术人才的“尖子班”读的。

  本科毕业之后,他的大部分同学都继续深造,而他想要去看世界,就没有再继续读书。

  他先是花了一整年的时间到世界各地旅游,后来又做过很多种职业,比如半职业扑克选手、地产经纪、地毯商人、探险导游等等。

  四十岁的某一天,他读了篇关于诺奖得主的文章,忽然觉得自己该去搞点学术研究了,于是申请了经济学的博士。

  第一年还没申请上,又接着申了一年,在41岁的时候,他开始读博士,读了五年,46岁毕业。

  然而他毕业的时候一篇文章都没发表出来,也找不到正式的教职。

  博士毕业之后的五年里,他辗转了几所大学做临时教职,终于在50岁出头的时候发表了学术生涯中的第一篇文章,也终于找到了一份正式的教职。

  从50岁到70岁,他总共发表了一百多篇文章,有一次他在社交媒体上发帖,说自己的文章数量终于超过自己的年龄了。

  在《破碎的美国梦,我们恐怕要结束了 》这篇文章里,我写到过熊一研究生毕业申请博士失利的经历。

  当年熊一申请博士失败时,我跟他讲了这个经济学教授的精彩履历。

  熊一说以后这就是他的偶像了,他也可以等到40岁的时候再去读个博士,说不定后半生还能重回学术道路,成为学术大咖。

  02

  我在商学院读博士的前两年,每个学期都会去另外一所学校的商学院修一门课,开课的老师是位80多岁的老爷爷,是社会认知领域鼻祖级的人物。

  老爷爷在纽约出生长大,大学和研究生读的都是电气工程专业,毕业之后进入世界知名的贝尔实验室做工程师。

  工作两年后,他觉得自己需要增加一些人文科学方面的素养,于是去读了个社会心理学博士,之后就开始在大学里做老师。

  60多岁的时候,老爷爷从美国的大学退休,但他并没有放下工作、享受退休之后的悠闲生活,而是搬到了香港继续任教。

  从60出头一直到80多岁,老爷爷在香港讲课、带博士生,时间与年龄对他来说似乎是静止的。

  我们每周上一次老爷爷的课,时长是3个小时,老爷爷一直是站着讲课的。

  给老爷爷发邮件请教问题,回复永远不会超过12个小时。晚上发的邮件会在早上4点钟收到回复。交的作业论文会有非常详细的反馈,有时老爷爷的反馈会比我们自己写的小论文篇幅还要长。如果是发邮件去跟老爷爷探讨研究问题,老爷爷会在回复的时候附上他觉得重要的参考文献全文供我们阅读。

  老爷爷的精力与对工作的热情,让我们这些二十几岁的学生,常常自叹不如。

  后来,老爷爷因为家庭原因又回了美国,继续在一所大学做访问教授,依然是全心全力做学术、指导学生

  03

  还有一个特别精彩的故事是我读文献的时候随手搜了一下作者发现的。

  八卦作者,这大概也是读文献的一大乐趣吧。

  除了了解作者的经历,文献最后面的致谢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部分。

  跟文章正文的严肃与严谨相比,致谢部分往往会有一点自由发挥的内容。

  比如我有读到过作者吐槽自己签证迟迟没有下来,感谢签证官的拖延给了自己三个礼拜写文章的时间;比如有作者会感谢某某和某某教授对文章早先的版本提过修改意见,这大概可以看出来文章得到过什么人的指点;再比如有非常非常非常学术的男博士会在致谢里向女朋友求婚。

  有一次,我在消费者研究领域的某顶级期刊读到一篇文章,这篇文章主要讲如何通过人们在看广告片时的脑神经活动,来预测广告效果及商品销量。

  于是我顺便搜了一下作者,想看看作者还有没有发表过其它用神经科学的方法研究消费行为的文章。

  从打开作者简历的那一刻起,我就只想说“哇”。

  那是一位颜值完全不输好莱坞明星的商学院教授,以色列人。

  上大学之前,他在以色列军方做过三年情报方面的特工,之后用两年的时间读完了物理学本科和哲学硕士。

  他的博士本来读的也是哲学,但读了两三年哲学博士之后,他发现神经科学更有意思,于是转而读神经科学的博士。

  读书期间他做了近十年黑客,通过“黑”进财务和政府机构的网站来测试系统安全。

  他做黑客做得太成功了,而且是正面形象,所以他的亲身经历也被纳入了很多电影中。

  博士毕业之后,他留在了学术圈,在美国一所知名大学的商学院做教授。

  在他的业余生活那一栏里写着开飞机,包括喷气式飞机和直升机。

  04

  这三个故事大概过于精彩,以至于远离了我等凡人的生活。

  其实,在多年的求学过程中,我也真切看到过虽有曲折但令人赞叹的经历。

  比如我在荷兰读博士时,我们课题组里有一位研究助理,导师常常让她来给我的实验帮忙。

  那个荷兰妹子原本是读医学的,但在医学院读了三年之后,觉得那不是自己喜欢的专业,所以又从大一开始读心理学。读完本科之后,她继续读了两年心理学研究生。

  研究生毕业时,她并不确定自己是不是想继续读心理学的博士,于是申请到我导师的课题组做研究助理。

  在做研究助理的时候,她非常认真,自学了很多编程技术。我们这些博士生遇到编程问题还经常去问她。

  做了一年研究助理之后,她确认自己想继续读博士,于是留在了我导师的课题组开始读博。

  去年她博士毕业了,文章也发到了顶级期刊,于是去了哈佛一个非常强的实验室做博士后。

  如果从时间上看,她是远远落后于一路无缝衔接从本科读到博士的小伙伴。

  但我跟她聊起来她从医学院退学重新开始读心理学这段经历时,她跟我说她觉得很幸运,因为离开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而不是在一条令自己感到痛苦的路上继续走下去。

  跟很多荷兰家庭一样,她的父母并没有资助她上大学的费用,她一直都在利用课余时间打工为自己赚学费,而且坚持了那么多年。

  如果当年没有考上研究生,我大概并不会完蛋。

  确定自己喜欢什么、热爱什么,是需要时间和经历来得到答案的。

  跟一帆风顺的履历相比,我更喜欢那些千回百转的故事。

  因为那些故事里有我不曾经历过的转折,有让我佩服的勇气,亦有让我看到另一个自己的可能。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