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 迹

  (上接第一版)

  孙明江知道了事情的整个过程犹豫了。孙明江兄弟三人,哥在部队,弟在上学,父母身体不太好,家里经济状况较差。孙明江1993年7月高考落榜后,毅然决定不复读,用外出打工挣钱来减轻父母负担,帮助弟弟完成学业,可当公务员工资太低,外出打工虽说很辛苦,每月工资都在千元以上,是当公务员每月工资的好几倍。

  知儿莫如父。孙明江的父亲看出了他的心思,动情地说:“孩呀,目光看远些,人武部工资虽低点,但里面人员素质高,接触的大多是干部,就是职工也是经过严格挑选的,跟着他们能潜移默化学到东西,对你以后的发展有好处。在外打工,一天要干十四五个小时,辛苦不说,接触的都是跟自己一样的农民工,学不到啥东西,对以后的发展没好处。”见孙明江不吭声,他父亲又继续说:“再说,杭州离家一千多公里,家里有什么事很难照顾到,而人武部离家就三十里地,家里有事不要一个小时就回来了。退一步说如果人武部实在不好干,就权当到部队当兵一样,大不了干两年再回来干其它的也不迟。”

  孙明江是个孝子,经他父亲这么一说,便同意到人武部当“公务员”。

  孙明江一到人武部后,就坚持每天清晨五点半准时起床,打开煤炉为20多名干部职工烧开水,拿笤帚打扫人武部大院,用拖把从办公四楼走廊一直拖到一楼楼梯,把卫生打扫得干干净净;到了上班时间,他就在门卫值班室接听电话。孙明江一米七五的个头,国字型脸庞,人长得精神,做事又那么扎实,很快赢得人武部干部职工的好评。孙明江还写得一手好钢笔字,那时人武部还没有微机,一台铅字打字机没有人用,处理文稿都是靠手抄。因此,政工科的潘科长对孙明江很看重。政工科文稿比较多,忙不过来时就让孙明江抄写。还向部长、政委建议让孙明江兼任打字员。孙明江的工资3个月后增加到180元,半年又增加240元,后来由于兼任了打字员工作又提高到了300元。当时人武部的正式职工多的每月工资400多元、少的也就340元。

  孙明江很知足,工作干得更欢了,特别是帮潘科长抄文稿、打印材料更主动了。1995年5月的一天,潢川县人武部领导为了提高干部职工自身素质,要求大家结合工作搞报道,制定了新闻报道奖励规定。当孙明江把抄写好的新闻报道奖励规定交给潘科长时,潘科长顺便对孙明江说了说:“我看你文字基础不错,没事也可以写写稿子,投投试试。”

  写新闻、上报纸,可当时孙明江连最起码的新闻写作常识都没有,而且孙明江觉得干部、大学生、职工写的稿都上不了报,自己肯定不是这方面的材料。但想归想,孙明江心里还是痒痒的。没过几天,孙明江打印政工科编发的《民兵工作简报》中,看到来龙乡武装部利用村“民兵之家”开展抽纱刺绣培训班的简讯,孙明江便仿照报纸上新闻的格式,把这条简讯改写为新闻偷偷地寄给了《信阳日报》,没想到仅隔10天,《信阳日报》竟在一版以《来龙乡人武部兴业有方》为标题刊登了这篇稿件。孙明江捧着这份沉甸甸、散发油墨芳香、有自己名字的报纸,高兴得不知如何是好,只知道一个劲地傻笑着说:“见报了,见报了。”人武部政委在人武部全体人员大会上表扬了孙明江,说:“一个临时工都知道要通过写稿子见报纸,来提高文字写作能力,我们的干部和正式职工在这方面只有比孙明江做得更好一些才是。”潘科长把人武部奖励的10本稿纸、100个信封、50张邮票亲自送到孙明江手中。

  二

  孙明江写的第一篇稿子见了报,既受到领导表扬,又得到物质奖励,人武系统无论干部还是职工见了孙明江,还都说他干得不错,鼓励他继续努力。这使得孙明江感到特别温暖,心中像鼓满了风的帆,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沿着新闻报道这条航线勇往直前,有所作为。

  以后那段时间,孙明江每天工作之余,都把全部心思用在了找资料、写稿改稿和发稿上。他把军事科、政工科、后勤科下发的各种简报和人武干部各口子撰写的各种文稿,统统借来和收集起来。晚上没事了,门一关,便把这些简报文稿搬出来,一份份地翻阅,感到有点新闻价值的,就照着报纸上新闻稿的格式样子写。那段时间孙明江感到特别能写,每星期少则要写五六篇,多则10多篇。有一天晚上竟然写了3篇,并且好些晚上不知不觉就写到了天亮,也不感到疲倦,白天该干的工作还照常干。可说来也怪,孙明江两个月写了79篇稿子,每次都是满怀信心投进绿色的邮筒,每天打开报纸等来的总是失望,那些稿子就像泥牛入海,杳无音讯。

  孙明江屡写屡投就是见不了报,心里便发急,一急之下就把所有底稿全给潘科长看。

  潘科长很认真看完孙明江的所有稿件,直截了当地说:“你的这些稿件只有极少数几篇有修改的余地,其余的只能算是写稿的素材。”

  孙明江感到不理解地说:“我的那篇稿子也是这么写的,怎么这些稿子都成了素材了呢?”

  潘科长就给孙明江讲新闻中的抓问题和写新闻稿件的五要素,并说他那篇稿子能见报是针对性起的作用,上级刚刚出台了引导帮助农民兴业致富的文件,正需要反映这方面的稿件。说得孙明江连连点头。

  潘科长继续说:“你也不要急,凡事都有规律,只要把写新闻的规律掌握住就好办了。”接着潘科长又教孙明江掌握写新闻规律的方法,说概括起来四个字:“多看多写”。并解释说:“多看就是看新闻业务书籍,比如新闻怎么写,新闻故事又怎么写,书上都写得清清楚楚,把写作体裁分清楚;多写就是把你掌握的新闻素材,看看适合那种体裁,适合哪种就用哪种体裁写,只有这样才能慢慢从中掌握新闻写作规律。”

  经潘科长这么一说,孙明江是乎觉得突然开窍了。他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到新华书店买来《新闻写作教程》如饥似渴地学了起来,又把自己掌握的新闻素材统统弄出来比较,认为能写新闻的,就按新闻的要素写,认为可以用新闻故事写的,便按新闻故事的写作常识写。又经过一个多月的辛勤劳作,孙明江终于有了新的收获,在《信阳日报》又发了第二篇,不久又发了第三篇第四篇,这年下半年还在《黄河民兵》杂志发稿两篇,在《河南日报》、《中国国防报》各发了一篇。结果在这年底潢川县人武部新闻报道发稿统计数字上,孙明江是发稿第二名,人武部根据新闻报道奖励规定给孙明江800元奖励。

  也是孙明江运气。1996年4月,县(区)人武部又收归军队建制,按上级文件规定潢川县人武部可以增加两名正式职工。那时人武部已有10年没进职工了,听说有两个指标,本部人员,还有地方各局委领导都托关系、找门路,都想把自己的亲朋好友安排到人武部当职工。可当时军分区政治部也给所属县(区)人武部下发了通知,要求保留新闻报道骨干,加强新闻报道队伍建设。而那时潢川县人武部没有新闻干事,能写点新闻稿的还就属孙明江这个临时工。于是,人武部领导顶住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硬是把孙明江转为正式职工,调整到政工科主要负责新闻报道工作。

  突如其来的大好事,更加坚定了孙明江在新闻报道工作上有所作为的决心,他当时就是一门心思地想着怎样又快又好地提高稿件写作质量,争取多见报来报答人武部领导对他的厚爱。说来也怪,孙明江到政工科上班那天,顺便从科里的资料柜里抽出一份杂志翻了翻,竟然看到这样一句话:成才在于勤奋和积累。这在别人看来似乎很平常很正常的事,可孙明江顿时却感到有如神助。他感到自己搞新闻报道勤奋没得说,但积累不够。于是,从那天开始孙明江都坚持把新来的报刊杂志看一遍,发现好的文章能剪贴的剪贴,不能剪贴的复印或摘抄。又把人武部各科室的旧报刊杂志收集起来,把自己认为好的文章全剪贴下来,还借来《民兵知识小百科》、《人武部工作全书》等有关民兵预备役工作的书籍,把一些重要的观点词语摘抄下来。同时,孙明江报名参加解放军报新闻函授班学习。仅这一年孙明江读完《新闻基础教程》等专业书籍22本,从报刊上复印剪贴新闻资料15本,共18万字,记下了5万多字的读书笔记。孙明江还按照新闻业务书上讲的写新闻要“六分跑、三分想、一分写”的要求,只要一有空就往县人武部的各科室、县委政府分管武装的办事机构、各乡(镇)武装部及街道、办事处跑,想方设法寻找新闻线索。

  由于孙明江搞新闻报道的路子对头,写稿见报的积累很明显。那年征兵工作开始时,潢川县有关部门为了调动广大适龄青年参军的积极性,着力运用司法公证来解决农村义务兵优待金发放不及时的问题,军属如果在规定的时间领不到优待金,可以起诉当地乡(镇)政府。于是孙明江写了题为《潢川县对义务兵优待金实行司法公证》的新闻稿,很快被《解放军报》刊登。

  孙明江负责人武部的报道工作,采写的稿件第一次上了军报,对完成上级规定的见报任务增强了信心,更加努力地采访写作,一天到晚忙个不停。由于长时间连轴转,孙明江的身体明显消瘦,头发也开始掉了,人武部领导见他这么辛苦,劝他注意劳逸结合。可孙明江却不感到累,还觉得很充实,特别是每当报刊上出现署有他名字的稿件见报时,孙明江特别地兴奋,总是马上送给人武部部长、政委看,部长、政委要自然免不了表扬一番,孙明江心里美滋滋的。当看到兄弟人武部稿件上了报刊,孙明江便会感到无形的压力。特别是兄弟人武部刊出的稿件,本人武部也有这样的新闻线索的时候,孙明江就后悔得不得了,情不自禁地用手拍着自己的脑袋问自己为什么没想到,还恨不得把见报的报纸藏起来,不让部领导看到。就是这些压力和动力,又反过来使得孙明江十分注意和留意身边的新闻线索。

  一天阳光明媚的早上,孙明江上班途中,看到潢川县航空路上打出了一条“148”法律援助中心开通的过街横幅。他脑子里突然想到当时鲁豫两省的人武系统都在推广汤阴县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的经验。觉得两者之间很可能联系得上。于是孙明江当即下车去了解情况。原来这年初潢川县就筹备成立了“148”法律援助中心,口号是拨通“148”,法律服务到您家。主要是为平民百姓普及法律常识,提供法律咨询,维护大家的正当权益。孙明江觉得如果能借助“148”援助中心来拓宽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的途径可是个一举两得的好事。于是,孙明江向部长、政委汇报了自己的想法,在双方领导的直接沟通下,一个月后,潢川县“148”法律援助中心开通军人军属法律援助专线,并邀请该中心主任律师为热线主持人。军人军属法律援助专线的宗旨:军人军属正当权益受到侵害时,只要拨通“3910148”,主持人就热情地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在此基础上,孙明江又以《潢川县开通“148”维军热线》为题写了篇新闻稿,先后被《解放军报》、《中国国防报》、《法制日报》、《河南法制报》等报刊进行了报道。河南省军区军事法院领导看到报道后,专程到潢川县考察“148”维军热线情况,后来,潢川县人武部被河南省军区和河南省高院评为“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先进单位。”

  这年,孙明江圆满完成了上级规定的见报新闻篇数。

  三

  孙明江进一步尝到写新闻的甜头,干新闻工作的劲头也越来越足,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1997年年初,信阳军分区根据上级新闻见报的指标分配,要求所属县(区)人武部要在年内完成12篇的中央级报刊见稿任务,并明确这一任务作为年底单位全面建设评先的一个内容。当时,潢川县人武部政工科还只有潘科长和孙明江两个人。为此,人武部政委专门找孙明江谈话说:“指望上级马上配新闻干事不现实,今年全县人武部的新闻报道工作还由你负责,完成任务给你奖励,完不成任务唯你试问。”接着,潘科长把科里的一部傻瓜相机交给孙明江说,“一个人武部完成12篇中央级见稿任务不容易,你要学会两条腿走路,就是既搞文字报道,又搞摄影报道,因为上一幅新闻照片也算一篇,这样两样一起搞更容易些。”并随即告诉孙明江相机如何开机、关机、装胶卷以及拍摄新闻图片所需的光线、快门速度、构图等。孙明江都记脑子里,潘科长一离开,他又把这些常识记到笔记本上。

  刚开始,孙明江认为拍照片比较简单,没有写文字稿那么复杂,只要快门一按,闪光灯一闪,照片就照好了。孙明江觉得完成中央级发稿任务,新闻照片有潜力可挖。然而,孙明江第一次照相就出了洋相。那天,军分区领导来人武部检查安全工作,孙明江兴冲冲拿着照相机围着领导和工作组的同志,前拍后拍、左拍右拍,快门不停地按动,很快便把一个胶卷拍光,自认为很不错。紧接着孙明江把胶卷送到照相馆,洗出来一看傻眼了。正常一个胶卷可以拍36张,可洗出来不到20张,那10多张因为太虚照相馆没法洗,就是洗出来的十几张,不是照到领导屁股上,就是光剩个头或剩个身子,要多难看有多难看,这使孙明江切实感到照相并不比写文字稿简单。

  于是,孙明江又到新华书店买来《新闻摄影ABC》,补订了《中国摄影报》、《大众摄影》杂志,经常跑到照相馆找摄影师学艺,孙明江慢慢地摸索出一些摄影的小巧门,新闻照片也开始上了报。这年孙明江在各种报刊发稿96篇,其中新闻照片12幅,中央级报刊发稿15篇。超额完成了上级规定的新闻报道任务。潢川县人武部和孙明江个人分别被信阳军分区政治部评为新闻报道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并在军分区召开的一次新闻组稿会上,孙明江作为唯一职工报道员,以《我搞新闻报道工作的几个没想到》为题,介绍他自己搞新闻报道的经历,受到了与会同志的一致好评,军分区的《政工简报》全文转发了孙明江的发言材料。

  孙明江的文字稿和新闻照片经常不断地出现在各种报刊上,渐渐地在军内外有些名气,新闻线上的好些人都知道信阳军分区有个孙明江搞新闻比较厉害,但大多数不知孙明江是个职工,都以为是军队的宣传干部。某旅政委王争亚就是其中一个。王争亚是个业余新闻爱好者,对新闻线上经常见报的人印象较深。孙明江自然引起他的注意。2005年年初,王争亚提升到信阳军分区任政委,他想从干部花名册上了解一下孙明江的大致情况。一看没有这个人,便问政治部主任,政治部主任如实说:“孙明江不是部队干部,是潢川县人武部的一名职工。”王争亚惊讶地说:“一个人武部职工搞报道能搞到这个份上不容易,把孙明江调到军分区报道组来加强分区新闻报道力量。”就这样孙明江借调到了军分区报道组。

  孙明江到军分区报道组后,坚持自己在县人武部那套学习积累采访写作的方法,很快发现军分区针对信阳是劳务大市的特点,在军分区所属各县(区)开展了“返乡民兵创业工程”活动,既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又提高了民兵在位率的线索不错。于是,孙明江写出了《返乡创业走出双赢之路——对信阳军分区引导民兵回乡创业的调查》的稿件,很快被解放军报二版头条刊登。孙明江到军分区不久便上了《解放军报》,王争亚在军分区机关交班会上专门对他进行了表扬。这更增添了孙明江搞好新闻报道无形的动力。一次,孙明江从信阳市双拥办一份材料发现一个叫王克华的退伍兵28年如一日照顾烈士父母的事迹。虽然材料写得很简单,但孙明江觉得这条线索很有价值,于是先后七次到王克华工作过的单位和家乡及南阳市唐河县进行采访,终于弄清了事情的原委。

  1979年10月的一天,正上初中二年级的王克华被《解放军报》上的一篇报道深深感动。文章写的是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的一等功臣、一级战斗英雄郝修常,在保卫边疆的战斗中,为掩护全连战士转移而壮烈牺牲的事迹 ,从内心深处产生了对英雄的敬佩。从那以后,他经常给烈士的父母写信,发自肺腑地表达了要做两位老人儿子的愿望。初中毕业后,王克华申请入伍,立志要当郝修常一样的优秀解放军战士。入伍后,他不断给烈士父母写信,并从自己的津贴中省出钱寄给烈士父母,还给老人家寄去了皮衣、皮靴、衣服和食品等东西。1985年,王克华当兵后的第一次探家,他先到唐河县看望两位老人。

  1988年12月,王克华带着新婚妻子,冒着凛冽的寒风,奔向旅途结婚的第一站——烈士的家乡。1995年,王克华退伍返回家乡被安排在一家公司工作,因单位不景气,每月只发300元生活费,即便如此,王克华也没有忘记远在南阳的两位老人,仍不间断地写信、去看望,给他们送钱送物,1998年4月,烈士的父亲去世后,王克华像儿子一样,按照当地习俗,披麻戴孝,把老人送走。

  一个在信阳市商城县偏僻的乡村,另一个在南阳市唐河县偏僻的乡村,两者相距300公里。是一位烈士的英雄事迹,使两户人家的心紧紧连在了一起长达28年之久,而且这份超越了血缘的亲情仍在继续。孙明江被王克华的真情感动了,饱含热情地写出了题为《80封信见证28年真情》的人物通讯,《中国国防报》用2/3版面进行了刊登,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王克华所在商城县的原县委书记李群茂看到报道当即作了批示,并派人代表县委、县政府看望王克华,对他的生活困难给予关怀照顾。广州市海珠区副区长刘捷看到报道后,安排专人打电话通过《中国国防报》编辑与王克华本人取得联系。在得知他现在休业在家,每月仅领取300元生活费情况后,随即向广州市长江企业集团推荐王克华。很快王克华来到广州市海珠区,受到区领导的热情接待,王克华被安排到了这个集团下属长江百货交易城工作,免费提供吃住,月薪2000多元。《中国国防报》为此还进行了后续报道。这年底,信阳市召开军民茶话会,专门邀请王克华参加,市委书记王铁接见了他,并向他捐赠现金1万元。

  四

  孙明江接二连三地在中央级报刊上见稿,很快打开了在军分区搞报道的局面。军分区领导对孙明江也格外地重视,更加注重对他的培养引导。就在这时,济南军区为加强电视新闻报道工作,举办一期电视新闻报道骨干培训班,每个师旅级单位选送一人参加。信阳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尚邦君让孙明江去。并对他说:“你的文字基础不错,照相也马马虎虎,如再能搞电视新闻,那你就成了业余新闻战线上的多面手,这无论是拓宽你的报道面,还是增加你的用稿率,都是很有好处的”。

  孙明江非常珍惜这次学习机会,在上培训班的半个月里,他较为系统地学习了摄像机的拍摄方法、编辑制作以及电视摄像的21条禁忌。孙明江还想方设法把中央电视台和济南军区记者站的电视新闻名家到培训班讲课的提纲复印过来,细细学习领悟。学习回来,正赶上河南省军区首长到信阳市浉河区董家河乡调研。孙明江便第一次扛着摄像机跟随采访。在返回途中,迎面一辆中巴车因躲避路边水牛翻入公路旁的深水沟里。省军区首长和同车的官兵见状,赶忙下车救人。孙明江用刚学到的摄像知识把整个过程拍了下来,并把带子送到信阳电视台。第二天信阳电视台、河南都市频道分别进行了报道。时隔几天,中央电视台七套军事报道《目击现场》栏目进行了报道。新闻播出的当天晚上,中央电视台驻济南军区记者站站长王学伦专门给孙明江打电话祝贺,说“他是参加电视新闻报道骨干培训班100多名学员中,第一个在中央电视台发稿的人。”

  这年年底,信阳军分区新闻干事提升到新岗位任职,军分区领导让孙明江负责分区的新闻报道工作。为此军分区政委专门找孙明江谈话说:“让一个职工负责军分区的新闻报道工作,在济南军区的所有军分区里没有,在全国的军分区中恐怕也很少见,我们相信你能干好,可不要辜负大家对你的期望。”

  孙明江像上足了劲的发条一样,组织军分区新闻人员组稿,与上级新闻单位通联,自己下去采写稿件,一天到晚忙个不停。有耕耘就有收获。在孙明江负责信阳军分区两年的新闻报道工作中,他不仅超额完成上级赋予的各种报刊发稿任务,而且自己写稿发稿均在百篇以上,中央级报刊发稿每年都超过30篇。

  就这样,孙明江从一个新闻报道门外汉,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和领导们培养引导,成为一个集文字、照相、摄像于一身的新闻报道的多面手。1996年从事新闻报道工作以来,先后在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法制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解放军报、中国国防报等中央、省、市级新闻媒体发稿1000余篇。有42篇文字作品获各级报刊一二三等奖;15幅新闻摄影作品获省级报刊一二等奖,11次被济南军区前卫报社和黄河民兵杂志社评为优秀通讯员;6次被河南省军区评为优秀新闻工作者、政研工作先进个人,荣立三等功一次。今年9月,孙明江被中国国防报评为2009年度优秀通讯员,这也是全军表彰的唯一一名职工新闻报道通讯员。

  孙明江搞新闻报道工作的成功实践,不仅自己受益无穷,而且营造和带动了信阳军分区官兵职工的学习热情,尤其是孙明江所在的潢川县人武部干部职工的学习氛围更是浓厚,以去年为例,潢川县人武部7名干部人人发稿4篇以上,12名职工每人发稿两篇以上。今年8月,这个人武部在河南省军区人武部建设座谈会上介绍了干部职工加强自身学习提高素质的做法,还被济南军区表彰为学习成才先进单位。学习搞得好,工作促进也大,潢川县人武部已连续三年被上级评为全面建设先进单位。

  孙明江在新闻报道工作上虽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他深知,成绩只能说明过去,不能代表将来,要在今后的新闻报道工作中有所成就,必须一如既往地执着追求,勤奋努力。

  (作者系中国报告文学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