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问上海如何让孩子爱数学 部长率团来取经[图]

  图像

  昨天,英国教育和儿童事务部副部长莉兹·特鲁斯同上海的教育专家交流数学教学问题

  东方网2月25日消息:据《东方早报》报道,深色的套装、金色的头发,昨天下午2时许,英国教育和儿童事务部副部长莉兹·特鲁斯带着微笑出现在了上海市教委的会议室,市教委巡视员尹后庆在里面欢迎她。

  没有过多的客套,莉兹·特鲁斯开门见山地说,英国人历来对数学和科学的热情不高,希望能向上海的数学教育和科学教育“取经”,这对英国的未来很重要。

  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作为把英国伊顿公学校长首次带进上海的第一人,市教委巡视员尹后庆对英国的教育了解很深,这让他和英国客人就上海与英国之间在教育领域的交流、合作,非常方便地进行了深入交流。

  尹后庆向代表团介绍了上海基础教育的基本情况以及上海在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推动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

  尹后庆指出,着力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上海教育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上海在这方面作了很多努力,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上海有2400多万人口,义务教育阶段有137万学生,上海基础教育面临着人口出生波动以及城市化条件下农村人口的涌入,上海特别关注教育的均衡发展。”

  特鲁斯则开门见山道,英国人历来对数学和科学的热情不高,尤其是16-18岁的学生,学习参与度非常低,他们此次来就是向上海的数学教育和科学教育“取经”。英国希望到2020年,让更多的16-18岁的学生学习数学和科学。英国已经在全国建立了专门的数学学校、物理学校,以促进教学;教师行业在英国正在发生很大的改变,正在改革考试和评价体系,鼓励更多学生学习数学和科学。

  她认为,未来英国想要成功发展经济,必须让学生认真对待数学和科学这些学科,英国今年9月会推出一个全新课程,增加数学和科学在学科中的权重,代表团此行就是希望能够了解全世界各地更好的做法,上海在这方面的经验无疑是最好的,英国对上海之行期待很深。

  特鲁斯对上海的教育特色也十分肯定,她介绍说,英国力求缩小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之间的差距,经过十年的发展,如今,伦敦地区的教育质量有了大幅提升,而如何将伦敦经验辐射到全国的其他区域是教育主管部门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给教师更多学习机会”

  昨日下午近4点,英国教育代表团一行来到上海师范大学,校长张民选用流利的英语向英国客人介绍了上海教师培训及数学教学等方面的做法。作为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的上海项目组负责人,张民选告诉客人:“基础教育不是教育的全部。欧洲和美国的高等教育远比中国的发达。我们更要向英国在内的西方发达国家学习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

  张民选指出,在教师培养过程中有三个因素很重要,一是要挑选最适合的人来当教师,二是学科教师必须首先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三是要给教师创造更多的机会学习“如何教”,而不仅仅是“教什么”。张民选认为,世界上最好的教育就是东西方教育的相互融合和取长补短,上海近30年教育发展的成果与积极向世界各地学习优秀的教育经验是分不开的。

  英国一小学校长白提瓦拉表示,英国数学教育教师短缺,因为学到高级的学生少,进入教育领域的学生更少,进而影响了教学质量。他很想知道,上海是怎么吸引学生和老师来参与和研究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的。

  张民选回应,中英两国由于发展程度不同,面临的问题也不同。英国面临的是发达国家再利用资源的问题,而中国是创造资源的问题。中国人相信勤奋必能成功,对教育的期待也非常高,勤奋学习能够改变未来。建立数学专门学校当然是一种方法,但是社会要相信孩子能学好数学。

  英国代表团也很想知道,如何培养优秀教师,张民选教授为英国代表团支了五招,第一招是把最合适的学生培养成为老师。第二招是学生必须要学习学科本身,打好做教师的基础。现在上海有97%的中学的数学教师都是数学专业毕业。第三招是尽力给学生实践机会学习如何成为教师。四年的本科学习中,教育实践贯穿理论学习。第四招是在职教育。上海在这方面做得很好,要求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第一个五年必须达到360个小时的在职教育或进修,旨在建立教师终身教育的机制。第五招是发挥学校的作用。政府鼓励以各种方式让好的学校帮助差学校。

  英国代表团一行今天将走访福山外国语小学,建平中学西校以及上海中学三所学校,重点考察上海在数学课程上的教育方法。

      >>>相关报道:访上中建平等了解"数学秘诀"

  一名中国父亲眼中的英国式数学教育

      (作者曾在上海工作,现居伦敦)

  英国的数学基础教育有自己的优势,比如十分注重孩子的创新思维、发散性思维等。我希望英国教育代表团来上海“交流取经”后能改善数学教育,但也不要扔掉了自己原有的优势。

  我的女儿今年在英国伦敦一家公立学校上八年级,相当于国内的初二,但从实际年龄来说,其实只相当于国内的初一。

  2010年,女儿曾随我去美国生活学习了十个月,当我回到国内,女儿在新学校参加入学第一次考试后,教师跟我说:“建议她在家过八个月之后再重新读个三年级。本来以为她在美国英语成绩会很好,现在看成绩,也不怎么样嘛!”这让我顿时无语。

  此后没多久,我又带着全家赴英国求学和工作,女儿也在英国从五年级念到了现在的八年级。

  说起英国的数学教育,印象最深的就是没有统一的课堂教材,课堂上以老师讲述和放PPT为主,学生则边听边在笔记本上记下最重要的东西,比如公理、公式等。一周大概就四节数学课,每堂课45分钟。

  英国数学作业和国内相比,真不是一般的少,上小学时,基本上女儿一周的数学作业才抵上国内一天的数学作业。女儿的数学作业一般分两部分,一部分是一张单面的数学卷,要求画一些几何图形,她往往十几分钟就能完成了,还有一部分是在一个叫做“mymaths.co.uk”的网站完成一些计算题,一般半个小时内都能完成。基本上她的状态可以用“毫无压力”概括。

  她们也有数学考试,不过将近一个月才考一次,题目也比较简单。每单元学校会给学生进行考评,但不是统一的测验,而是学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的一个学习目标,看其是否完成了设定的学习目标。在考评表上,除了成绩,每一期还会有一个努力指数,比方说,“努力+1、+2”,让家长能看到孩子的努力情况。

  而且英国的中小学同一个班级,教师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跳到其他更高阶段的班级上课。比如说女儿的地理拉开别人很多,老师就会建议她跳两级到其他班上去学地理。这样因材施教是一种很好的理念。

  另外,英国的学校是绝对不允许排名的,也不允许互相打听对方的成绩。以前女儿每次在学校考试排名后,感觉都“灰头土脸”的,但是来到英国后,她明显自信了很多,会觉得自己“这方面很棒,那方面也很棒”,我们也感到非常开心。

  英国人很注重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女儿的时间大多不是花在数学作业方面,而是在一些创意作业方面,比如说学校会要求画一张画、做一个手工制品,如食物、陶瓷等。还会让孩子进行一些研究,比如她昨天的研究题目是《如果希特勒当选》,以前还有《维多利亚时代的某一个文学巨匠》的研究题。

  (来源:东方网  选稿:项颖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