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行顓橋百姓演繹《老街》蝶變,以舊改故事慶祝建黨百年

  過去幾年,老舊街區重生的鴻篇巨制在閔行大地上拉開大幕,無數居民由此開啟新生活,3月18日晚,根據閔行區顓橋老街舊區改造創作的話劇《老街》在上海城市劇院精彩開演,30多位顓橋“草根明星”登台演繹老街蝶變,以舊改故事重溫為民初心,慶祝建黨百年。

  建於二十世紀初的顓橋老街房屋年久失修,同時還面臨環境臟亂差、防汛壓力大、社會治理難等一系列問題,給居住在此的千余戶居民生活帶來諸多不便。2018年9月,閔行區顓橋鎮將老街改造作為為民解難題辦實事的重要民生工程,經過兩年多的努力,目前顓橋老街已完成兩輪征詢、協議生效、房屋搬遷、現房入戶等各項工作,征收簽約率達到100%。從零到百,簽約率不斷攀升的背后有著怎樣的故事?請跟隨原創話劇《老街》一起,見証舊改進程中的期待、紛爭、離別與歡喜。

  暴雨聲中,老街房屋漏雨嚴重,阿婆卻擔心房屋被拆,不理會街坊鄰居的勸說,堅決不肯撤離﹔李家兩姐妹都70多歲了,幾十年積怨難解,而偏偏房產証上是姐妹兩人的名字,征收協議必須兩人簽字才有效﹔“半路夫妻”周家爺叔和老伴楊阿姨相濡以沫地過了大半輩子,誰知到了房子分配時,楊阿姨才發現老伴瞞著她,將兒子的戶口偷偷遷入﹔老街舊改征收指揮部的干部成大志,與父母住在老街快30年,可誰知父親與前妻的女兒突然從國外飛回來,要分一杯羹……這些都是發生在顓橋老街舊改中的真實故事,而今,它們被搬上舞台,繪就出一幅舊改人物群像圖。

  “將老街舊改中鮮活的場景搬到舞台上,讓老百姓演自己的生活故事,才真實,觀眾才愛看。”本劇導演童凌表示,話劇《老街》通過百姓視角,講述了以周、成、李、韓等幾個家庭為代表的老街百姓,在親情和利益面前的抉擇變遷,同時,通過刻畫童主任、成大志、蕭玉琪等人物,向觀眾展示了基層黨員干部及法律工作人員,與老街百姓一道克服重重困難,以真心換真心的感人事跡。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話劇《老街》絕大多數的演員是“百姓劇社”的學員,他們都是居住、工作、學習在顓橋的業余表演愛好者,其中最年幼的隻有5歲、最年長的已經70歲。近年來,通過政府扶持、專業機構培育、百姓參與的模式,顓橋大力培育戲劇文化並打造“百姓劇社”,每年舉辦為期一周的戲劇周活動,挖掘和培養了一批熱愛表演藝術、對家鄉充滿情感、富有團隊精神的戲劇愛好者。

  舊改,關乎民生福祉。2019年,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上海時指出,無論是城市規劃還是城市建設,無論是新城區建設還是老城區改造,都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上海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上海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重要理念,將舊區改造與人民群眾福祉,與城市長遠發展緊緊聯系在一起,不斷提升基層治理水平,使人民群眾生活品質更高、獲得感更強。

  在閔行,一場舊區改造攻堅戰已然打響。從2019年開始,閔行區推進15個老街共26個片區的改造。這其中,既有顓橋老街翻新重建的,也有重點聚焦“房屋質量、衛生設施、消防安全、內澇”四類保基本改造,惠及的老百姓超過3000戶。作為閔行區單體體量最大的舊區改造項目,話劇《老街》的原型——顓橋老街的變遷故事正是全區舊改的聚焦和縮影,此次通過話劇形式加以呈現,不僅講述了百姓與老街再見、與過去生活再見,圓夢搬新居、奔向蒸蒸日上、紅火好日子的民生故事,反映了廣大黨員干部和群眾推進城市更新、追求美好生活的奮斗歷程,更展現出新時代閔行加快城市發展,建設創新開放、生態人文現代化主城區的奮斗目標與發展征程。

  據了解,話劇《老街》去年10月在顓橋鎮文體中心首演,經過近半年的精心打磨,此次作為閔行區慶祝建黨100周年的系列活動再次獻演,除線下演出外,市民朋友還可通過東方網或今日閔行線上平台收看同步直播及回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