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车用动力系统国际高峰论坛”听课笔记

  3月18日星期五,我用了一个白天的时间在线上收听了一个汽车业内高峰论坛的整体发言,有一些感慨和很多收获,在这里想要分享给大家。

  首先,这个“2022车用动力系统国际高峰论坛”可以说是在今年汽车行业内有着特别的意义。其指导单位是成立于2020年12月的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乘用车动力总成专业委员会,一个旨在提升中国乘用车动力技术核心竞争力的权威协会机构。虽然因为疫情的原因采用线上互动的形式,但是受邀发言的嘉宾阵容还是很强大,有学术机构搞科研的学者,也有主流厂商搞技术的专家,可以说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那天论坛的主题是“破局双碳”,也就是在“双碳”时代,面对行业百年大变革,中国汽车行业该如何破局。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宏大的命题,却也是所有从事与汽车有关领域的人都绕不开的一个命题。时代大潮不可逆,时代大潮也不等人。我们都应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思考,也都应该学习一些行业最前沿的信息。那天,那些行业内杰出的大脑分享了很多干货,有前瞻的观点,有行业的现状,也有企业的战略,让我对汽车“减碳”有了一些新的理解。下面就说说几个心得。

  第一,能源变革意义深远

  中国工程院院士,来自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的黄震教授有这样一句话令人印象深刻:过去的内燃机,依赖于上亿年前的阳光照耀的产物——化石燃料;未来,每天的阳光将为内燃机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燃料!他那天重点介绍了内燃机燃料脱碳与零碳化的技术路径,指出了大力发展可再生合成燃料的趋势。澳大利亚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来自南方科技大学的刘科教授与黄院士观点相近,并重点阐述了绿色甲醇这一碳中性能源载体的前景。两位科研大咖的观点让我们意识到,关于“双碳”,汽车业应该有更高的视野和思路,能源变革是未来大势。

  在这方面,中国的汽车厂商已经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例如,在能源多样化的探索上,吉利和红旗等品牌逐步解决了甲醇和氢燃料在内燃机应用上的技术难题。在甲醇方面,吉利布局最早,甚至有过在2019年的达喀尔拉力赛上利用极端条件测试甲醇动力技术的壮举。在氢燃料方面,红旗颇具代表性。在本次论坛上,一汽研发总院首席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李金成特别介绍了面向“碳中和”的红旗高效零排放氢燃料内燃机。

  第二,混合动力正当其时

  “2022车用动力系统国际高峰论坛”的一大看点是混动技术大受青睐。油电混动得到了与会嘉宾的一致认可,专家们都表达了在“双碳”时代,油电混动是行业转型过程中对环境友好的极佳方案,也是汽车行业“减碳”达标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同时,各大中国品牌已经用行动证明了混动方案也是市场的选择。

  混动本来是日系品牌的核心武器,但是近年来中国品牌奋起直追,大有后来居上之势。在混动专用发动机领域,吉利和比亚迪等动力品牌的产品热效率均突破41%大关,突显了国内发动机研发水平的世界领先地位。此次论坛,吉利汽车集团动力研究院副院长林霄喆和比亚迪旗下弗迪动力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李高林都具体介绍了自家的技术,中国品牌的动力研发实力让人眼前一亮。

  第三,行业聚力方可成事

  本次论坛让人印象深刻的另一点结论是,“双碳”目标的实现需要全产业链的共同努力。首先,本次论坛的嘉宾阵容就来自行业协会、科研机构、知名学府、汽车厂商及零部件和燃料供应商等,可以说是覆盖了全产业链。其次,壳牌这样的国际大品牌也做了系统的阐述,从燃料和润滑油解决方案的角度,展现了行业变革的方向和思路。作为与主机厂合作最广泛的国际润滑油供应商之一,壳牌一直密切关注行业动态,洞察主机厂和终端的需求,全力整合集团资源,上下游协同合作,为客户提供新能源发展趋势下全方位、多样化的减碳排放方案。

  “双碳”战略目标的提出,对汽车业是机遇,也是挑战。在那天的论坛上,吉利汽车集团高级副总裁、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乘用车动力总成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先进动力系统分会主任委员王瑞平的一个观点引人深思。她认为,汽车行业电气化转型窗口期的机会将一瞬即逝,企业必须抓紧时机跟进变化。是的,中国汽车行业需要这样的紧迫感,需要把这样的紧迫感变成奋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