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咬指甲”的孩子,可能影响一生!家长要早注意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就需要家长的引导,一些坏习惯也需要家长及时帮忙纠正,不然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刘女士的儿子今年快四岁了,自从上幼儿园后,就开始有“咬指甲”的习惯,而且越“咬”越上瘾,脾气也越来越暴躁,越是责怪他、纠正他,越是变本加厉。这让宝妈感到很苦恼。

  

  像这位宝妈的情况不是个例,身边关于孩子咬指甲的情况有很多,细心的宝妈会察觉到孩子咬手指时会往往是有所思考的样子,有些焦虑、不安、紧张等情绪,还往往伴随着叛逆,越说越来劲。

  其实孩子咬指甲可能是心理原因,家长要引起注意。

  一是缓解焦虑情绪。

  当孩子面临一些自己不能掌控的事情时,容易没有安全感,通过咬指甲来缓解焦虑、恐惧、紧张等情绪,这是一种防御机制。

  

  二是人格发展固着或退化到口欲期。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将人格发展分为五个阶段:

  分别为口欲期(0-1岁)、肛欲期(1-3)岁、性蕾期即俄狄浦斯期(3-6岁)、潜伏期(6-12岁)和生殖期(12-20岁)。

  这五个阶段是逐步发展推进的,但如果在正常的人格发展中受阻,就可能出现停留在某个阶段,或退化到上一个阶段的情况。

  也就是说,如果孩子在口欲期没有得到满足,当孩子成长后,就会用咬指甲的行为来进行补偿。

  

  咬指甲看似细小的行为,如果家长不及早注意,可能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一定的影响。

  影响身体健康。指甲中含有很多的细菌,咬指甲容易将多种病菌带入体内,产生疾病。

  长期用牙齿咬指甲,还容易引发牙龈炎,门齿缘裂等并发症,也容易破坏指甲周围的组织,引起甲沟炎,还有可能会停止生长。

  

  影响自我发展。孩子咬指甲大多和心理问题有关,如果家长没有及时的化解和引导,这个行为可能会影响他的一生。

  长大后,容易让孩子产生不安全感,可能始终停留在人格发展的初期,也会对社交关系造成不良影响。

  面对孩子咬指甲的问题,家长要做好及时引导。

  

  不要急于苛责孩子。当发现孩子咬指甲时,应该具备足够的耐心去询问孩子发生了什么,安抚他的情绪,再去制止他的行为。

  耐心陪伴孩子。孩子咬指甲会上瘾的,家长可以用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来缓解,多陪陪孩子,一起看看书、玩游戏等,让孩子逐渐忘掉咬指甲这件事。

  善于鼓励孩子。注意及时帮孩子剪掉指甲,同时告诉孩子咬指甲的坏处,但孩子不咬指甲时,要适当地表扬他,帮助孩子培养更多的兴趣爱好,增强他的自信心。

  

  小小习惯藏着一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