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杂志丨《老乡》:赓续党注重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

  

  文丨李永华

  很高兴能为自己学员的作品写书评。吕延涛同志是深圳市委党校2013年中青班的学员,在宁夏农村“同吃同住同劳动”一个月的时间里,除了白天参加劳动,还利用晚上的空余时间为我们呈现了一本厚重的基层调研。

  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制定政策、推进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不断取得成功的重要法宝。正是赓续党的传统,2013年,作者参加中共深圳市委党校延续了十几年的一项干部教育实践活动,来到宁夏固原顾山村,与当地回族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

  在顾山村“三同”的一个月,作者并非是程式化完成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而是深入到村庄的各个层面,走村访户,真正地与群众打成了一片:“20多个日夜,……凭着一张胡须蓬乱的黑脸,一口地道的秦腔,无须着意去套近乎,我就同这里的老乡们处得无话不谈,于是就有了对村里人生活生产近距离的观察,相互间有了掏心窝子的交流,也从老乡的角度对周围的世界多了些思考。”他希望通过调研,记录老乡的生存状态、所思所想,为党和政府的决策提供一份参考,履行一名党媒工作者的职责。

  本书引子里的这一段话,为全书的调研定了基调。

  我们党是在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共同战斗中诞生、发展、壮大、成熟起来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摸清楚群众的真实情况,我们的政策才能真正切合实际,我们的做法才能真正满足群众的需要,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由书中可以看到,顾山村民,从80多岁的张志清,到11岁的张树丽、张树高;从村支书张万山、村队长张万平,到阿訇马西平,赤脚医生勉成福,教师张万钧,包工头张治忠,养鸡专业户张建福,以及外出打工的张平,开超市的张君兰,等等,彼此的年龄、阅历、文化水平各异,有的跨度还很大,但他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喜怒哀乐,皆在通篇沉静而客观、朴实而自然的叙述中一一展现。这种效果的获取,没有深入扎实的访谈,没有心与心的交融,是无法实现的。作者在20多天的时间里,接触有名有姓的群众100多人,能与之打成一片,无所不谈,甚至离开山村回到深圳,彼此的电话联系仍未中断,俨然挚友。作为党校学员,作者走群众路线走得实实在在。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但是,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在一些党员干部眼里,只要通过网络、报纸、电视、简报等,就能“不出办公楼,尽知天下事”,“键对键”似可代替“面对面”。而实际上,调查研究既然是“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的具体体现,那么,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握客观规律的具体途径,离不开人的眼睛看、耳朵听、头脑想,将多元信息综合评判,才能形成有效认知,催生正确结论。道听途说、文字阅读,都无法确保感官认知的准确性、完整性。这就要求我们的调研必须到实地去、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

  作风决定做法,以什么样的作风进行调查研究,直接关系调查研究的质量。为对自己的发言负责,作者在顾山村没少费周章。由本书的结构就能看出其发言的严谨和慎重:全书除去引子和后记,共分25个章节,前24章,都是人物访问,描述丰富多彩的村民生活现状,为最后的“发言”做足铺垫。为描述11岁的张树丽每天上学走十几里山路的辛苦,体现孩子求学的艰难,作者跟着孩子早上5点多钟就出门。“昨天下雨,沟里的路很湿滑,大人们在沟边上挖了些新的脚窝,方便娃娃踩着这些土坑走路。下到沟里去的一边坡上,路很窄,有的地方不到一尺宽。坡很陡,光秃秃的,没有个把扶的地方,张树丽得小心翼翼地侧着身子往下挪动。好不容易下到沟底,又遇到一片水,没有路,只好踩着草根一蹦一跳地走。等翻过沟,已是满头大汗,再爬上对面的坡,半个小时已经过去了。”如此精准细微、现场感十足的描写,不是亲身体验,无法如此生动地呈现。而这样的描写,书中随处可撷。

  客观真实地反映现实,不粉饰成绩,不回避矛盾,不夸大贫困,最大限度地逼近真实,这是《老乡》一书的价值所在。28天的深入采访,作者零距离接触了顾山村的方方面面,医疗、教育、宗教、扶贫、移民、党务……一一在平实的叙述中真实展露。这样的观照下的顾山村,每家每户都在为过上好日子操劳着。在各级政府推出各种各样的扶贫政策导引下,养鸡专业户、养羊专业户、包工头、超市小老板等各展其能,跟随经济浪潮的涌动奔忙着;小汽车、摩托车、电脑、手机等现代化工具,逐渐进入村民家庭;上学的孩子,早餐能吃上政府提供的免费鸡蛋,享有城里的孩子都没有的待遇……在城市化浪潮下,顾山村没有与世隔绝,而是若即若离地呼应着、变化着。但是,这些变化背后,也有不少严峻的现实问题:村里多数人家一个月也吃不上一顿肉食;目前还有一部分人住在窑洞里;村里文盲不少,只设学前班、一年级,仅有一位赤脚医生,村民最愁娃娃读书,最怕人畜得病,“小病拖,大病扛;住上一次院,三年活白干;十年努力奔小康,一场大病全泡汤”;年轻党员断层;人口结构严重不均衡,留守的多为老妇幼;各种名目的扶贫款项不少,却都像撒胡椒面般收效甚微;移民村看起来颇有吸引力,真住过去,地没法耕种,牛无处吃草……作者笔墨所及,令人偶有新奇,但更多时候感受的是必须直面的现实。深入观察,客观面对,理性分析,这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也是媒体人应有的本分。

  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有本书的群众视角。要真实反映群众心声,不能自上而下地观照,得从群众的角度思考。本书没有豪阔的铺陈,没有宏大的叙述,没有悲悯的俯视。作者通过深入细致地调查走访,不着声色地忠实记录,以冷静的观察、睿智的思考剖析顾山村这一中国农村社会的“切片”,关注一个个普通村庄的日常营生,笔法凝练,文风朴实,亲切走心,耐人寻味。作者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笔端直击村民内心的纠结,并顺从民愿,呼唤给顾山人“留一条回家的路”。这是作者通过深入的探访、观察后得出的结论,也为习近平总书记“乡土文化的根不能断,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的论断提供了现实参照。作者能够揣摩到村民的内心,皆因其思考完全源自村民的角度,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忧群众所忧。“眼下,留给顾山人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在移民路上,老人咋办?娃娃咋办?牛羊咋办?房子咋办?清真寺咋办?这些事对一些人来说只是一份报告、一件工程,可对顾山老乡来说,就是几代人命运的改变。”为民执言,其情真,其意切。

  古语说:“农村稳则天下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久经历练,了解农村境况,清楚农民疾苦,这才有了走农村包围城市路线,赢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以包产到户为发端,拉开改革开放序幕的成功实践。历史证明,在我们这样一个农村人口众多的国家,从农村工作着手,打开局面,可有力有效推动党的工作全面顺利展开。“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习近平总书记这番话,体现了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重大关切。从这个意义上审视作者的调研与思考,我觉得,书中反映的问题、提出的建议,对党和政府的工作大有参考价值,值得重视。

  

  《老乡》作者:吕延涛

  《老乡——对中国西北一个移民村庄的一线调查》一书,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吕延涛,系深圳报业集团副总编辑、深圳特区报副总编辑,是一位有着30多年新闻工作经验的资深记者,他在深圳市委党校2013年中青班学习时,与老乡同吃同住同劳动之余,做了这些调查采访,用这本书讲了宁夏一个村子的人和事。

  【来源】南方杂志,作者系深圳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教授

  【原标题】赓续党注重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

  欢迎转载,需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