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机构“爆雷”背后
近年来,教育培训市场需求旺盛,教育培训行业被认为是高速增长的“赛道”,受到资本的大力追捧,“爆雷”风险也从P2P、长租公寓蔓延到了教育培训市场。
2020年10月,经营近20年的老牌培训机构优胜教育“爆雷”。在此之前,知名钢琴培训机构“星空琴行”破产倒闭;英语培训四巨头韦博英语因经营不善和严重亏损导致资金链断裂,全国各大门店相继破产倒闭。
为何教育培训机构频频爆雷?未来应该如何规范教育培训市场发展?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业内人士及相关专家。
预付费背后的陷阱
在教育培训市场,预付费是较为常见的营收模式。先收钱,再支出教师工资等成本,本应拥有较为稳定的现金流,为何还会频频爆雷?
重庆市浙江商会副会长单位法人、重庆优儿小满教育校长章烨骁认为,尽管预付费保证了培训机构资金的充裕,但在大笔学费进账的诱惑下,一些培训机构开启了疯狂扩张模式,将预缴学费盲目投入开设新校区,再以招生赚取更多学费。
“为尽快实现用户变现,返还礼金、赠送课时,甚至以分期付款的形式引导消费者贷款充值成了培训机构常见的营销手段。而一旦扩张受阻,又缺少融资支持,失去营收的机构无法承受膨胀的校区房租、教师工资等成本,导致资金链断裂,继而爆雷。”北京市政协委员、华夏银行战略客户部总经理何存表示。
在章烨骁看来,培训机构扩张本身没有问题,一些培训机构将充裕的资金收入投资到其他领域也是正常的运作方式,但关键在于是否预留资金用以应急,比如在这次突发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通过预留资金可以维持运营,或在无力维运时,至少能够善后,结清员工工资和学生退款。
显然,出现爆雷的培训机构没有做到这一点。
“实际上,资本扩张与教育质量之间,本就存在一定的矛盾。”章烨骁坦言,特别是一些重资本的教育机构,通过教育的标准化和流程化,加强可复制性,提高企业运转效率,以便于实现进一步扩张。
她解释道,因为优秀的教师积累到一定的资源后,更容易另起山头,所以将教师培育成可执行一套可复制教案的平庸工具人成了教育培训机构较为稳妥的选择。
事实上,要提升教育质量,机构应当有自己的核心教育理念,以及差异化的人文情怀,而不仅仅是统一模板的课程设置。这也意味着教师培养难度的提升、可复制性的下降,反而对机构的扩张形成阻力。因此,想要平衡教育与商业化,应当使机构规模控制在一定限度内,并且审慎扩张。
在教育培训市场运作中,除了直营校区的增加,加盟模式则是另一种品牌扩张形式,同样存在爆雷隐患。章烨骁表示,加盟机构的运营相对独立于母公司,二者不存在上下级的附属关系,相反,加盟商作为出资方,往往对加盟校区的运营拥有更大的话语权。
理想状态下,母公司对教育产品质量及运营应当有所把控。而实际上,不同教育品牌母公司的放权力度差异较大,较严格的会对从学生报名到课程结束的整个服务周期进行细致的指导,其中也包括运营方面的成功经验,较宽松的则可能只对加盟商进行课程设置方面的简单培训。“一些加盟老板本来就不是做教育出身,加上接受的培训内容简单,更容易出现运营问题而导致爆雷。”章烨骁说。
从这个角度来看,并不是教育机构规模越大、品牌越响亮,爆雷风险就越低。实际上,出现爆雷的培训机构并不乏全国知名的教育连锁品牌。
既然线下培训机构扩张存在爆雷的风险,那么线上教育会不会更安全?章烨骁给出了否定的回答:线上教育的钱款支付与服务提供之间同样存在较大时间差,后者的滞后性使得机构拿钱跑路成为可能,甚至让一些已出现严重运营问题的机构,在实际无力提供后续教育服务的情况下,仍能大肆招揽学员。
第三方账户破解监管难
实际上,针对预付费模式,国务院办公厅曾于2018年发布《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针对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机构,明确要求严格执行国家关于财务与资产管理的规定,收费时段与教学安排应协调一致,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2020年4月,教育部也发文提醒,面向中小学生的校外培训机构,要严格遵守上述规定。
不过,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也曾发文指出,培训预收费实际监管难,因为培训机构作为市场主体,教育行政部门无权对其资金使用进行监管,无法对其经营状况作出有效判断,如果群众不举报,教育部门很难及时发现培训机构违规收费的问题。
近日,何存向政协北京市十三届四次会议提交了《加强培训机构消费者预付资金监管工作》的提案。针对监管难题,她提出,应当完善监管工作机制,根据社区周边线下培训机构与线上培训机构、直营机构与开放加盟的机构等不同行业发展模式,监管部门需形成常态化、跨部门的工作机制,及时研究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改进监管政策措施,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分工协作,形成监管合力,确保消费者反映的问题积极推进。
另外,还可以采取综合分类施策,明确不同行业培训机构的主管部门,对鼓励发展、重点规范、坚决禁止的培训机构实施不同的监管手段。
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尚存在监管不到位的情况,在教育部“3个月红线”设置后,仍有不少机构推出按年预付费的长期课程,甚至力推3-5年的大课包。
“如果机构对自己的产品和运营有信心,其实没必要主推大课包。”章烨骁提醒消费者,应当对此保持警惕,避免预存过多资金。
何存表示,《意见》仅仅是一个宏观规定,缺乏强制性,也没有明确惩处措施。切实做好培训与收费监管,还要地方主管部门认真研究不同类别培训机构的经营特点和资金管理风险,进一步出台符合行业规律、有实操性的资金监管规范,同时依托行业自律组织和消费者外部监督等方式,加强对培训机构的精细化过程管理,及时发现培训机构违规收费、挪用资金等问题并严格处理。
她建议,选定部分行业头部企业作为培训预收费银行存管试点,通过互联网手段,构建监管部门、培训机构、用户、银行都能参与的资金监管平台,在试点基础上,形成行业规范。同时,利用舆情监测等互联网手段,及时识别培训机构的经营风险,进行风险预警,尽早采取监管措施,避免损失扩大。
实际上,一些地方已经展开了相关平台及机制的建设,通过设立第三方监管账户,来避免机构爆雷跑路。如1月1日,合肥市教育局会同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联合制定的“校外培训机构学员预缴费服务系统”正式上线运行,该系统提供家长查询、机构预警等功能,可以对校外培训机构学员预缴费资金进行监管,滚动拨付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费,对预缴费账户内的大额资金异动情况及时报告属地教育主管部门,以防范潜在的金融风险。
福州市教育局也发布了《关于强化校外培训机构监管严防办学风险的通知》,明确2021年开始对校外培训机构资金实行监管,要求各校外培训机构选择一家银行,开设唯一的培训费资金专户,并报主管部门备案。根据校外培训机构设立时间,规定不同额度的监管账户内最低留存资金。
此外,中国银行与深圳市诚堡科技有限公司共同上线的课诚宝公众号平台,以及北京市石景山区推出的“预付式消费信用监管和服务平台”,均有类似的功能。
促进教育培训市场规范化发展
章烨骁评价,上述平台和机制能够有效遏制培训机构爆雷跑路的现象。在有关部门的重视下,教育培训市场将逐渐从野蛮生长过渡到规范化发展。
“其实频繁的爆雷一定程度上也是市场的自我纠正过程。消费者在选择时更加谨慎,一些问题机构被淘汰,劣币得以清理,能够倒逼企业更加用心打磨和迭代教育产品,从而促进市场健康发展。”章烨骁说。
何存也认为,行业的优胜劣汰是市场正常行为。表面上看,机构爆雷离不开资本的助推、企业管理的不力、宏观形势的特殊情况,但和其他行业一样,根源还在于企业急功近利,盲目扩张,没有沉下心来循序渐进地稳健发展。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训行业是个重人力、重运营的慢行业,没有教育情怀,没有潜心对培训体系的深入研究,很难成就好的口碑和品牌。”何存说。
章烨骁也表示,企业家、投资者首先要端正入市态度,摒弃“开培训机构一定能赚大钱”的想法。同时,学生和家长也要擦亮眼睛,在教育理念和学习方法上,不应过度依赖培训机构。
“家长应当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教育观,主要依靠校内教育和家庭教育,把校外机构培训重点从知识培训、技巧培训转变到兴趣培训、能力培训上来。”何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