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永元首堂课爆满 感叹:口述历史春天到了

  崔永元重回教师舞台

  现场学生爆满

  早报记者 黄小河 

  从《电影传奇》到《我的抗战》再到公益事业,崔永元近几年实在是忙!在外界看来又忙得有点儿“不务正业”。今年2月27日,主持人崔永元曾透露已向央视提出申请,希望调回中国传媒大学,后半辈子教书育人。“我希望五年后评全国十大教授,我能站上那个舞台。”崔永元曾这样表示。可能连小崔自己也没想到,当老师的梦想这么快就实现了。

  由于学生较多,讲座改在报告厅

  11月8日晚,中国传媒大学校友会秘书长、文化发展研究院书记卜希霆首先在微博公布,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开设的《口述历史研究》公选课,将在11月12日开课。昨天下午,崔永元助理陈小姐在电话中向早报记者证实崔永元确实准备好晚上上课,对于以老师的身份重回母校教书的心情,崔永元一再表示,不过就是和其他老师去上课一样,非常普通。但当晚并非像小崔老师口中那般“普通”,从教室转到400人报告厅,再转到1500人的报告厅里,学生因拥挤挤丢了眼镜,一场严谨的学术讲课变成了一场大型的演讲活动,可见崔老师的号召力非同一般。

  《口述历史研究》授课对象面向的主要是研究生,这门课共8周24课时。其中,第1周(11月12日)由崔永元主讲,时间是周一晚上的9-11节(18时30分至21时30分),课程内容是口述历史概论及课程介绍。而其余课程,则由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口述历史团队担任。对于崔永元不能够全程亲自授课,外界也产生了疑问,希望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唐远清能够公布其余课程教师名单。

  早报记者获得的校方《口述历史研究课程学习指南》显示,崔永元的确只担任第一周的课程教授,另外7周的课程校方也已经公布了教授名单,整个《口述历史研究》课程除崔永元第一周内容“口述历史概论及课程介绍”以外,还包括“口述历史收集采访的工作准备”、“口述历史中的口述者”、“口述历史对历史研究的帮助”、“平民口述历史的史学价值”、“口述历史中个体表述的多样性”、“口述历史资料的整理与保存”、“口述历史研究的初步探讨”等内容。小崔老师的第一堂课似乎只起到了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学生很多,小崔感叹:“口述历史的春天到了”

  本身是针对研究生的课程,但闻听小崔开课,中国传媒大学的学生反应比较热烈,很多本科生也想要蹭课,当然其中也不乏外校学生也想要来听课,校方都表示支持。有学生在开课前表示,“估计刚开课凑热闹的人会很多,能坚持下来听课的人,才是真心对这门课感兴趣的。”的确,记者问到很多传媒学院的学生,是否在开课之前对这门学科有所了解,大多数的回答都是虽然很感兴趣,但是真的不太了解。面对对口述史基本一头雾水的学生,小崔老师会在近三小时内跟大家说些什么呢?

  昨天晚上6点,只能容纳400人的报告厅已经挤满了人,连过道都站了人。校方只好临时再改变上课地点,转去了1500人的报告厅,在大部队转场时,一个名叫付佳的同学转场时跑丢了眼镜,小崔于是开场时先帮她做了“寻物启事”,开场白变成了“我是为付佳同学来的”。小崔激动地说,“看到这么多人听课,口述历史的春天到了……”在一旁的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丁俊杰教授也调侃地说:“严谨备课的第一讲《口述史概要》只能以演讲方式进行了。”有同学感叹,“这是比演唱会还可怕的讲座,而这样的讲座也有学生并不太满意。”“比我想象中的学术讲课差距太大,很多人怀着看热闹的心态来听课。”

  在昨天的课程上,谈到为什么要进行口述历史的研究,崔永元认为:一、对历史要有结论。二、研究逐渐靠近历史真相,但是谨慎的结论是重要的。对于历史真相,崔永元认为没有什么历史真相,“每个人的回忆和描述都不一样”。崔永元为在场学生描述了在进行西南联大口述历史研究的时候的实践经历,“当时找到的对象有100人,平均85岁,一个教授也没有了。只有学生和助教了,而且这些人等到最终可能只能采访到50个,因为他们的时间不多了。”说到这儿,崔老师停顿了一下,会场鸦雀无声。

  上课现场,掌声不断。在听完课后,有学生认为,记录历史理应是一个民族的共同责任,但它现在是寂寞的,没有经济效益,社会大众不关心。能有这样的团队,以及很多民营博物馆共同肩负起了这个责任,很伟大。这位同学表示,“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经历文化,创造历史,我们也会历经很多濒危的历史,我觉得每一个人都应该参与进来,手捧我们的历史如数家珍。”也有学生认为今天的课讲了太多军事战争题材的、老一辈的口述史,对于年轻一辈的记录者来说,他们要面对的也许不仅是即将远去的一辈,对当下现实的记录也许更加来得紧迫。崔永元还向学生推荐了相关书籍,并讲述了他在采集、采访过程中遇到的有趣故事。

  备课近一周的崔永元是早晨5点睡的,从17岁开始罹患失眠的他一直依靠药物支撑。他说口述历史就像考古,价值不在挖掘出来的东西,而是挖掘的过程,“我们学习历史的目的是,当一个时代到来的时候我们该做什么样的选择。”

  整理了300万分钟以上

  口述历史资料

  作为“人民记忆”、“微观历史”,口述历史从上个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创立至今,已经成为一种重要而别具意义的历史收集方法及专业学科,但此前在中国几乎处于空白的状态。从2002年开始,崔永元就醉心于口述历史的影像收集,致力于填补中国口述历史的资料空白。“我借钱、拉钱、募钱,除了偷钱”,崔永元说十年间已耗资数亿元,收录了六大领域、约4000人的口述历史影像资料及图片、实物等;搜集整理了300万分钟以上有价值的口述历史资料,30万件稀有历史实物。

  今年2月,崔永元还与母校合作,成立口述历史研究中心及口述历史博物馆。根据协议,中国传媒大学将提供一座约8000平方米的独立大楼,用于建立“中国传媒大学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和口述历史博物馆”。研究中心的主要职能是口述历史的收集、整理和研究等。博物馆则会把崔永元团队收集到的口述历史影像资料,建成数字化存储检索系统,面向传媒大学师生及社会其他学术研究机构、个人免费开放,还将举行一系列展览。这一博物馆已于上月底开馆,包括广播、电视、传输、电影4个分馆,展览面积3000平方米,馆藏1.2万件藏品,其中7000多件是实物文物。传媒博物馆还将陆续建设另外7个分馆,包括有印刷馆、广告馆、动漫馆、体验馆、传媒教育馆等,而崔永元的口述史馆也包括在其中。相信在未来,这样一个数字化平台也会给研究口述史的学生提供更多的立体直观的学习机会。

  >>>>链接

  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课程学习指南

  任课教师团队

  崔永元及中国传媒大学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口述历史团队 

  课程基本信息

  选修课程    

  课程名称

  口述历史研究 

  授课对象

  全校研究生 

  开课学期

  2012-2013学年 第一学年 

  开课时间

  2012.11-2012.12(1~8周/周学时3)

  学分/学时

  2/24 

  课程简介

  历史是由人创造的,历史流变的痕迹,也深深烙在了每一个人的生命历程里;口述历史,从重要历史见证人“我的”角度,让尘封的历史,以及那些远去的历史真相,在一个个鲜活生命个体的生动叙述中,静静地流淌,慢慢地浮现,深深地定格…… 静水深流,海纳百川;一个人,或一个门类群体的生命故事,或许并不能客观呈现历史,当无数个不同时间、不同立场、不同身份、不同经历的人,共同陈述并相互佐证、修正、补充。那么,他所构筑的就是一个中国社会发展的宏大史篇。  通过学习本课程,可以是学生从不同的视角看待历史、了解历史,开阔学生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