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初:发布“儿童成长标准”可不要事与愿违

  作者:王玉初

  15日,教育部网站公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给学前孩子的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的成长设定了一个“阶梯”状的标准。政府希望通过这部《指南》有效转变公众的教育观念,防止和克服“小学化”倾向。(10月16日《京华时报》)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给了我们一个参照依据,但现实生活远比发展的《指南》中列举的项目复杂得多,对孩子的教育也不是一个《指南》就能解决得了的。

  对家长而言,必须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不要把自己的孩子都当天才来养,别都想着让自己的孩子超越《指南》中列举的标准。当然,还有更为重要的是,作父母的应尽量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隔代教育虽也有不少成功的案例,但总归是一种痛。想给孩子一个好的童年,请少让儿童留守,让孩子先感受到家的温暖,父母的关爱,这远比对着《指南》要求孩子必须做这、做那有意义得多。孩子不是工厂流水生产线上的产品,人是有个性的,必须尊重他们的成长的差异。

  对幼儿教育机构来说,切莫拿《指南》这个标准来考核老师与学生。一旦以此来考核老师的工作和学生的学习水平,那就糟糕了。因为我们不希望看到孩子都像被修理过的绿化带,一般平整,而希望他们能像山林的树木,每个人都能得到自由地生长。更何况,有人天生就发育迟缓,但并不影响他(她)未来的成就。要知道,今年诺贝尔医学奖的获得者约翰·格登,曾一度就被认作是差等生。

  另外,需要提醒的是,现在有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要是真能把孩子培养得个个有朝气,可谓是功德一件,但要是一进小学的校门,就急转直下,把在幼儿时期培养的一些好东西像掐灭烟头一样给掐掉了呢?若真是那样,岂不是前功尽弃。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的是防止和克服幼儿教育“小学化”,希望不要事与愿违。

  齐鲁时评,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qilushiping@iqilu.com;网上投稿;请关注齐鲁时评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