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礼貌的孩子让人喜爱,聪明妈妈这样教孩子讲礼貌

  文明礼貌既是性格的特征,又是社交的一种技能。孩子受父母的影响,并通过对父母的模仿而养成自己的文明礼貌习惯。在任何情况下,文明礼貌的教育都必须采用文明的方式。但是,许多父母却常常用粗暴的方式来教孩子讲文明礼貌。当孩子忘了说“谢谢”时,父母马上在他人面前给他指出来,这种做法本身至少是不礼貌的。父母往往自已还没有道别,就早早地提醒小孩,要他说“再见”。孩子打断大人的谈话,大人总是很生气:“讲点礼貌好不好,打断人家的谈话不礼貌!”

  

  其实,打断插话者的谈话同样也是不礼貌。父母在加强孩子文明礼貌教育的过程中,不应采取粗暴的方式。也许对他说“最好等我把话讲完,然后你再讲”效果要更好一些。指责孩子粗野无礼不会有好的收效。这种做法不会使他更懂礼貌,相反,倒有使他自暴自弃,把粗野当作他自我形像一部分的危险。一旦他认为自己是个粗野的孩子,他会继续去完善他这一形象,因为粗野的孩子爱调皮捣蛋,这是十分自然的。

  

  探亲访友为使孩子懂礼貌作出示范提供了良好的时机。这种访问对大人和孩子来说都应该是一种乐趣。要达到这一目的,只有把教育孩子文明礼貌的责任暂时“下放”给孩子本人和主人(这仅限于孩子能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感情的情况下)。孩子会慢慢知道我们不愿意在别人家里责骂他们。一旦确信这一点,他们就会在这些地方较为放肆。

  

  所以,要对付他们的这种“策略”,最好的办法是让主人订出自己家里的规矩并加以执行。当孩子在玛丽阿姨家的沙发上乱蹦乱跳的时候,让玛丽来决定她家的沙发是否是用来乱蹦乱跳的,并让她作出相应的限制。当限制是由外人作出时,孩子似乎更能遵守一些。

  

  而这时,暂时没有管教责任的妈妈可以小声地告诉孩子“这是这儿的规矩。”以此来帮助他。这一方法如果在客人和主人事先明确各自责任范围的条;件下使用的话,则效果更佳。要求别人守他家的规矩,是主人的权利和责任,而来访母亲的责任,则是暂时停止扮演管教者的角色。在相互配合、互不影响的情况下,母亲能够帮助孩子认请他当时必须面对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