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部门出优惠政策,研学旅行收费将出新规

近日,教育部在答复全国人大代表对“关于进一步补齐我国研学旅行短板的建议”以及“关于加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加强非物质文化传承教育的建议”时教育部透露:

正会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研究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教育收费管理的意见》,其中将明确,学校为在校学生组织开展研学旅行、社会实践等活动,可根据自愿和非营利原则收取服务性费用和代收费。

同时,提出交通、铁路、文化、旅游等部门应对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给予优惠政策。

教育部也将继续推动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研学实践教育活动,加强组织领导,丰富研学资源特别是非遗研学资源,开发研学线路和课程,推动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活动与非遗文化传承教育紧密结合。

教育部高度重视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统筹各方资源,支持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建设,推动研学实践活动的开展。

NO.1 加强组织领导

2016年,教育部会同10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纳入教育教学计划、建设研学旅行基地、加强组织管理、健全经费筹措机制、落实安全责任”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具体、明确的工作要求。

特别强调各地要制订科学有效的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安全保障方案,探索建立行之有效的安全责任落实、事故处理、责任界定及纠纷处理机制,实施分级备案制度,做到层层落实,责任到人。

学校负责确认出行师生购买意外险,必须投保校方责任险,与家长签订安全责任书,与委托开展研学旅行的企业或机构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各方安全责任。

同时,明确了旅游、交通、公安、食品药品监管、保险监督管理机构等各部门安全工作职责,构建了安全责任体系,为研学旅行安全开展保驾护航。

针对研学旅行中高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市场监管、文化旅游等部门进一步加强了旅游景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严防严管严控群体性食源性疾病事件,确保学生研学旅行的食品安全。NO.2提高研学旅行服务质量

教育部充分利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建设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践教育基地(营地)。

先后组织遴选了622个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营)地,基本形成了以基地为站点、营地为枢纽的研学实践教育网络。

同时,依托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搭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网络平台,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提供高质量、常态化的资源支撑。

推动主流媒体深入宣传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的有关政策文件,宣传有关地方、场所开展研学实践教育活动的经验做法。

如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爱上博物馆》等一批高质量的纪录片、专题节目等,受到学生及家长的广泛欢迎。各地研学旅行活动也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普遍好评。NO.3加强专业人才培养

教育部始终重视中小学综合实践教师培训工作。

连续多年在“国培计划”示范项目中设置综合实践学科教师培训项目,帮助提高中小学综合实践学科教师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

在2019年“国培计划”示范项目中,设置了国家级骨干教师高级研修项目,遴选组织综合实践等学科骨干教师和教研员,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课程改革能力。

为加强研学旅行专业人才培养,2019年增补设置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高职专业。

主要面向旅行社、相关旅行景区(点)、文博场馆、公共文化场馆、研学旅行营地(基地)等企事业单位,培养从事研学旅行运营、设计、咨询、营销、方案实施等工作的技术技能人才。

在1+X证书制度试点过程中,遴选发布研学旅行策划与管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学生培训和考核工作正陆续开展。

NO.4 完善经费筹措机制

目前,教育部正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部门研究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教育收费管理的意见》。

明确提出学校在完成正常的保育、教育教学任务外,为在校学生提供学习、生活所需的相关便利服务,以及组织开展研学旅行、社会实践等活动。

对应由学生或学生家长承担的部分,可根据自愿和非营利原则收取服务性费用。

相关服务由学校之外的机构或个人提供的,学校可代收代付相关费用。学校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具体政策,由各省制定。

下一步,教育部将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研学实践教育管理制度,推动建立研学旅行市场联合监管机制,研制《中小学研学实践活动指南》,推动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活动在各地各校有序、有效开展。


在提到加强研学旅行、加强非遗传承教育时,教育部展开指出:


第一明确发展规

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纳入教育教学计划、建设研学旅行基地、加强组织管理、健全经费筹措机制、落实安全责任”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具体、明确的工作要求。

要求各中小学结合当地实际,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考虑,促进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

要精心设计研学旅行活动课程,做到立意高远、目的明确、活动生动、学习有效,避免“只旅不学”或“只学不旅”现象。

要求学校根据学段特点和地域特色,逐步建立小学阶段以乡土乡情为主、初中阶段以县情市情为主、高中阶段以省情国情为主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第二?支持基(营)地建设

“十三五”期间,教育部充分利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建设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践教育基(营)地。

先后组织遴选了622个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营)地,其中包括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等百余家文博单位。

各基(营)地的课程开发和线路设计充分体现特色化、差异化、实践性、教育性,积极推进非遗与研学旅行融合发展。

2019年,文化和旅游部启动全国非遗主题旅游线路征集活动,征集包括非遗研学游、体验游等非遗主题旅游线路。

鼓励支持各地依托国有戏曲艺术院团、民俗博物馆、地方文化馆、非遗保护中心设立非遗研学旅行基地等。

指导各地积极探索开展非遗研学旅行工作,如浙江省绍兴市推出一批非遗研学旅行基地。

湖南雨花非遗馆研学基地开发“我是非遗小传人”系列研学课程,涵盖扎染、竹编等多个非遗体验项目。

第三完善保障举措

为保障研学旅行顺利开展,《意见》提出各地可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筹措经费,探索建立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共同承担的多元化经费筹措机制。

同时,提出交通、铁路、文化、旅游等部门应对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给予优惠政策。

下一步,教育部将继续推动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研学实践教育活动,加强组织领导,丰富研学资源特别是非遗研学资源,开发研学线路和课程,推动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活动与非遗文化传承教育紧密结合。

更多研学旅行政策解读,请在云成长研学导师课程中与专业老师面对面交流,11月27-29日,研学导师山东站期待与你相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