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课平台不免费了

  国务院疫情防控“新十条”出台,最后一条,一整条都是和教育相关的:没有疫情的学校要开展正常的线下教学活动。有疫情的学校要精准划定风险区域,风险区域外仍要保证正常的教学、生活等秩序。言之凿凿,除非整个学校都暴发疫情,是不应该再关闭学校,代之以网课的。与此同时,钉钉和腾讯会议等网上办公平台也开始收费,网课不再免费了。

  付费还没开始,网课平台已多次“告急”。11月28日,钉钉页面显示“公共会议通道爆满,暂无法创建新会议”,钉钉崩了的前一天,腾讯会议也曾显示“当前高峰时段,系统线路拥挤”。那些习惯了大平台“网课”的师生们突然意识到,网课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资源,而是电信和互联网企业共同构筑的网络设施,且也不是想当然的“免费午餐”。

  不言自明,大家都在居家上网课、居家办公,网课平台不堪重负。平日里网上看直播,再多的人参与平台也崩不了,信息的传输是单向式的,观众们顶多留几句言、打打赏。可网课不同,老师得时时监督着孩子们是否专心听课,不断督促着学生们打开摄像头,这意味着课堂中不仅教师的影像要传输给学生们,学生的图像也得传输到老师那里,甚至学生之间也有影像传送。视频会议的数据流量数十倍数百倍于单向数据流的直播,也难怪会议平台招架不住。

  有需求就会有供给,昔日“双11”零点大抢购,网络运行是颇为顺畅的,可会议平台就没有相应的投入产出模式了。疫情一来,国内几大线上会议平台以社会责任为己任,一直承诺免费,比如2020年1月24日腾讯会议承诺,到疫情结束前,面向用户端的300人不限时会议功能始终免费。可以想见的是,在没有收入只有投入的情况下,平台基础设施恐怕很难跟上网课暴涨的脚步。当越来越多所学校同时居家上课,崩溃似乎难以避免。

  苦撑近3年,视频会议平台顶不住了,开始收费试探。9月15日,腾讯会议对于实时转写等增值功能开始收费,随后又正式推出了会员制,30元/月。钉钉也发布了通知:12月5日正式收费,且每年的会员费用为9800元。钉钉当然还保留了免费的基础功能,但基础功能仅限于聊天、通讯录、考勤打卡等办公功能,把网课排除在外了。若还想在上面继续上网课,就得购买昂贵的企业版本了。

  这几年办公软件免费运营,赔了多少钱其实是不难猜测的。今年9月,按第三方数据,钉钉月活用户数2.2亿,企业微信1.1亿,飞书840万,加起来就有3.4亿。国际上可资比较的是Zoom,月活8亿人,2021年第四季度Zoom的运营成本为5.622亿美元。虽然国内的办公平台月活减半,人工开支会少一些,但即使三大平台的运营投入只是Zoom的一半,也绝不是一个小数目。国际数据机构IDC发布的《2021年IDC中国视频会议与协作市场跟踪报告》,中国视频会议市场规模达9.7亿美元,市场规模较2020年同比仅增长2.9%。云会议市场规模同比下降11.8%,为2.3亿美元,具体原因就是云会议免费了,企业不再续费。

  办公软件集体开始收费,尽管很早就开始放风,但收费时机还是挺耐人寻味的。这两年大厂业绩不再增长,新的业务探索不断砍,成熟的业务还要靠砸钱来运营,逻辑上,除了社会责任就没有别的了。也就是在去年,阿里巴巴宣布将在2025年前累计投入1000亿元,助力共同富裕,腾讯则提出“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战略,宣布将为此首期投入500亿元。可谁也没想到,仅仅一年时间,互联网巨头就开始了大规模的裁员和降薪。真可谓此一时,彼一时。

  抗疫三年,企业当初承诺的底气越来越不足,而办公软件收费,帮助企业从经营困局中走出,也就成了巨头们不约而同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