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鸡娃妈妈的焦虑:即使做再多,我也觉得不够

  

  在周围人眼中,我一直是个“鸡娃”妈妈。从女儿2岁开始,我就安排了各式各样的绘本和早教课,想办法让她上了本地最好的幼儿园,两年内尝试了二十几种兴趣培养,还定期给女儿“小考”,测评她各方面能力的长进。

  当然,我也学过许多育儿经,知道孩子需要轻松快乐的童年。可是道理懂再多,也不能打消我的焦虑。当我看到女儿的同学会背唐诗三百首,邻居家孩子跳绳一分钟能跳一百多个,朋友圈里有人晒儿子用乐高搭出了埃菲尔铁塔……我能不焦虑吗?

  

  难道要我学习那些彻底“躺平”的家长,什么也不上心,把教育全交给老师,每天和孩子“一别两宽”?这样我是轻松了,孩子也快乐,可我仿佛能看到女儿未来被社会淘汰的命运。要是这样都能接受,那我这个妈妈也太不负责任了!

  其实我也只希望孩子以后成为快乐的普通人就好。不过看看身边,我们有人被工作掏空身体,有人为了房租节衣缩食,有人遭遇行业寒冬……仅仅是维持作为普通人的快乐,也未必是件简单的事。接受普通不等于认定平庸,更不意味着放弃努力。为了让女儿以后少一点生活的桎梏,我现在只能这样做。

  我早就已经全权包揽了女儿的教育重任,每天为此殚精竭虑。可有时候,看着她身上这里那里的小毛病,我还是会止不住地想,自己还可以做些什么?有一天,我在知乎上看到一个提问:“我的孩子平时很乖,每天按时完成作业……我该怎样才能让她更优秀?”那一瞬间,我的心被狠狠戳了一下,眼泪止不住地流了出来。 (米妈)

  电影盒子

  这位妈妈的情况很有代表性。我们身处充满变化和竞争的时代,为了让孩子拥有更强的社会竞争力,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用教育加码,带着孩子奋力超前。可是,我们到底要投入多少,孩子才能有一个明确的未来?这个问题没有答案,未来永远是不确定的。若我们无法摆脱焦虑,就很容易陷入无休止的自我拷问当中。

  回过头想想,真的是孩子让我们焦虑吗?恐怕也不尽然。我们对现实缺乏掌控感,所以对未来感到不安。说到底,我们心里真正不满意的是自己,只是投射到了孩子身上。作为父母,我们无法掌控世界,却可以掌控幼小的孩子,用他们的顺从和进步,缓解自己内心的焦虑。我们看似在为孩子努力付出,实则把自己对人生的期望强加给了孩子,越是争分夺秒地让他们“增值”,越容易损害他们内心对自我价值的认可,结果适得其反。反之,我们若拥有松弛稳定的内心,为孩子提供自主成长的港湾,他们反倒能发展出独特的精彩。

  对此,作为家长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各位评论区留言!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