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山外国语小学东校区党员教师新课标实践示范课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为了深刻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发挥党员教师示范引领作用,树立课堂教学标杆,羊山外国语小学东校区于12月13日举行"培育核心素养,赋能葵宝成长"党员教师新课标实践示范课活动。

  

  

  电影先生

  基于新课标理念,以八大指南为总领,三位党员教师深度研读新课标,凝练学科教学新主张,彰显学科建设新特色,展示课堂教学新风采。他们从"国家课程标准实践示范、课堂教学常规训练示范、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示范"三个维度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以最生动、鲜活、真切的教学课堂,直击学习新课标的现场,推进育人方式的变革,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姚亚亚

  《几分之一》

  中共党员

  本科学历

  中小学一级教师

  信阳市优秀教师

  信阳市骨干教师

  

  教学主张

  课堂因互动而精彩,学生因自主而发展。

  新课标实践点

  "分数"的教学在新课程标准中是属于概念教学。概念教学要求要注重教学活动的过程,即在教学领域内思维活动的教学,而不仅仅是数学活动的结果——数学知识的教学。有其发生、发展的过程,只有让学生了解分数的"来龙去脉",学习才会充满兴趣和动力。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需要创设丰富的数学学习情境,帮助学生学习分数的有关知识。加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主动建构数学知识。创新练习,让概念学习具有一定的开放度。

  本节课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注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学习开始首先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即"一半"的认识,引入到一半的理性认识,并使学生在具体的"分食物"活动中体验分数的产生及意义。

  教学反思

  在本课中我注重教师的启发引导与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充分地信任学生,相信学生是有主动学好数学的愿望和潜能,课堂气氛民主、活泼、开放,既尊重学生的人格,也尊重学生对学习方法的选择,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掌握数学知识。如让学生用自己手中的纸表示出自己想认识的分数等。在课堂中,我也积极地创设出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给学生留有思考和探索的余地,让学生能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中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在教学中,我会注意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在数学知识掌握、数学能力发展、思想品德及个性心理品质养成等方面都能有所发展。同时,由于学生的个性素质存在差异,教学中,我也尊重了学生的这种个性差异,要求不同的学生达到不同的学习水平。

  对于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我也会为他们提供发展的机会。分数的知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是在整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对学生来说,理解分数的意义有一定的困难。而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会充分重视学生对学具的操作,通过折纸让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来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加深对分数概念含义的理解,降低了对分数概念理解上的难度。

  叶凤

  《几分之一》 评课

  关注生活经验

  构建高效课堂

  

  《几分之一》这一课是学生首次接触分数,也是学生对数的认识的一次重要拓展和飞跃。无论在意义上还是读写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别,学生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会感到困难。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对几分之一有准确、丰富的认识和把握,为以后进一步认识分数打好基础,是这一节课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以直接经验为载体,搭建学习桥梁的教学方式

  姚老师以 1/2 作为突破口,引导主动迁移。因为学生的生活经验是有一半这个概念的,抓住"一半"做足功课,强调平均分的过程,提出产生分数的背景及必要性,通过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结合,搭建一座学生感知分数内涵的桥梁,由扶到放展开教学,逐步加深理解。在此基础上,拓展分数的发展历史,以及引申跨学科内容,更能看出姚老师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以关键问题引领教学,深度高效

  姚老师组织学生长方形的纸折一折,涂一涂 1/2,判断 1/2 等数学活动,提出"同样的长方形,折法不同,涂色部分的形状也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是长方形的 1/2?"多层次多角度的丰富充实学生对 1/2 的理解,接着提出"形状不同,折法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也都用 1/2来表示?"不断变式,使学生逐步明确"形状"和"折法"不是分数的"本质",而"平均分成多少份"和"表示这样的多少份"才是分数的"本质",进一步明白分数的意义。这两个关键问题的设置十分巧妙,激发学生进行有意义的思考,从而达到深度教学的目的。这也是新课改以来所提倡的基于问题真实发生,问题引领学习这一整体架构的教学模式,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探索的。

  三、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和探索的过程

  学习就是经历的过程。通过这节课可以感受到姚老师不是在教教材,而是在用教材教。在认识 1/2 基础上,让学生主动迁移到1/3,1/4,这就是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有意识地进行同位性学习。并且放手让学生借助学具自己去创造分数、研究分数。这就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姚老师把知识的传授变成话度的指导与点拨,力求做到师为主导。生为主体,疑是主轴,动为主线。不仅让学生用脑子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用手操作,去亲身经历,去感悟、体验。给学生一个舞台,让他们自己展示。这样的过程让学生一直参与其中,主动的学习,形成乐学善学的学习氛围。

  下面我还有一些自己的思考,现在新课标指出强化情境的设计,姚老师最开始由小动物贮藏食物过冬分东西引出教学。我们是否可以联系真实生活,或者学生真实遇到的情境来引发学生的思考,进行项目化的学习,这样更能把数学和生活联系在一起,体会数学源于生活,又能用之于生活,从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总之,姚老师这节课环环相扣,相辅相成,在操作实践中学习知识,运用知识,是高效而又深度的一节课。

  刘林

  《植树问题》

  中共党员

  本科学历

  中小学高级教师

  省级骨干教师

  河南省名师

  

  教学主张

  有效的学习不应是枯燥的记忆与模仿,而应是有趣的探究。

  新课标实践点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开始,引发认知冲突,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让学生操作实验、观察思考、归纳总结得到植树问题--两端都要栽的解题思路,建立数学模型,再用这模型去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从而体会到数学学习是有用的、丰富的、是有趣的,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爱好,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合理猜想等方法的指导。同时渗透"一一对应、化繁为简、数形结合"等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既关注学生对核心数学知识的学习,又关注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也关注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更注重学生的终身发展。

  教学反思

  一、重视激趣

  有效的数学学习不是单纯的模仿与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节课我会先从学生熟悉情境人手,引发认知冲突,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重视建模

  用三组比较小、比较简单的数字替换题中较大的数字,引导学生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得到:间隔数+1=棵数;进而得到:路长÷间距=间隔数,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一步步在学生的认知中建立起解决植树两端都要栽问题的思路:

  "路长÷间距=间隔数,间隔数+1=棵数"这一数学模型,进而用这个数学模型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数学学习是有用的,是丰富的,是有趣的。

  三、重视数学方法渗透

  整个学习过程采用操作实验、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等教学法,组织学生开展

  丰富的数学活动,使学生通过操作演示、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等方法得到"路长÷间距=间隔数,间隔数+1=棵数"之间的数量关系。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合理猜想等方法的指导。同时渗透"一一对应、化繁为简、数形结合"等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

  四、重视学科素养形成

  我认为一节好数学课,在完成课时目标的同时,还要兼顾学科长期目标的渗透,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爱好,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既要关注学生对核心数学知识的学习,又要关注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也要关注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更要注重学生的终身发展。

  

  张向阳

  《植树问题》 评课

  走进植树问题

  品味数学魅力

  

  今天有幸听了由学校刘林老师所执教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第一课时的一节公开课。从本节课中可以感受到,刘林老师课前准备不但充分而且用心,刘林老师的知识面儿非常广,学科基本功非常扎实。

  台下十年功,台上一分钟。刘老师从引课入题、探建模型、强化提高知识小结、拓展延伸、课堂总结以及布置作业六个板块,对本课进行了授课。在导入新题中,刘老师开篇点题,干脆利索。在探建模型中,刘老师鼓励学生自己找规律,建立模型,树立学生一一对应的思想。在拓展延伸中,刘老师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突出了课堂的层次性。

  刘老师的教学方法非常多样,从以下四个方面可以体现,一是一节课传递给学生三种思想:一一对应思想、树形结合思想、化繁而简思想;二是刘老师对学生的提问多样,有单独提问,生生提问、生生互评、小组合作探究;三是刘老师的多媒体应用的娴熟,课件制作精美,四是刘老师对课程的把握到位,课程的进度控制到位,师生互动较多较,教师的学法指导、点拨较精准,课堂氛围和谐、课堂秩序井然,充分体现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

  心理学上说,教师的成长离不开观摩名师课,也离不开个人的反思与实践。也有人说过,苦读十年不如名师一点,刘老师的课讲的非常成功,希望学校以后多组织组织,让我们去观摩学习。

  罗婧

  《Unit 4What can you do?Read and write》

  中共党员

  本科学历

  中小学一级教师

  信阳市骨干教师

  教育系统优秀教师、文明教师

  

  教学主张

  当"不一样"的老师,上"有意思"的课。

  新课标实践点

  本节课我为达成"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读写课"为宗旨。深度学习是通过分析与思考形成新的认识,从而解决新情境中问题的学习过程,也是深化课程改革、落实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文本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通过整体阅读梳理文本构架,分析不同的部分对整体文本的构成有什么作用,帮助学生建立文本之间的联系;在写作过程中,通过搭建支架、借助Writing checklist,指导学生开展指向思维提升的写作实践。

  教学反思

  今天我授课的内容是PEP人教版5AU4第六课时的读写课。Read and write 分为读、写两部分:第一部分要求学生读懂机器人Robin的一封电子邮件,第二部分为写作教学,借助课文文本的框架及writing checklist指导学生个性化的写作活动:给Robin写一封回信。本节课我为达成"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读写课"为宗旨。文本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通过整体阅读梳理文本构架,分析不同的部分对整体文本的构成有什么作用,帮助学生建立文本之间的联系;在写作过程中,通过搭建支架、借助Writing checklist,指导学生开展指向思维提升的写作实践。这一系列的设计,旨在真正实现从"学习理解",经过"应用实践",最后达到"迁移创新"的语言能力、思维品质与学习能力的综合提升。

  当然,本节课还有做的不够的地方,如在最后的多元评价环节,没有给予足够的时间,让师评、生评、互评的环节充分展示,处理的略显仓促。

  刘娟

  《Unit 4What can you do?Read and write》评课

  教育之美,美在成长

  教师之美,美在课堂

  

  教育之美,美在成长;教师之美,美在课堂。听了罗大队的课,让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带着学生一起畅游课堂的罗老师真美。

  罗老师给我们带来非常精彩的一节读写课,读写课的目标是reading for writing ,以读促写,加强学生对文本的预读理解能力和模仿创写能力。整个教学过程如行云流水,课堂氛围非常活跃,学生语言知识得到有效训练,综合能力得到有效培养。罗老师的课堂关注教学内容,注重学生思维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拓展学生的视野。从以下几个方面有所体现:

  一、课堂教设计:罗老师以问题为导向,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询问Is he happy? Why?等问题设置,让学生从同一来源的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培养学生积极求异的思维能力。同时设计此类思考题,让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既调动了学生积极运用语言材料组织新的语言内容,又训练了他们从同一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的求异思维能力。

  二、教学常规训练:从学生的课前静息坐姿,课中的精彩表现,我们可以感受到罗老师的教学魅力和孩子们的训练有素。她的一个手势、一个表情、一个示范,学生瞬间心领神会,这种配合都非一日可得,而需要经过平时脚踏实地的训练。她调整课堂纪律所用的不是生硬冰冷的命令,而是有节奏的律动,这种律动让学生非常愉快的自觉纠正自我的上课状态。

  三、学习习惯的培养:阅读和写作是高年级英语的两大"拦路虎"。罗老师巧用支架如"泡泡思维导图"找出Robin的相关特征,帮助学生克服阅读困难。通过层层递进的解析,分解文本,让学生轻松掌握信件三部分:开头、主题、结尾以及每部分有什么作用、该怎么写,期间她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写信变得具体化。课程中,一听明确主体、再读做选择,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划线找出关键词,教会做题方法。

  四、注重体验教学,适时拓展:获取关键信息之后,借助信息复述,将所获取的信息与学生自身结合,让学生说一说Ican——.I can’t——.不停地搭建支架,呈现写作注意事项,模仿输出,师生评,生生互评,一步一步,水到渠成。最后的情感升华更加的完善了阅读课的质量,从而把阅读教学变为一种交流一种提高一种享受。

  本次党员示范活动,充分展示了党员教师的风采,既是对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深度聚焦,又是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的深度融合。